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作家第379期│纪念文学前辈张守仁专刊

文化   2024-06-01 19:23   河南  


第379-3期  灵宝作家


卷首语

2015年在南昌作家报会议上,灵宝市作家协会主席李亚民和“京城十大主编”、著名编辑《十月》前副主编张守仁相识了。2017年,在李亚民主席的诚挚邀请下,张守仁夫妇从北京来到了灵宝,与当地文学爱好者们举行座谈会,我们灵宝作家协会的会员有幸近距离见到了这位仰望已久的文学界的老前辈。

2017 年11 月3号到7号,张守仁夫妇在灵宝停留了5天,依依惜别,80多岁的他写下了一篇《在那道德经诞生的地方》,发表在2018年1月12日《光明日报》14版。 

张守仁老师2024年5月28日在北京去世。

《灵宝作家》编一期专刊,以悼念文学前辈。

01

哀悼张守仁先生李亚民

噩耗突至心难平,京城失色失守仁。

九秩有一终辞世,文坛巨星落凡尘。


忆昔识君文学会,风采照人众目亲。

名编之誉震四海,笔下生辉耀乾坤。


《你就是爱》情深挚,《伤害》之书痛入魂。

书籍传世成经典,读者争相传诵吟。


灵宝讲学传佳话,耄耋之年不辞辛。

踏遍名胜留足迹,文化繁荣赞声频。


函谷关前谈道德,黄帝陵上思古人。

燕子山巅观云海,黄河之滨听涛声。


临别赠字情意重,雷锋主席赞非轻。

光明日报传佳作,赞我灵宝美名兴。


先生之风山高水,后世子孙永传承。

文学之路多坎坷,守仁先生独步行。


而今先生已远去,留下遗风励后生。

愿君安息天堂里,无疾无痛享安宁。


思君不见心如焚,泪眼送别情难禁。

长歌当哭送君去,悲风呜咽泣英魂。


京城文坛失巨星,守仁先生永留名。

愿君精神长存世,激励后人续新征。


再忆当年识君时,心怀敬意拜先贤。

守仁先生多才华,文学之路更无前。


笔耕不辍著佳作,字字珠玑耀眼前。

读者争相传诵之,文坛因此更璀璨。


讲学之途传知识,诲人不倦心无怨。

先生之风感后人,学子因此更勤勉。

如今先生已西去,空留遗风在人间。


每忆当年相识日,心中悲痛难自遣。

愿君安息天堂好,无忧无虑享清闲。


后世子孙当铭记,传承文化续新篇。

回首往昔梦如烟,守仁先生笑开颜。


今日一别成永诀,来世再续未了缘。

长歌短叹寄哀思,愿君精神永流传。


文学之路多坎坷,守仁先生照后人。

京城夜色渐深沉,星光黯淡月无痕。


守仁先生今已去,文坛痛失一巨擘。

犹记当年风华正茂时,挥毫泼墨意气扬。


佳作频传惊四座,声名远播震四方。

如今斯人已远去,空留遗作传千古。


每读先生之文字,心中涌起无限情愫。

愿君在天安息好,无忧无虑享天年。

后世子孙当铭记,传承文化续新篇。


长歌当哭送君去,悲风呜咽泣英魂。

守仁先生千古在,文学之路永传薪。

今朝一别成永诀,来世再续未了缘。


愿君精神长存世,激励后人步前贤。

回首往昔感慨多,守仁先生风采卓。

今日送别心难舍,但愿来世再相逢。


京城虽大无君影,文坛虽广少英豪。

愿君安息天堂好,后世子孙永记牢。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家协会主席。2024年5月28日凌晨于清馨园)

02

在道德经诞生的地方——怀念张守仁老师叶清秋

初夏的夜晚

一阵清凉

在那道德经诞生的地方

仿佛看见张守仁老师慈祥的模样


起风了

雨飘了下来

函谷旌旗低垂

冥冥之中仿佛在为张老诉说衷肠


张老,您回头看一眼

在那道德经诞生的地方

麦子黄了

杏儿熟了

唯独您走了

丰收的果实还等您来尝


张老,慢走

寺河山的苹果还是青的

后地的枣花含苞待放

故县的黄桃已经挂满枝头

再看一眼您心心念念

道德经诞生的地方


秦岭杜鹃啼血

伏牛抬头张望

千呼万唤

不见张老的身影

唯有佳作传来低鸣

在那道德经诞生的地方


呼唤声愈来愈近

愈来愈响

您的学生泪眼模糊

盯着您坐过的板凳

怀念您谆谆教诲

句句暖心的大课堂


张老,好走!

天堂里如若没有文章

您就把它留在

道德经诞生的地方

这里有您的脚印

这里有您割舍不下的千古绝唱


张老,走好!

让我们送您一程

带着您的牵挂

带着您的笑容

把您的品德和才华留下

在那道德经诞生的地方!


作者简介:叶清秋,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中国诗刊》《河南日报》《作家报》《学习强国》《人民网》等报刊杂志及网站。

03

函谷关前忆音容高朝霞

他是《十月》杂志的创刊人之一,《高山下的花环》的主编,不仅著作颇丰,而且还有不少翻译作品,担任过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他就是我国著名散文家、翻译家、编辑家张守仁老师。惊闻张守仁老师与世长辞的消息,我不敢相信那个慈祥、可敬又可爱的老人会离我们而去,震惊悲痛之余,回忆起先生在灵宝的点点滴滴,音容笑貌犹在眼前,高德风范令人起敬。

2017年,在当地作协主席李亚民的邀请下,张守仁老师从北京来到了灵宝,与当地文学爱好者们举行座谈会,我也有幸近距离见到了这位仰望已久的文学界的老前辈。

当满头银发、精神矍铄、84岁高龄的张老师走进简单朴素的会场时,会场里一片安静,大家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人。整个讲座中,张老师没有使用话筒,脸上带着微笑,他说他不是什么名人,也不是什么大师,他只是一株芦苇,因为芦苇非常有用,芦根是药,芦花可以絮衣保暖,他尽力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学习的,来向老子学习,向《道德经》学习,向灵宝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在谈话中,他多次询问坐在后面的同志能不能听到,能不能听懂他的方言。

他称《道德经》是人类智慧之最,他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接触《道德经》,对于道德经已经学习了六十多年,是《道德经》教会他做人和做文。如果把《道德经》比喻成智慧的海洋,而他只是从中舀了一杯水而已,还需要继续、不间断地学习。

他说,是《道德经》教他做人。从《道德经》里,他学会了“无我”“无私”“无欲”“不争”。《道德经》直接影响了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他主张节约,一切从简,不浪费任何资源;他珍惜时间,连10分钟也不肯轻易浪费,他喜欢把时间的碎片粘合在一起,用来做他喜爱的文学事业。

同样也是《道德经》教他做文。在风格上,他主张简单和朴素,“朴素和自然是散文的最高境界。”在凝练上,他提倡少而精。“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读到最好的东西,是一个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以《道德经》为例,这部享誉世界的著作,只有五千字。老人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其散文代表作《林中速写》只有一千字。他主张对作品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他的作品《林中速写》,他至少改了20次。

听到“灵宝有三宝:黄金、苹果和大枣”这句谚语,他笑着说:“在精神层面上,《道德经》应该算做灵宝第一宝。”他引用《道德经》中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告诉我们这些基层作者,“以民心为心”,老百姓的口碑是最好的口碑。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人和人民。文学应该接地气,作家应该多向老百姓学习,因为老百姓的语言是最形象、最生动的。

而在函谷关景区,对每一个历史典故,每一段传说,每一处遗迹,他都会认真聆听,详细了解,那样子不像是一位大学者,倒像一个小学生。当听到一位当地作者给他讲的一段鲁迅和函谷关的轶闻,老人激动地拉着那人的手,说:“谢谢你年轻人,在这一点上,你是我的老师,我应该向你学习。”这样一位满头白发德高望重的老人,却有着如此谦逊的胸怀,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朴素的语言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厚重的积淀里体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在我眼里,他不仅是一位学者、作家、翻译家,更像一位邻家老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感受到“上善若水”的情怀,真正是高山仰止,堪称世范。

先生已去,美德长存。他谦逊朴实的品格,朴素真诚的文风,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作者简介:高朝霞,小学英语教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生命如花》。

04

泪眼朦胧忆张老曾迎春

    

  今日忽闻散文家、翻译家、编辑家张守仁先生在北京病逝,悲痛之切敬仰之情在心中翻腾着一夜难眠!

我做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能有幸见到文学界知名前辈张守仁先生,得益于我们灵宝市作家协会主席李亚民,应李亚民主席的盛情邀请,张守仁先生于2017年11月4日来到了我们这个豫西小城灵宝,为灵宝的作家朋友们和广大文学爰好者带来一场深入浅出、易懂实用的文学作品讲析及写作技巧盛宴!11月5日,做为骨干会员我很荣幸地和作家协会班子成员陪同张老夫妇去朱阳革命老区参观学习。

那一天同张老夫妇同行,敬仰激动之情溢满胸怀难以挥之,就随笔写下这篇小文,想让这天定格,让张老孜孜不倦、严谨执著的精神激励自己!

与张老相见虽已时隔七年,但张老的音容笑貌已印在心中,张老所讲的文学写作技巧还在不断指导着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可是就在今天,2024年5月28日,文学界的前辈、可亲可敬的张老却走了,永远的走了……

心非常痛,怀念张老!

教不会忘,感恩张老!

       

难忘这一天


难忘这一天,2017年11月5日!

这一天,我见到了文学大师张守仁老师!

这一天,我耳闻目睹张老师的谦谦儒雅!

这一天,我见到了永不言老、学无止境!

11月4日早上八点,八十四岁高龄的文学大师张守仁老师,应灵宝市作家协会李亚民主席的盛情邀请来灵宝传经送宝,为灵宝的文学爱好者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学创作大餐!

我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一听说文学大师张守仁老师来灵宝授课,心中就激动期昐着。只是不凑巧家中有老人住院,非常遗憾没能到场聆听张老师丰趣生动的讲课,但是我及时读到了文友们发出张老讲课的内容和录音,即被张老师的博学多才、虚怀若谷、和蔼可亲等等,我用语言不可表完的品质所倾服。

一定要见见心中膜拜的张守仁老师,5日早上我有幸跟随李亚民主席和几位老领导,陪张老师夫妇去朱阳。

终于和心中敬仰的张老见面了,见到白发红颜年过八旬的张老,心中敬重之情倍增。一路上年过八旬的张老师和夫人陈老师,都很认真地听王智恩主任讲着朱阳镇美丽的传说和沿途风景,张老笑眯眯地不住地点头称赞着,谦虚地象个学生,眼前的张老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一点文学大师高高在上的架子都没有,还笑呵呵地直夸王主任是个大大的人才,说不能让他退休,得让他多干几年,把灵宝朱阳大山里的美景宣传出去。

在寺上村看到村民拉着一车玉米,就关心地问一斤玉米能卖多少钱,村民说一斤玉米卖八毛时,张老立刻就忧心忡忡……

在朱阳镇二小,陈老师兴致盎然地在校区转了好几圈,她不停地赞叹灵宝一个山区小学都能办得这么好。下午正好赶到学生入校的时间,学校住宿八百多名学生,陈老师对校长说:“了不起啊!这么多孩子,都这么乖,没有大声争吵闹事的,也没乱扔东西的,转了几圈,哪都很干净!”

我被陈老师细致的观察和处处都能发现美所折服!

在朱阳镇二小会议室聆听张老讲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他说虽然国内外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基础教育乃立国之本!

张老去过很多国家,讲了一些他在国外见到的趣事和风俗,逗得大家笑声不断,和张老夫妇在一起,就象一家人似的无拘无束。

张老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节约资源。吃饭时就一再提醒大家尽量把桌上的饭菜吃完,吃不完就打包带走。

这一天,我们时时被张老夫妇感动着、熏陶着、激励着……

这一天,张老讲了很多,我记得最牢的是张老的这句话:做人一定要低调,低调是一个人最好的保护神!

我还记得张老在报告会上的一句话:我只是一棵小草,一株芦苇,不是大师!

同张老在一起的这一天,我亲身感受到了文学大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再多再多赞美的词句在张老这里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一天,虽然短暂,收获颇多!

这一天,有了榜样,不再彷徨!

这一天,将会定格,成为永恒!


作者简介:

曾迎春,笔名春风,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文学爱好者,《灵宝作家》平台编辑,美篇平台认证艺术领域优质作者,媒体平台发表散文诗歌多篇,征文多次获奖。是一个用心感受诗文,用情诠释文字,用声暖人的文学追梦者。


05

遥祭一起看过黄河的那位老人孙天禄

五月未的日子

又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

曾一起看过黄河的那位老人走了

我在他的故乡,想念着他

白色的头发慈祥的面容

充满睿智圆融的眼晴

老而矫健的身影

铿锵有力的脚步,走来

和他的老伴陈珞阿姨

和灵宝那一行文学追梦的同道人

走来。走在荆山黄帝铸鼎塬

走在老子著经的函谷关

走进红色的朱阳

走过母亲黄河的岸边……

登上了苍苍林海的燕子山巅

他,张守仁老先生

散文家,翻译家,著名编辑

走完了他坎坷而辉煌的人生离我们而去


遥祭,一起看过黄河的那位老人

遥祭,一面之缘的文学导师

我在你的故乡怀念您

怀念你的音容笑貌

怀念你的谆谆教导

那一次,你给灵宝的作家们讲课

从做人到作文

从《道德经》到文学名著

你,娓娓道来……

“要有我,独特写,写独特”

是你的写作心得

做人要谦卑,要像水一样

利万物而不争,修“得大自在”

你那么平易近人

你那么真诚坦然

你把每一个文学爱好者

当做了自己的亲人


遥祭一起看过黄河的那位老人

那一年,你离开灵宝回到北京

为答谢热情好客的灵宝

你写下了《在那道德经诞生的地方》

发表在《光明日报》

洋洋洒洒六千余言

把灵宝这片神奇的土地

介绍给,向往黄河探求道德经智慧的人

一别七载,阴阳两隔

亲爱的张守仁老师,请一路走好!

灵宝的家人们怀念您

怀念您谦谦君子,坦荡自在的人格

怀念您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

怀念您铮铮傲骨,不畏邪恶的无畏精神

怀念您似水纯洁干净通透的灵魂

归来吧,蓝天白云好还乡

愿张老师驾鹤东来,魂归故里


    2024.5.29  孙天禄遥祭于上海


作者简介

 孙天禄,河南省作协会员,三门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曾用笔名斯文汉,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作家报》《乡村诗人》《河南文学》《大河诗刊》《洛神》《信阳文学》《黄河时报》等。著有长篇小说《印象麦子》。


06

悼念张守仁郭鲁

京城失落星一颗,文坛痛失名编张。

四十余载耕耘苦,编发佳作誉四方。


高山花环耀日月,铁匠罗曼史传长。

情书公开动人心,获奖作品众口赞。


守仁先生笔如刀,文学园地勤耕忙。

名编之誉非虚传,字字珠玑耀光芒。


晚年回忆编辑路,留下史料永传芳。

《永远的十月》载辉煌,《名作家记》传千古。


曾经颁奖于我手,感激之情难言表。

灵宝讲学数日伴,言传身教受益高。


那日初见先生面,儒雅风度令人仰。

言辞谦逊和蔼亲,学识渊博人敬仰。


讲学期间陪伴侧,聆听教诲心舒畅。

名胜古迹遍游览,文化交流情意长。


先生离去心如刀,悲痛欲绝泪沾裳。

京城虽大无君影,文坛虽广少英豪。


愿君安息天堂好,无疾无痛享逍遥。

文学之路虽坎坷,守仁精神永照耀。


回首往昔梦如烟,守仁先生笑颜现。

编辑生涯多辉煌,佳作传世美名传。


高山花环永不凋,罗曼史情永不老。

情书公开情永存,守仁精神永不倒。


愿君精神长存世,激励后人步前贤。

新时期文学繁荣路,守仁先生是先驱。


今日送别心难舍,长歌当哭寄哀思。

愿君在天安息好,后世子孙永记牢。


京城夜色渐深沉,星光黯淡月无痕。

守仁先生今已去,文坛痛失一巨擘。


但留佳作传千古,名编之誉永不磨。

每读先生之文字,心中涌起无限情愫。


回忆讲学那段情,先生风采犹在目。

言传身教深影响,激励我辈勇前行。


愿君在天常含笑,守护文坛护新人。

后世子孙当铭记,传承文化续新篇。


长歌短叹寄哀思,愿君精神永流传。

文学之路多坎坷,守仁先生照后人。


京城虽大无君影,但有心间存君容。

每忆先生昔日事,泪眼送别情难禁。


愿君安息无牵挂,无忧无虑享安宁。

后世子孙承遗志,继续前行耀文坛。


高山仰止忆先生,文坛巨星永不沉。

守仁精神永照耀,激励后人步前尘。


长歌当哭送君去,悲风呜咽泣英魂。

愿君在天常含笑,守护文学传千秋。


京城失落一巨星,文坛痛失名编张。

但留佳作传千古,名编精神永不亡。


愿君安息天堂好,后世子孙永记牢。

文学之路多坎坷,守仁先生永照耀。


(作者系中共党员,企业正科,喜欢文学、喜欢摄影,曾获得过全国征文二等奖,全国摄影一等奖。)


07

文坛独特的风景线——怀念张守仁先生田荣

那个写《在那《道德经》诞生的地方》的作家走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仿佛昨天还看见他的身影出现在灵宝的大地上,曾看过他的散文《文坛风景线》,深深被他的文笔震撼了,我觉得他是文坛独特的风景线。

熟悉张守仁先生,是在浙江吉安开会时,席间曾听李亚民主席谈起过散文大家张守仁先生,还说他去过灵宝,还说了好多有关张守仁先生的往事,我听了好生地羡慕。那次灵宝之行,先生还为此写了一篇散文《在那《道德经》诞生的地方》,回到三门峡后,我还专门找到那篇文章,看了几遍,写得亲切感人。

这篇文章开头写到:“在我一生阅读史中,发现世上没有哪本书比《道德经》更有高度、广度和深度。自从我20岁那年,在南京新街口书店购得这本小册子后,它一直是我的枕边书,指导我如何做人,教育我无我无争、无奢无欲、无怨无悔地生活。”文字里给予了《道德经》很高的评价。文章最后写到:“世上没有比水更善的事物。它润泽万物,谦居低处,清白自守,大美不言。”看着是在解读老子的“上善若水”,我认为也是解读先生自己,他一生何尝不是清白自守,谦居低处的大智大慧的谦谦君子呢。

李主席说,张守仁的名字就是一部历史,我有同感。因为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的时候,是从李主席那里提起的,我就觉得他很了不起,因为李主席经常提起他那次灵宝之行,说他和灵宝作家们亲切交谈,为人很谦和。他这种平易近人带有历史文化气息的作风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张守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编辑家、《十月》杂志原副主编,身兼数职。他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四十余年,被誉为北京文坛“四大名编”之一。他编发的《高山下的花环》《张铁匠的罗曼史》《公开的情书》等许多作品,在全国获奖并得到广大读者喜爱。晚年,他回忆长达四十多年的编辑事业,写下《永远的十月:我的编辑生涯》《名作家记》等作品,为新时期文学留下了珍贵史料。

张守仁创作过许多让人景仰的优秀作品,为我国文学艺术事业的提高和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他走了,好比文学界失去了一位巨匠,我们还是深表哀痛。当我听到张先生去逝的消息感到很突然,难以接受,连着几晚,他的音容笑貌像演电影似的,在脑海中一幕幕地挥之不去。

最近看了他的散文漫谈《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很有收益,理论性很强,给我们散文爱好者提供了很好地创作法宝。给人一种清新、通透、醒目的感觉,让人百读不厌、挚爱有嘉!比如《要有我,写特写,独特写》中:“散文要讲究语言的锤炼,最好每个字、每个句子都反复掂量,仔细打磨,像老农挑选良种那样,精心选择。“言之无文,行之弗远”。散文没有文采,不讲究语言,很难说它是艺术品。”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简单的平铺直叙。

他的散文创作观点就是九个字:“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字字要害,句句经典。针对“要有我”,他说:没有“我”的散文,就没有灵魂。对“写独特”他写:“散文要写个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经验、经历、感受、见识。所以散文不能多产,多产的散文,像搀入了水的酒,淡而无味。”关于“独特写”他解到:要有点独创性。切忌用熟了的、用滥了的套语。老套子、现成语言是散文创作的大敌。独特的感受要用独特的语言、独特的句式、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手法、独特的切入点去描述。不必拘泥于一格,务必拓宽路子。可向小说、诗歌、戏剧、音乐、绘画、建筑、生物学甚至哲学汲取营养。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手法。甚至可以搞点“杂交”。”

更有张守仁先生的《名作家记》,作为《十月》杂志的创办者之一,张守仁在编辑生涯中,与作家群体有着密切的交往,对许多作家的思想、经历、性格也有深入的了解。在张守仁的笔下,众多知名作家从广泛流传的作品后面走出来,褪去神秘的色彩,还原为个性化、生活化,可知可感的常人。
读罢《名作家记》掩卷而思,感觉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史料价值高。《名作家记》涉及汪曾祺、王蒙、铁凝等40余位当代知名作家,作者在编辑生涯中,与他们大都有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说,张守仁打捞并凝固下来的文学记忆,全是一手资料,称得上当代文学的信史。书中对于1978年8月问世的《十月》杂志刊名的由来,铁凝《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张一弓《张铁匠的罗曼史》等有名篇佳作的约稿、发表过程,徐迟、王蒙等人名字的由来等,也有详细的介绍,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文学史料。二是文笔生动。
《名作家记》收录的文章,既有介绍作家经历、创作思想、交往过程的长文,如汪曾祺、王蒙、铁凝、史铁生、徐迟、冯其庸、邓拓、冯牧、陈祖芬等;也有速写式的片断短章,如孙犁、冯骥才、程乃珊等 。张守仁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在他的笔下,名作家们的经历、特点、思想,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得到生动的体现。
在对作家的记述中,张守仁善于从语言、穿着、情绪等多个方面捕捉他们的特点,笔下的人物总是栩栩如生:汪曾祺的文、王蒙的旷、贾平凹的朴、程乃珊的纯、张贤亮的活、邓拓的博、骆一禾的拼,通过细致入微的生动描述,无不跃然纸上。三是见真性情。作者笔下的人物都是知名的作家,在社会上名高位重。张守仁并未囿于“为尊者讳”的传统,在尊重、理解、宽容的文风下,也不时点出作家存在的一些问题,显现出“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性情。可以说,这本书是一位耄耋老人敞开心扉的倾情回顾,既回顾遇到的那些作者,也回顾自身的经历。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可以把这本书作为当代文学一段私人的口述历史看,从中可到历史的细节,感知作家的个性,洞见文坛的真相。

还有他的散文《林中速写》写的很新颖,是张守仁先生的的代表作,曾获第一届中华精短散文大赛奖。作者以细腻笔法描写出原始森林中各类物种与外界环境的和谐之美,表达了对生存的哲学思考。文章环环相扣,由表象到本质,由个性到共性,很好地表达了对森林的感悟和对世界、对人类的哲学思考。文中并未提到“故乡”,但是我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全人类的故乡。

看过他的散文《废墟里的春天》的读者,一定会喜欢这段文字:“春天是暖的,也是美好的。那刚抽芽的柳丝,那含苞待放的花朵,以及那些春游踏青的学生。那景,那声音,那气息,那感觉,真的恨不得把自己的时间钟表永远调停到这一刻,只愿在春天里。”这些文字像阳光下的沙粒一在心灵深处闪烁着永久的光芒。

让我们以文学的形式,以先生的话来收场:我一直认为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把自己敞开来,将灵魂掏出来,不设防,不掩饰,我手写我心。坦诚是通向读者心灵的金桥。看一个人的散文,读者就可了解他是怎样一个人,熟悉他的品性、素质和修养。我想说,先生一生追求文学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文学者的敬仰和爱戴,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信仰文学的人。

百年心事归于平淡,感谢先生为我们写下那么多好文章,张老走好。

作者简介:田荣,女,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三门峡市评论协副秘书长,三门峡市直作协理事,三门峡市虢国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三门峡市忘年读书会副秘书长,《虢国文化研究》编辑副主任,《国风诗社》秘书长。爱好读书、写作、音乐、旅行,发表的文章多见于《人民日报》、《三门峡日报》、《砥柱》、《洛神》、《奔流》等报刊杂志,出版过《时光,向暖》一书。

08

怀念文化巨匠张守仁王绵民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悼念一位时代的文化巨匠——张守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回忆。    张守仁,一个名字,一种象征,一位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的楷模。

张守仁的生平和成就,犹如一部丰富的史诗。他出生于我国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编辑生涯,跨越了半个世纪,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编辑新人到培养文学巨匠,从翻译经典到推动文化交流,张守仁的一生,都在为实现文化繁荣而努力。

闻名遐迩的编辑才华,是张守仁的标志。他独具慧眼,发掘和培养了众多文学新人,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精益求精,力求将每一部作品打造成传世之作。他编发的《高山下的花环》《张铁匠的罗曼史》《公开的情书》等许多作品,在全国获奖并得到广大读者喜爱。在从事编辑过程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作者们的才华,推动了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

张守仁一生笔耕不辍,在编辑之余,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的散文集《废墟上的春天》《文坛风景》《你就是爱》《寻找勿忘我》《爱是一种伤害》《名作家记》,等深受读者喜爱。他的散文《林中速写》曾获中华精短散文大赛奖,被编入国内数10个散文选本以及中学阅读课本。晚年,他回忆长达四十多年的编辑事业,写下《永远的十月:我的编辑生涯》《名作家记》等作品,为新时期文学留下了珍贵史料。

张守仁的使命感,使他始终专注于文化传播。他坚信,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他致力于推动我国文学事业发展,传承优秀文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民族文化。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同时引进外国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在从事编辑的工作之余,他翻译出版了《道路在呼唤》《魏列萨耶夫中短篇小说集》《屠格涅夫散文选》等。

张守仁为人师表,德高望重。他严于律己,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的作风。他关心后辈,悉心培养,使无数青年才俊在他的熏陶下成长为文化精英。他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他的才华,更在于他的品质。他身体力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在这个怀念张守仁的时刻,我们感慨万千。他的一生,是一部充满激情、执着与坚守的文化史诗。他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化精神,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让我们永远怀念张守仁,传承他留下的宝贵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王绵民,笔名恒笙,河南商丘人,供职中铝中州矿业公司,系三门峡市作协会员,渑池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爱好读书,喜欢与文字对话,将平日所思所想形成文字,偶有拙文见诸报端。文章散见于《中国铝业报》《中州铝业报》《三门峡日报》《老人春秋》《学习强国》及部分网络平台。

09

怀念张守仁老师王安民

月撒银白代孝衣

涧河潺潺动泣声

噩耗传来

云坛坠落一颗巨星


瞻仰遗像

悲欣遗容

遗憾当年未曾随您

足踏灵宝沃土赏景

感受函关壮观威宁

还有那

谆谆教导聆听


披孝泣声

叩拜《十月》杂志大庭

心灵深处瞬间波动

我手写我心

才有读者倾听

把灵魂掏出来

才能打动观众

要有我 写独特  独特写

该属本能

独出心裁 标新立异

啪手共鸣

我会努力

若有一点点

进步

您将心慰

瞑目

这是我的心声。


作者简历:王安民,退役军人,自幼酷爱文学,荣幸人称作家。闲暇之余,整理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诗集》小册一部。


10

那天我与张老同行王建录

5月28日,在作协群内看到张守仁老先生逝世的消息后,我的心一下子就被揪到了半空,然后又被重重地摔到了地上。眼前立马显现出了他那花白的头发,零星的雀斑,以及眼镜下那双藏满了故事、同时又放射出智慧光茫的眼晴。还有他那稍显沙哑的嗓音,条理清晰,风趣活泼的讲课风格……

多么好的一位老人呀,可他们硬说您已经走了,您不正在灵宝市玉瑞公司的会议室内给我讲课吗?大翻译家,散文家,《十月》期刊的前总编,文豪巨匠!我们灵宝作协一帮人能有幸亲耳聆听您的授课,真是我们的荣幸和福气呀!

您是奔着“函谷关”和老子的“道德经”来的。您说无论是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还是亚里士多德等,都比不过老子,比不过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虽然只有区区五千个字,但没有一个是多余的,也没有一句话是空话。它是人类哲学史上的珠穆朗玛峰,西方那些虚无主义的哲学观在老子和字字千斤的道德经面前轻如鸿毛,根本不值一提!您还强调说这并非是您的个人崇拜,而是世界哲学界公认的评价!您还要求我们说:你们身处道德经诞生的地方,非常希望大家学好、悟透,用好道德经的精髓,让我们先人的智慧光芒造福中华,光耀世界!

说到激动处,您还站起身,抬高了声调,调节着语速和语气,再加上您那情不自禁、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使得整个课堂既欢快紧凑、又信息量满满,让低下的我们不得不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敬佩!

谈到写散文,您说:我们写作,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有水之品格,上善若水,水纳万物;要有水的精神,以柔克刚,水滴石穿;要水的性格,平易近人,随欲而安。有了一个净洁如,随遇而安的心态,再加一个正确坚定的写作方向,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风吹雨淋,才有强劲旺盛的生命力!

您还说:写散文,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要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及叙述方法。不要一味去模仿,要有特点,特色。我总结出了九个字,那就是“独特写,写独特,重细节”。读书要读精品。要有选择、有目的去读。读百篇庸文,莫如读一两篇传世精品。写作也是这样,你写一大摞不疼不痒的东西,不如打造出一两篇精品力作。我年轻时的《林中速写》,写好后,反复修改达二十几遍之多。

您还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捷径,就是写东西要从自身写起,写身边的人和事。写熟悉的东西才能写细,写活,写出情感。大凡中国、甚至世界,各名家名篇无不是写自己,写身边熟悉的事。不熟悉而硬着头皮去写,那就必定没有细节,或者是凭空想象的假细节,无血无肉无真情实感,那就是个骷髅架子,肯定讨人嫌,招人唾弃。

张老,您那天上午的讲课,最少持续了两个小时之多,而且条理清晰,句句缜密,丝毫不见老年人的重复、健忘、拖泥带水。您讲的每一个观点,都会举经论典,旁雅佐证,让所有听您讲课的无比人心悦诚服,频频是道。还有您那妙趣横生,精力旺盛的谈吐更是牢牢把控调节着课堂的节奏与气氛,带领着我们从一个高潮走向另一个高潮!

张老呀,此时此刻你哪里?我还是不相信你已经离我们远去。你的头发一定还是那个么洁白如云,老人斑也许会多了些,但声音一定还是那么洪亮有力,高低有致,那双眼睛也一定还是那慈祥、睿智、光亮而温暖!

记得那天下午我们陪同您给太初宫老子塑像进香时,导游见您年龄大了,心疼地说:您就不用跪下了,站着就可以了。可您却执拗地推开左右,一点一点俯身跪到蒲垫上,又艰难地挪动着身子,颤颤巍巍的点燃香柱,恭恭敬敬地合手摩拜。

那一刻,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大家心疼的是,一位八十多岁高龄老人那艰难不便的动作;感动的是眼前这位老人对两千多年前另一位老人的那样一种的敬重与虔诚。我知道那一刻您跪的不是眼前的雕像,而是老子、是“道德经”,是东方文化那生生不息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而不倒的精神脊梁!

在接下来的游览时,我们几个曾几次试图搀扶您,但都被您一次次地推绝了,您给我的印象总是那么的矍铄、好强、不愿服输。您肚子里的库存总是那么多的多得多,那么的细密,那么的丰满而有张力。

不记得是谁说了句我们这里的黄河落日非常的壮观美丽,您马上反问道:王勃有两句专门描写黄河落日的诗句你们知道是那两句吗?话音未落,我们几乎同时齐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您会心的笑了,还连连拍手叫好,就像老师看到学生答对题时的那么欣慰与高兴。您有补充道:你们只知道王勃的这首诗描写的是黄河,但却不知道他描写的是黄河哪一段。我查了许多资料,许多证据表明,王勃写这这首诗的的地点,很大程度上就是咱们灵宝函谷关附近的这段黄河。您这么一说,又让我们一阵的欢呼雀跃,激动不已。

那一刻您好像忘记了自己80多岁的高龄,也跟着我们互动起来,那样子像极一个“老顽童”,一位忘年交,一个知心的老朋友。-那一刻呀,我们的心走得那么地近,跨越漫漫的时间和距离,早已完全溶化在了一起!

当您听随同的知行说历代文人墨客大都来过函谷关,并作诗吟赋时,您甚是兴奋。尤其是当听说鲁迅先生当年游函谷关,曾在一旁河中拾起两块石子并带走作纪念时,更是激动不已。您立马加了知行的微信,要他给您收集整理有关函谷关的一切资料。您说要为函谷观写一部书,全面系统的、历史客观地介绍、评价函谷关的书,要让函谷观走向世界,百世传承!

那天下午您看起来很高兴,步伐矫健,谈笑风生。快分手的时候,您低近我们,并拉住我们的手说:“今天我很高兴,和你们这些年轻人一道,我觉得自己也年轻了。最后,送你们一段话:写作要认真,要虔诚;做人要低调,要诚实。即使比别人强,也不要张扬。把头缩的低低的,我什么都不懂,我就是个小学生!”您的话,让一股暖流再次从我们身上流过,那是老师对学生的嘱托,是父亲对孩子的叮咛!

那天下午我们都觉得时间跑得太快,也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惺惺相惜之感。回到景区大门口,到了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一声咔嚓将我们定格在了2017年11月4号下午的这个时间点上。可惜这张照片让我不慎弄丢了,直到现在还悔恨不已。照片虽没有了,丢掉的只是身体上的合拢,而丢不掉的才是心灵的碰撞,是情感的交融!

张老,此时此刻您在哪里?您听到我们的千里呼唤了吗?我总觉得你没有走远,你更舍不得离我远去。此刻您一定就在我们的头顶注视着我们,督促着我们,期望着我们!看我们写作,教我们做人,保佑着我们向好,向善,向高,向远……

张老您还好吧!灵宝的那几个你曾淳教诲教诲过的文学爱好者遥祝你一路走好,英灵永在,风范千古!


作者简介:王建录,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写过几篇散、小说和诗歌,部分获奖。醉心沃野,纵情山水;宁静致远,天道酬勤。

11

哀悼张守仁先生/外两篇 │ 王赞峰


哀悼张守仁先生


噩耗

如同电闪雷鸣

刹那间

天地悲哀 江河宁静

高山落泪 鸟儿无声 

张守仁先生离世

恰似天空

失去了一颗璀璨的明星


无论是北京

或者是上海南宁

无论是广东山西新郑

或者是大兴安岭

无论是珠穆朗玛峰

或者是河南金城

整个文坛 泪如泉涌

似刀割一样

难受 心疼


难忘您在

灵宝授课时的笑声

永记您游函谷关 

黄帝陵

登燕子山时背影

您的大作

登报上刋无数

您两袖清风

为文学奋斗一生


安息吧 先生

祝您一路走好

您的精神 代代传承

您激励着我们

以您为荣 向您学习

鼓舞着我们 砥砺前行

张守仁先生

我们向你 三鞠躬

向您致敬


悼念张守仁先生


一生奉献十月刋,

从事主编四十年。

高山花环名全国,

铁匠情书火文坛。

铸鼎原   燕子山,

二零一七来函关。

灵宝授课献才艺,

老子诞生论箴言。

而今星坠游西天,

金城作家泪流干。

集体哀掉送一程,

共祝守仁永世安。


注:十月刋指《十月》杂刋,高山花环指《高山下的花环》铁匠指《张铁匠罗晏史》情书指《公开的情书》老子诞生论箴言指张守仁老师返程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巜在道德经诞生的地方》为后人留下智慧劝戒的话。


七律.悼念张守仁先生(新韵)


奉献青春十月刋,躬耕文化四十年。

花环托举高山上,铁匠情书誉世间。

灵宝培才精授课,妙文老子写诚言。

先生驾鹤神游去,恭送儒师永世安。


王赞峰,灵宝市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主要发表在百度头条,世界诗歌,金土地,仧乆文学,灵宝作家协会等平台。三十首作品入选《中华福苑流韵》并荣获中国当代优秀诗人。


12

悼念张守仁先生 建国

噩耗传来天地悲,

文坛陨落启明星。

先生驾鹤西游去,

山水永怀君笑容。


作者简介:

孙建国:现年六十一岁,河南三门峡(灵宝市人)自幼爱好唐诗宋词,曾在张郁文箱和国家级词刊发表作品,现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协会员。


13

悼张守仁先生木易

一阵雷声耳边炸响

一枚树叶落在北方

五月二十八

悲从天降

大德望张老

讳守仁先生的背影

消失在西去的路上

一只蜜蜂一生

采集文字的芳芳

你的碑文散发着

书稿的墨香

多想再次走进十月的殿堂

菊花含泪

默默守护您弥留的慈祥


漫天乌云倾泻谁的悲伤

孤蝶单飞刺痛大地的心脏

夏月龙日

没能留住流星的光芒

大德望张老

讳守仁先生放下他的巨笔

消失在遥远的天堂

黄河波涛闪烁着

您垂钓的夕阳

古关重楼萦绕着您跪拜的时光

亚武登顶有您渴盼的希望

燕子山槐荫里回荡着您打磨的词章

多想再次走进十月的殿堂

松柏含泪

默默守护您留下的爽朗


阵阵哀乐耳边回放

唢呐声声天地悲凉

龙年夏月

杜鹃啼血

大德望张老

讳守仁先生合上他的华章

消失在西去的路上

我们回味着您

文字里的芬芳

我们仰视着

您碑文里书稿的辉煌

我们来不及走进您十月的殿堂

面对北方三鞠躬

愿您老人家安息

魂归兮故乡


作者简介:木易,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热爱诗歌、散文,闲时涂墨,言以寄志。作品散见纸质刊物和多家媒体平台。


14

文坛坠落一颗星一一悼念张守仁先生 吕振东

文坛坠落一颗星,

光彩顿失恸哀声,

一代名师驾鹤去,

魂落大地多葱垅。


回想先生好园丁,

一生勤耕苗繁盛,

一腔热血化栋梁,

喜看文坛滿天星。


难忘先生函谷游,

祭拜老子圣经宣,

桃林有幸逢甘露,

滋润文坛百花艳。


燕子山,铸鼎原,

黄河岸边风采展,

难忘先生灵宝行,

留下足迹后人传。


作者简介:吕振东,洛阳嵩县人,现居灵宝市尹庄村。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协、三门峡市作协会员。

15

七律.怀念张守仁老师石跃强

惊闻噩讯泪涟涟,

十月文学逝主编。

卌载春秋犁沃土,

一双慧眼识花环。

勤耕灯下育才俊,

速写林中赋美篇。

授课弘农音貌记,

悼诗百首送平安!


注:花环指张老力排众议在《十月》杂志编发《高山下的花环》;育才俊指张老师扶持培养青年文学爱好者,《林中速写》是张老最知名的散文,弘农授课是张老在玉瑞公司给灵宝作家协会会员们讲课。


【作者简介】石跃强,网名黄河艄公,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中华诗词》《中国诗歌网》《中华福苑》《凤凰诗刊》《江山文学社》等媒体平台。曾荣获全国第二届“福苑杯”诗词大赛一等奖。


16

七律.悼念张守仁编辑/外一篇王宗强

殒殁文星痛断肠,

含辛编撰誉声扬。

荟精萃妙觅清韵,

细打勤磨寻丽章。

十月生花流锦绣,

卌年溢彩绽光芒。

桃林授课播疏雨,

春苑群葩发异香。


注:1.十月指《十月》杂志。

   2.卌年指张守仁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四十余年。

   3.桃林指灵宝市;桃林授课指2017年11月张守仁给灵宝作协会员授课5天。

 

七绝.悼张守仁编辑(通韵)


月泻清辉代孝衣,

河翻细浪化莺啼。

巨星殒落东流去,

谁与吾侪夜话诗。


【诗人简介】 王宗强,笔名桃林清风,河南灵宝人,中学教师,爱好楹联、诗词和散文,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三门峡楹联学会会员,弘农诗社会员。2018年灵宝市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获二等奖。


17

悼念张守仁先生(新韵)杨慧霞

饮誉文坛张守仁,

鹤游西去探星云。

一生奉献育才俊,

十月名刊照赤心。


【作者简介】杨慧霞,网名胸竹心兰,河南省灵宝市人,自幼爱好文学,喜爱诗词,弘农诗社会员。在《凤凰诗社》《国学诗海》《东方兰亭》《弘农诗韵》多个平台发表诗作300余首。





本期值班编辑//卜芳芳

本平台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灵宝作家》编委会

主办‖灵宝市作家协会

顾问‖刘育贤  邵玉铮  赵博理  张喜森  

审稿‖刘育贤  王水宽  黑女

总编‖李亚民

执行总编‖吉项鱼

执行副总编‖张贵生  张丽

编委‖ 高朝霞  卜芳芳  曾迎春  杜忠波  张 珊 秦明月  景玉平  亢秋亚  董建芳  张岳旭

图片提供‖一片绿叶

法律顾问‖赵博理 

封面题字‖邵玉铮

灵宝市作家协会邮箱lbszjxh@126.com

灵宝作家
发布灵宝文学界动态信息,展示灵宝文学界作家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