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柏林胜利纪念柱,尽览城市美景

文化   科学   2024-12-21 18:51   上海  

博物馆是传播知识的教育场所,是深入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德国博物馆以其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历史悠久的特点闻名于世,这些博物馆或气势恢宏、壮观依旧;或别出心裁,小众有趣。在这片不足36万平米公里的土地上,有超过6000座博物馆,它们带领观众体验与众不同的旅行,让我们走进德国博物馆,走近历史,探寻文化魅力。




博物馆, 如同一座架起的桥梁,将我们与世界相连,


透过时间的迷雾,看到彼此的共同点和独特之处,

 

穿越时光,感受着过去岁月的脉动,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们汇聚在此,探索和分享彼此的文化与艺术;跨越文化的鸿沟,互相启迪,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博物馆也是灵感的源泉,它们为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滋养和启示,让我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追溯文化的源头,汲取智慧的营养。


上期回顾:金秋时节的蒂尔加滕,步步皆美景



左滑解锁更多相片


每当穿行于柏林市区的蒂尔加滕(Tiergarten),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被一座金光闪耀的建筑物所吸引,那便是闻名遐迩的柏林胜利纪念柱(Siegessäule)。 


塔顶矗立的金色雕像,象征着罗马神话中的胜利女神维多利亚(Viktoria),宛如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柏林人亲切地称她为“Goldelse”。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阴雨绵绵;无论是清晨旭日东升,还是傍晚余晖洒落,她始终是柏林天际线下一道美丽的风景。


建造这座纪念柱的初衷正如她的名字 - 为纪念普鲁士在1864年至1871年间的战争胜利而修建。至今她已经历了151年的风雨变迁。 


在纪念柱的基座上装饰着四个精美的青铜浮雕,分别展示了普鲁士的三场关键战役,分别是迪伯尔战役(Schlacht von Düppel)、柯尼希格雷茨战役(Schlacht bei Königgrätz)和色当会战(Schlacht von Sedan),以及入城仪式(Einzug der Truppen in Berlin),呈现了普鲁士军队凯旋归来的场面。





设计与建设初期


在1864年,普鲁士在普丹战争(Deutsch-Dänischer Krieg)中取得了胜利。为了纪念这一成就,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Wilhelm I.)委托宫廷建筑师海因里希·斯特拉克(Heinrich Strack)设计并建造了胜利纪念柱。

随着普鲁士在1866年普奥战争(Preußisch-Österreichische Krieg/ Deutscher Krieg)和1870至1871年普法战争(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中接连获胜,纪念柱的设计和象征意义进一步扩展,逐渐成为一个象征普鲁士崛起和德意志统一的标志。 

最初,柏林胜利纪念柱坐落在国王广场(Königsplatz),也就是如今的共和国广场(Platz der Republik)。

竣工与揭幕


经过近九年的建设,柏林胜利纪念柱于1873年竣工。其建筑采用新文艺复兴(Neorenaissance)风格,融合了古典建筑的元素,不仅汲取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影响,还展现了19世纪工程技术的创新以及现代艺术的发展。

同年9月2日举行了揭幕仪式,这一天恰逢色当会战(Schlacht von Sedan)三周年纪念,这场战役是普法战争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场,德军大获全胜,这也加强了纪念柱的象征意义,进一步强调了它作为普鲁士军事胜利的象征。

景观与扩展


胜利纪念柱竣工后,南侧通过蒂尔加滕公园(Tiergarten)修建了一条750米长的林荫大道,直通肯珀广场(Kemperplatz)。1877年,在肯珀广场上建造了温格尔喷泉(Wrangelbrunnen)*。为这一地区增添了新的景观。

1895年,威廉二世(Wilhelm II)对周边进行了改造,将纪念柱与胜利大道(Siegesallee)相连。胜利大道以其两侧的雕像闻名,形成了一条贯穿纪念柱的视线轴线。这条道路使纪念柱更好地融入了城市布局,也让周边的景观更加壮观。

*:在1902年,这座喷泉被罗兰喷泉(Rolandbrunnen)所取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兰喷泉遭到严重破坏,废墟于1950年被清除,原址现为通往蒂尔加滕隧道(Tiergartentunnel)的入口。

在纳粹时期


1938年至1939年,胜利纪念柱被从国王广场(Königsplatz)迁移至今天的大星广场(Großer Stern),成为蒂尔加滕中心的交通环形交汇点。这一迁移是阿道夫·希特勒规划中的“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Welthauptstadt Germania)的一部分。

此外,希特勒曾计划在每场战争胜利后为纪念柱增建一层,并以缴获的大炮作为装饰。第四层原本计划用于庆祝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但最终这一构想随着德国的战败化为泡影。

二战后


二战结束后,纪念柱引发了国际争议。法国认为该纪念柱象征普鲁士对法国的军事胜利,因此提议将其拆除,以削弱其作为战争荣耀象征的政治影响。然而,美英两国从战后重建与文化保护的角度,阻止了这一计划。纪念柱因此得以保留,成为柏林历史进程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政治与文化遗产。



今天,胜利纪念柱所在的大星广场四周被环形车道环绕,是一处繁忙的交通枢纽。游客不能直接从地面进入纪念柱,而是需要通过一个专门修建的地下通道才能到达塔下。


展览

纪念柱底楼设有一个小型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和模型的形式生动地向游客介绍了柏林胜利纪念柱的历史背景及建筑特点,以及德国的历史,内容涵盖了从普鲁士时期到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Kaiserreich)的历史演变。


此外,还展出了德国一些城市的地标建筑模型,如科隆大教堂,以及世界各地的著名地标,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伦敦的大本钟等。


登顶


参观完底楼的展览后,登顶之旅随之展开。


柏林胜利纪念柱的总高度为67米,其中柱身高35米,位于塔顶的维多利亚女神铜像高达8.3米。要到达观景平台,需要通过一条狭窄的螺旋楼梯,攀爬285级台阶。楼梯空间较为紧凑,上下行人需要互相礼让。途中设有座椅,供人稍作休息。









左上:马赛克壁画

到达观景平台后,由于这里是露天的,风势常常较大,自然也影响到登顶的整体感官体验。站在金色护栏前,放眼远眺,眼前一幅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观。


向东望去,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屹立在6月17日大街的尽头,左侧的柏林电视塔(Berliner Fernsehturm)格外显眼。南边是波茨坦广场(Potsdamer Platz),而向西望去,则是蒂尔加滕公园(Tiergarten)的茂密森林。远处,恩斯特-路透广场(Ernst-Reuter-Platz)和巴洛克风格建筑轮廓的夏洛滕堡宫(Schloss Charlottenburg),展示了这座城市古老与现代并存的风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观景平台向上仰望,可以近距离欣赏到这尊金色的维多利亚女神雕像,雕像高8.3米、重达35吨。她一手握棕榈条,一手举着橄榄环,姿态优雅,身上饰有长袍,线条精致入微。在湛蓝的天空下,金色的光泽格外耀眼,散发出一种庄严与辉煌的气息。


结语


站在高处,徜徉于美景之中,放眼四望,蒂尔加滕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看着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仿佛能更深刻地欣赏自然的魅力,体会时间的流转。夏天,公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秋天,树叶变黄变红,景色温柔而富有层次;冬天,光秃的树木与常青树交相辉映;春天,万物复苏,新绿的芽叶带来希望与活力。无论哪个季节,这座建筑与这片景致以及周围的城市建筑群,都令人流连忘返。

全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作者简介

刘霞,自由撰稿人,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社会学硕士。目前居住在德国柏林,曾在上海的德国企业任职。希望将其学术背景和多元文化经历融入写作中,以独特的视角并通过文字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编辑:陈惠兰
审校:俞宙明


中德人文交流
以讲述中德人文交流好故事、传播中德人文交流好声音、拓宽中德人文交流纽带为目标,搭建中德人文交流对话的重要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