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母乳够不够的10个方法,推荐级别和流行指数来啦!

教育   2024-11-19 07:00   上海  

网上有很多教妈妈判断奶够不够的方法,大家用的哪个方法?可不可信?今天就来一一点评,并给出我们的建议!

*以下按投票显示的流行程度由高到低排列*


01



流行程度:★★★★★
❝每天小便次数是否达到6次以上,大便是否至少一次❞
推荐参考
所有参与调查的妈妈中,有近五成的妈妈都采用过这个方法。
不管喂养过程是否顺利,有什么表现,不管妈妈、乳房和宝宝配合得如何,终极结果会直观地反映在排泄物上,所以参考价值很大。统计一日大小便次数对普通家长来说也不是难事,且误差较小。所以这是一个参考价值大且评估误差小的最佳判断方法,适用于至少6天以上未加辅食的宝宝。有可能出现的个别情况,就是攒肚。


02



流行程度:★★★★☆
❝喂奶前后,乳房的充盈变化❞
可以参考
有近五成妈妈用过。
乳房在哺乳前后有明显的变化,从胀硬到松软,这说明宝宝确实是吃到奶的,并且应该吃到不少。如果妈妈大部分亲喂时,都有这种乳房变化,那么说明妈妈的奶基本都被宝宝吃了。
但是从胀硬到松软的变化程度有的感觉“特别明显”,有的则是“稍微明显”,每一个妈妈对胀硬和松软的定义也有差异,甚至对胀硬松软不敏感。所以这条虽然可以参考,但普通妈妈评估不准,只有专业的哺乳指导才能比较准确地评估。


03



流行程度:★★★★☆
❝宝宝是否会‘睡得久、少哭闹、总要吃’❞
可以谨慎参考
有近五成妈妈用过。
如果宝宝没有吃饱,确实会睡得短,而如果吃饱了,也确实能帮助宝宝睡得好。但是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很多,没吃饱、哄不住娃、宝宝作息乱......都会让宝宝睡不好。即便宝宝吃饱了,如果其他方面做不好,宝宝照样难睡好。
同样地,宝宝哭闹、总是要吃,都未必是因为没吃饱。
所以宝宝出现这些表现时,不一定是奶不够、没吃饱,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还是得用更准确的办法来判断。

04



流行程度:★★★★☆
❝用吸奶器吸出来,看看有多少毫升❞
参考价值很低
有四成以上的妈妈用过。
“乳房上没有刻度,所以吸出来用带有刻度的奶瓶就能知道自己产多少奶了。”这个方法好像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妈妈忽略了一个问题:吸奶器能吸出所有的奶吗?
吸奶器的设计就是模仿亲喂的,所以吸奶器用得更顺手的、喇叭罩更适合的、乳房形态更适合吸奶器的、吸奶安排更合理的、更能模仿亲喂的、当下妈妈状态更好的......都会更容易吸出接近宝宝亲喂时的奶量。反之,吸奶量都会不理想。
但是吸奶量对背奶妈妈、瓶喂妈妈、大月龄宝妈有一定参考价值。比如,一次的吸奶量能有150ml的话,意味着宝宝亲喂时一顿应该吃能到150ml以上;比如,之前一次能吸出150ml,最近都只能吸出120ml,这种变化意味着奶量有一些变化。


05



流行程度:★★★★☆
❝宝宝是否会吃完后主动松口
大月龄可参考,小月龄谨慎参考
月子宝宝参考价值低
有四成以上的妈妈用过。
关于“吃饱后会不会主动松口”的调查显示,只有三成宝宝会主动松口,三成宝宝不松口,还有四成宝宝有时松有时不松。
不主动松口,不排除是宝宝没吃饱,但是并不都是没吃饱。有可能是宝宝在安全感、情绪方面的影响,也有的宝宝只是需要妈妈的乳头帮助入睡,而且跟每个宝宝的气质秉性也有一定关系。另外,越小的宝宝越有可能不主动吐出乳头。所以用“吃完后是否主动松口”来判断吃饱与否,可能并不准确。


06



流行程度:★★★★☆
❝乳房是经常胀硬,还是总是软塌塌❞
小月龄参考价值很高,但评估误差很大
大月龄参考价值低
有四成以上的妈妈用过。
不管奶多奶少,大多妈妈会在3、4个月内明显感觉到奶阵减少了,乳房也不再总是胀硬了,但是亲喂时能很快就来第一个奶阵。每个妈妈的乳房“迟早都会变得不胀硬”,月龄越大,奶阵和胀奶越少,奶够的妈妈都这样。在之前一千多名母乳妈妈参与的调查中也应证了这个结论。
所以小月龄时还能用乳房胀不胀来判断奶多不多,但越大越不能参考了,并且每个人对胀硬的个体感觉差异很大,有的人甚至哺乳期都不太有明显的胀奶感觉。


07



流行程度:★★★★
❝吃奶时数有多少吞咽声❞
参考价值高,但评估误差大
有四成妈妈用过这个方法。
并不是每一个宝宝都会有吞咽声,也有的宝宝有时有明显的吞咽声,有时吞咽声又不明显了,但也吃饱了。
所以虽然有吞咽声可以表明宝宝吃到了奶,但没有吞咽声也无法表明没吃到奶,那么数吞咽声就不准确了。

08



流行程度:★★★☆
❝宝宝吃奶时间长,还是短❞
参考价值低
有三成多的妈妈用过。
在网上流传着完全相反的两种说法。有的说:“吃奶时间长,吃到的会更多,那肯定能吃饱”。有的说:“是因为没吃饱所以吃得久,所以肯定没吃饱”。其实二者没有必然关系。
有的宝宝吃几分钟就吃饱了,吃完就松口;
有的宝宝吃几分钟就睡了,也能松口,但其实没吃饱;
有的宝宝吃得慢,多吃几分钟也能吃到饱;
有的宝宝虽然每次只是吃到刚刚饱,但多吃一两次,总量也够了;
宝宝吃饱/吃到不饿/没吃饱,都有可能为了多享受一会儿吸吮的舒适感而不松口,或者睡着了,看上去“吃奶时间长”......
所以吃奶时间长或短,都有可能是吃饱或没吃饱的,用这个来判断容易跳坑。


09



流行程度:★★
❝小月龄隔一段时间称一次体重,大了后偶尔称一次❞
不能评估当下摄入,适合把控成长趋势
有两成妈妈用过这个方法。
体重会受到遗传、饮食、基础代谢、消耗、作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它是婴幼儿成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无法评估当下的摄入情况,但适合用来监测宝宝整体发育趋势。尽管影响体重的因素也很多,但是只要体重在正常范围,就说明宝宝是吃饱的,妈妈是奶够的。
体重是比较客观准确的数据,方便家长检测宝宝的成长发育状况。3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一周测量一次体重,大一些的宝宝可以两周或一个月测量一次,并绘制成长曲线图。


10



流行程度:
❝每天都称体重,或每次喂奶前后称体重,或每一片尿不湿都称重❞
可评估当下摄入
特殊情况有必要,一般情况无必要
有约三成妈妈用过这几种方法。
如果妈妈正在追奶、减奶粉,那么需要密切关注摄入,以免奶粉减得太快,导致宝宝摄入不足。这种情况下,每天称体重和尿不湿重量是有必要的。称量尿不湿需要记录24小时的重量以便查看摄入量趋势。
如果宝宝体重在正常范围,生长发育正常,也并不是在调整喂养、低体重的阶段,就没有必要密集称体重。
关于喂奶前后称体重,不是不能操作,但是必须要考虑到秤的准确性、要能做到不会打扰新生儿睡眠、能避免掉喂奶前后大小便的误差,对家长来说太难准确操作了。只有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因为动得很少,会比较好操作。


 
大多网传的判断方法都没办法简单地用“准”和“不准”来定义,也跟实际操作有关,所以妈妈在借鉴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到它们的前提条件和使用场景,才能游刃有余。


👇加关注、点星标,防失联~

母乳喂养大本营知识库
陪伴你的哺乳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