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品简介
《一个无用人的生涯》(德语原名《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是德国浪漫主义作家约瑟夫·冯·艾兴多夫(Joseph von Eichendorff)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826年。这部小说被誉为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commons.wimedia.org
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被其父亲认为是“无用之人”而被赶出磨坊。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主人公只身带上小提琴走向外面的世界。不久,两位坐着马车的女士被他的音乐所吸引,便将他带到了维也纳附近的宫殿。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份园丁的工作并爱上了年轻的奥雷莉。升任税务员后,他将花园里种植的土豆改为鲜花,并定期为心爱的奥雷莉摆放鲜花。当他看到心爱之人与一位官员在一起时,便伤心离开前往意大利。路途中,两位自称为莱昂哈德(伯爵)和圭多的画家(弗洛拉)让主人公作为仆人一同前往,主人公最终却机遇巧合的独自到达罗马。在收到自认为是奥雷莉送来的信后,主人公又踏上了重返维也纳的路程。旅途的自然环境也随主人公的心境不同而发生变化,有与乐同唱,也有坐树愁哀。经历种种冒险后,这场旅程重新将他带回他所爱的奥雷莉身边,并以幸福的婚礼获得圆满的结局,几位的身份之谜也被揭开——奥蕾莉并非贵族,而是一个孤儿。
二、作家简介
约瑟夫·冯·艾兴多夫(Joseph von Eichendorf)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重要代表作家之一。1788年3月10日,艾兴多夫出生于拉蒂博尔的卢博维茨城堡。他的作品不再聚焦于理性与技术,而是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哲思以及浓厚的宗教情感,常常触及渴望、漂泊和遐想的主题。在他的诗歌中,抒情主人公(lyrische Ich)生动地描绘了他对自然的感知。他曾在哈勒、海德堡大学以及维也纳学习深造,深受德国文学巨匠如歌德、席勒的影响。其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无用人的生涯》以及诗歌《月夜》。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转向新闻写作,并撰写了《德意志文学史》。1857,艾兴多夫因肺炎去世,享年69岁。
艾兴多夫画像©commons.wimedia.org
三、田园牧歌里的心灵之旅
亚历山大·冯·洪堡在其著作《宇宙》中颇具纲领性地写道:“描绘大自然的宏伟壮丽,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还必须展现大自然在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因为大自然有时以优美的形象充实物质神话的迷雾之地,有时又培育出高贵的艺术表现的萌芽”。同样,在其最著名的小说《一个无用人的生涯》中,艾兴多夫也通过自然来表露主人公的内在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主人公与自然环境的深刻联系,展现他在自然中体验到的纯真与自由,同时揭示了人物如何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灵性的满足。
1. 融入大地,走向自然
小说开篇,正惬意享受温暖阳光的主人公被勤劳干活的父亲斥为“无用人”,并让他出去自谋生计。当主人公准备出发时,他的左邻右舍“和昨天、前天、往常一样出去干活、挖土、犁地”。在主人公已经背上他心爱的小提琴来到空旷的田野,村子的其他人依旧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磨坊“从黎明开始就一直隆隆作响”,谷物在磨坊中被重复碾磨,看似转动的石磨实则是不断重复地停滞。人们在同一个地方做着同样的工作,主人公的父亲更是一大早就只想着工作,“把睡帽歪戴在头上”,甚至把他所认为的懒惰的儿子赶出家门。文中的磨坊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描写,也是对两种生活方式的区分。磨坊主的身份成为了小市民阶层的缩影,代表着持续不断追求物欲、财富的劳动。小说第一句中所描写的清早就欢快地转个不停的磨坊大轮子正是这种无聊乏味精神的具象化。因此,磨坊作为单调重复的物质性劳作场所,折射出菲利斯特人的精神世界。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对菲利斯特人有过精准画像:他们“没有精神需求”,“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没有任何强烈的欲望”。小说中的《快乐的漫游人》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生活:“他们所知仅是婴孩的摇篮,生计的忧虑、负累与窘迫。”对主人公而言,错失山峦、河流和旷野的美景,被拘束于房屋庭院中,才是“懒散之人”。
©goethezeitportal.de
因此,艾兴多夫笔下的主人公与菲利斯特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被一种“流浪欲”所驱使,这种欲望与“所有古老的忧郁、欢乐和巨大的期望”相关联。从云雀的鸣叫到驿站的号角声,周围的自然环境不断吸引他踏上流浪之旅。作为菲利斯特人的对立面,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逃出笼子的小鸟”以及“就像鸟儿在空中飞翔”。他要摆脱世俗的枷锁和平庸的生活,走向“辽阔世界”,去体验溪流与云雀、大地与长天,去赞叹“上帝的恩典”所创造的这一切奇迹。
2.聆听上帝,回应自然
18世纪开启的一种回归自然的时代情绪,与当时兴盛的自然神秘主义和基督教虔敬主义融合在一起,在德国浪漫主义运动中升华为一种对于无限的渴望,自然成为神圣的象征。上帝不再是一个遥远或抽象的实体,而是直接存在于美丽的自然之中。在小说中,主人公听到一只早醒的森林小鸟在歌唱,并对他说:“你不要让我蒙羞,不要这么早这么勤奋地独自赞美上帝!”主人公意识到自己、小鸟和一切存在都是上帝的造物。
自然、艺术和宗教之间的联系是浪漫主义的一个典型特征。大自然成为主人公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主人公只有在独处时才会主动唱歌,从而聆听世间的美妙以及自然能够告诉他的一切。小说中的第一首诗歌“上帝欲向谁表示恩典”表达了他对浪迹天涯,见证山川田野的向往和对上帝的信任。在歌唱中,他精神饱满,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简单的快乐。这一创造性表达可被理解为一种祈祷或与上帝的精神联系,而大自然则是这种联系的媒介。正如小说第五章里写道:
夜色温暖,大门敞开,我得以窥见屋内灯火通明,影影绰绰。形色各异的流浪者宛如黑影般围绕在炉火旁。在寂静的夜里,我们沿着石径一路前行,那小路蜿蜒向上,直通山巅。不久,高大的树木笼罩四周。皎洁的月光下,一座古老的城堡在远处的山顶巍然耸立,众多塔楼高耸入云。“这才是上帝的旨意!” 我惊呼道,内心满怀期待着,他们最终会将我带往何方。
3. 栖息心灵,拥抱自然
小说对风景的描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与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相关联。在踏上冒险旅途之时,主人公的身旁有鸟儿歌唱作乐,树木缀满了绿叶,最美丽的花朵也装饰着田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大自然与他内心的自由和乐观相契合。当他爱上美丽的奥雷莉时,周围的风景也被他的情感所熏染,就连夕阳也变得甜蜜。当牧师讲述城堡要举行和奥雷莉的婚姻时,大自然也随主人公沉浸在喜悦之中,“所有的小鸟都散发着清香,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广场和走廊上空无一人,镀金的树梢却在晚风中向我弯下腰来,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
大自然也伴随着主人公与奥雷莉的分离而变得阴沉黑暗,小路潮湿,空气阴凉,云层厚重,风景也在与他一起哀悼,反映了他内心的压抑和混乱不安。在他去维也纳见奥雷莉所谓的情人时,他“像夜猫子一样,整夜坐在幸福的废墟上”,让自己完全被大自然包围。当他到达维也纳时,面临着城市文明的冷漠,这与大自然的热情好客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对大城市里的一切感到陌生而可怕,他立即向大自然寻求庇护,“不,我必须离开这里,永远离开,只要天空是蓝色的”!此时的自然也成为主人公的情感创伤的避风港。
四、结语
在启蒙运动时期,人类远离上帝作为其创造者的概念,并将自己封为地球上的绝对主导力量。而在《一个无用人的生涯》小说中,主人公则对自然保持着直接、感性的态度。主人公不愿像菲利斯特人一样严肃古板的追求现实财富,而是选择追随内心情感,在田野、森林和河流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自然的力量。在这一意义下,忧虑、负担和生计的困扰不见踪影,他也不再是传统狭隘理解下的“无用者”。他在自然的大本营中无忧无虑,也在失落伤心时疗愈自我。在这场田园牧歌里的心灵之旅中,自然不再只是不断变换的物理空间,更是主人公情感表达的载体、净化和启迪心灵的媒介。最终,在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统一中,主人公实现了内心的成长和自我更新。
作者简介
贺梦帆,同济大学德语系2021级本科生,本文系同济大学“德语文学史”课程习作
指导老师:张克芸
参考文献
[1] Alexander von Humboldt, 2004: Kosmos. Entwurf einer physischen Weltbeschreibung. Frankfurt/M.: Eichborn.S.189
编辑:陈惠兰
审核:俞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