上周四,受邀前往水东镇中心小学,观摩学校“多彩杯”教学展示活动。活动持续一个下午,聆听了郭玉兰老师带来的一节语文展示课《肥皂泡》和何珍老师带来的一节数学展示课《找次品》。活动结束后,感受颇深,遂作记录。
多彩印象一:规范
走入报告厅,桌面上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份活动资料和两份教学设计。翻阅之后,不禁感叹,一所乡村学校能把此项活动做得如此规范真的很了不起。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是活动过程规范。本届“多彩杯”活动历时4个月,历经初赛、复赛、决赛、展示4个阶段。活动方案既有竞赛要求又有评分标准,既有选手信息公示,又有最终结果通报。全过程透明,全过程管理,给每位老师一个公平展示自己的舞台。
二是活动组织规范。“多彩杯”是水东镇为整个镇的青年教师搭建的教学竞赛平台。在预赛和复赛的阶段,镇下属各小学自行组织比赛,充分发挥了其下属各小学的积极性。同时,初赛和复赛都用照片方式集中呈现了教学过程,有图有真相,对于赛后复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多彩印象二:高级
活动当天的两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一是参加活动的老师们整齐着装,一身干净的白衣黑裤,显得人精气神十足。
其二是桌面上的活动资料极具设计感,对于进入决赛的选手设计了选手简介,指导老师简介,决赛教案三个部分。整个版面设计清爽,用铜版纸印刷而成,高级感满满。
记得点评时还半开玩笑说:“水东镇的教研活动一直很扎实,这本用心设计的活动资料,把一个乡村学校的竞赛办出了‘国赛’的水平。”
虽然李校说比起国赛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一直觉得,用心做一件事的姿态,很美!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这些选手的指导老师有不少是区内其他学校的名师,甚至是区外的名师,一下子感觉格局打开,拉升了竞赛的档次,提升了高级感。
多彩印象三:精心
活动当天,聆听了两节展示课。下面分享我的听课感受,也可以说是评课意见。
郭老师执教的内容为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肥皂泡》第二课时,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以及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这节课,我认为郭老师的教学有以下亮点:
一、从目标维度看,教师深入研读了教材,能紧扣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的细致描写。
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
3.体会丰富的想象,再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从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来看,目标1对应课后习题1,目标2对应课后习题2和语文要素,目标3对应课后习题3。因此,本课教学以课后习题的落实为导向,目标清楚,适切。
二、从设计维度看,教师以活动为路径,搭建丰富的学习支架,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视。
具体表现为:在“一起吹”这一环节,以连接词为表达支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吹泡泡的过程。在“一起看”这一环节,以小组学习为理解支架,通过句式:我们小组运用了______理解了______的意思,它的意思是_______。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方法后,进行应用,较好地诠释了从学方法到用方法的过程。在“一起想”这一环节,则搭建了“小球还会轻轻地飞到_______,轻轻地落下________。”这一话题支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言语表达。
三、从教学评价维度看,教师有教-学-评一致性的意识和理念,并尝试在教学中进行落实。
教-学-评一致性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汇报展示的过程中,要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形成评价结果。
课堂上,郭老师在让学生介绍吹泡泡过程的时候,便设计了评价量表,引导学生表达的时候要注意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声音响亮。
如果要给这节课提出改进意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备课要站在单元整体的视阈去思考,对于单元内的每篇文章定位要清晰。
本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前有《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后有《我不能失信》《习作》和《语文园地》。因此,从单元编排的意图看,对于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在前面两篇课文都有所体现,尤其在第一篇文章《童年的水墨画》,是对于理解方面的全面教授。为此,作为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其教学时不能把学生当成没有任何学习基础的存在,而应在前面两课的教学基础上,注重方法的应用和拓展。
二、要注重年段特点,不能完全忽略字词的教学。
虽然是三年级下学期,但是我不主张教学时完全将字词学习和课文学习割裂。有部分字词可以随文教学,那么什么字词建议随文学习呢?从三年级来看,这是阅读教学,那么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理解深化的字词建议随文学习。如:本课,有个多音字“和”,可以通过出示字典中“和”的意思,让学生猜测读音,巩固据义定音的知识点,同时,根据字典的意思,学生就能比较流畅地理解“和弄”为搅拌,混合的意思。而这个意思,对学生理解碎肥皂、黏稠等意思有很好的帮助,进而更好地理解整句话乃至整段话的意思。
最后,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过满,课时划分把握不准确。
建议把“一起吹”的部分放在第一课时教学。本节课重点学习“一起看”“一起想”两个部分即可。
但不论怎么样,总体而言,这是一节瑕不掩瑜的展示课,能在乡村小学看到这样好的一节课,我感觉非常欣慰。
我想,这得益于水东镇平时教研工作的扎实开展,也得益于学校主要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样的一次活动不就是最好的印证吗?
写在最后
活动是载体,亲历活动的过程才是成长。学校给予的平台是沃土,愿每一位年轻教师都能在这一方沃土扎根,努力拔节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