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变坏了吗?廖峥娈:老人可能生病了|让爱不被遗忘②

健康   2024-11-07 19:22   吉林  

究竟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

近年来,关于老人不当行为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网络,引发公众对这些老人的关注和谴责。

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廖峥娈则以一种独特视角审视这一现象:许多看似不近人情的老年行为,其背后或许并非出于恶意,而是疾病所致。与其说他们的行为像一个坏人,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孩子”。“从医学角度分析,这些行为可能是由特定健康问题引起,例如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可能会出现性欲亢进的情况。”

廖峥娈是深耕精神心理领域的专家,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也关注着另一群特殊的患者——患有AD的“老小孩”。


AD的ABC


对AD患者来说,他们要对抗的不仅仅是遗失的记忆,还有性格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

李叔叔,这位由家人陪同来医院的患者,长期饱受对妻子不忠的妄想之苦,导致极端的行为表现。每当老伴穿了一件好看的衣服,他就无端挑刺指责;当妻子在走廊与异性打招呼时,他便妄加揣测两人有不当关系,并因此对妻子施以言语和身体上的攻击……

家里人终于不堪其扰,决定寻求廖峥娈的帮助。经过检查,李叔叔被诊断为AD伴有嫉妒妄想症状。

廖峥娈解释道,AD是一种神经精神系统综合征,除了认知功能下降等神经退化症状(Cognition认知损害)之外,还有抑郁、焦虑、幻觉、妄想、性格改变等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精神和行为症状),最终会引起日常生活能力下降(Activity生活功能改变),被称为AD的ABC症状群。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疾病进展。在精神和行为症状方面,患者可能会无缘无故地怀疑他人偷窃,或怀疑配偶不忠;可能会感到抑郁、情绪低落;有时会混淆梦境与现实,感觉家中有陌生人或动物存在。“患者在性行为上也可能表现出异常亢奋,例如在公交上骚扰年轻女性。”廖峥娈指出,这些患者往往因为长期累积的情绪问题而表现出极端行为。

寻找治疗平衡点


精神疾病与AD的症状重叠,使得治疗更为困难。但幸运的是,精神和行为症状往往是治疗中最容易取得进展的部分。

初次接诊李叔叔时,廖峥娈不得不采用一种温和的“哄骗”方式与他沟通:“因为老伴的事情,你吃不好,睡不好,脸色也不佳。让我来帮你改善一下气色,调整一下身体状况,怎么样?”廖峥娈心里明白,如果直接说自己是来治疗“老年痴呆”的,李叔叔可能会直接拒绝离开。

在稳定了李叔叔的情绪后,廖峥娈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治疗手段,并结合抗精神病药物来改善认知功能损害。大概三周过后,廖峥娈和李叔叔的对话不再那么小心翼翼了:你看,阿姨在和别人说话,你不担心了吗?

李叔叔回答:担心啥啊,做男人要大度。

李叔叔的精神行为症状已经明显改善,不再像之前那样“疑神疑鬼”。廖峥娈分析治疗方案时指出,AD是由多种病因相互作用,逐渐累积加重的慢性复杂疾病,需要采取整体治疗观。例如,改善B的状况需要基于C的改变;如果C无法改善,B的状况也可以通过使用精神药物来缓解。

治疗过程也伴随着矛盾与挑战。廖峥娈举例道,尽管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某些症状,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认知功能的下降。因此,寻找最佳治疗平衡点,多学科合作是关键。以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为例,作为全国首批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其团队横跨心理精神科、心内科、老年科等多个学科,共同编织一张全方位诊断治疗的网络。廖峥娈等人还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学术组织的带领下,和神经科、精神科、社区医疗等多领域专家力量,共同推动AD诊疗水平提升。

呼吁早诊早治早筛查


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来,廖峥娈已经记不清自己接诊过多少病例了。而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中,2021年中国现存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已达1699万例。

照顾患者需要付出的不仅是情感和精力,还有高昂的护理成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2015年中国AD患者人均年花费为19144.36美元,我国AD所致社会经济负担总额达到1677.4亿美元。

浙江省随后采用该研究模式本地化应用,结果显示本省人均治疗费用约为11.4万元。“考虑到老年人不仅面临一种健康问题,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实际承担的医疗成本远高于单一病症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廖峥娈说。

一个严峻现实是,由于对AD缺乏足够认识,患者在出现轻度认知障碍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导致病情恶化情况并不少见。廖峥娈提供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问题严重性:中国AD筛查率仅为10.9%,远低于理想水平,这意味着大量潜在患者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

面对这一庞大的患者群体,廖峥娈呼吁将认知功能筛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并鼓励55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认知功能筛查,以实现AD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如果全社会提高对AD的认知,转变为主动筛查模式,就能极大改变现状。”她提到,早期筛查和干预是治疗AD关键,尽管无法完全逆转病情,但可以减缓病情从临床前期发展到轻度认知障碍的过程,进而防止恶化至重度,显著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科学探索,负重前行


直到如今,廖峥娈还记得自己30多岁刚毕业时,与一位80多岁患者的对话。
“您看起来很年轻啊。”廖峥娈对患者称赞道。
“你也很年轻,看起来跟我女儿一样大。”
“您女儿多大啦?”廖峥娈问。
“60多岁啦。”
听到答案的廖峥娈哭笑不得,“这些患者闹腾的时候很闹腾,但可爱的时候也很可爱。长时间相处中,你会逐渐爱上他们的。”在治疗中,患者的正面反馈也会给她带来巨大成就感,“我就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继续负重前行。”
这条前行的道路上,不仅有临床实践,更有科研探索。
目前,AD仍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疾病,全球批准上市的相关药物屈指可数。尽管现有治疗方法可以减缓疾病进展,但仍难以阻止其发展至严重痴呆状态,直至患者基本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以及过早死亡。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数据,2021年,全球因AD及其他痴呆导致的死亡人数达195.5864万例,其中,中国因AD及其他痴呆导致的死亡人数为49.2774万例,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25.2%。这一数字触目惊心,令人扼腕。
面对困境,科研人员正不懈努力寻求突破,而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视角是肠道菌群与AD之间的紧密联系。廖峥娈将脑肠轴比喻为连接肠与脑的“人体健康高速公路”,“肠道菌群失衡(包括菌群丰度和代谢产物失衡),破坏外周免疫系统,进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最后导致神经细胞损伤,认知功能下降。”廖峥娈进一步解释道,肠道菌群与AD临床标志物存在密切关联,通过改善AD患者肠道菌群也可以改善认知功能。
目前,廖峥娈团队正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构建预测模型,以期能够准确评估患病风险,实现患者诊前诊中及诊后的全病程管理,并希望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减轻Aβ斑块沉积来减缓患者认知功能衰退速度,为AD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也因为看见了新的曙光,廖峥娈对AD治疗未来充满信心。
“未来AD有可能会被逆转吗?”
“一定有希望的。”廖峥娈说。


专家简介

廖峥娈


浙江省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副主任(主持工作)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常委兼副秘书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理健康分会 副主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分会 常委

擅长: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治


排版:张晶

编辑:陈惠 杨瑞静

审核:王丽娜



点击查看第十届医学家年会精彩内容



2025年《医师报》火热征订中!!!百万医师都在看......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电话:010-58302828-6808



目前16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医师报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面向全国400万医师;关注医生、聚焦医事,依托国内各学科领域的意见领袖,传递医学专家学术思想。关注医师报,关注大医江湖www.mdweekly.com.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