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储能设施:规模增长与技术创新

文摘   财经   2024-12-17 10:00   浙江  

系列:和君新能源行业每日观察20241217

作者:和君咨询咨询师 新能源事业一部程诺唯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储能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集中化、大规模化和持续优化的显著趋势。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中国新能源储能设施的运营容量已超过3500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10%。这一持续增长的背后,不仅有技术创新的推动,也反映了政策支持的重要作用。




集中化与大规模化趋势   


新能源储能电站正朝着集中化和大规模化发展。容量超过10万千瓦的项目占比达到54.8%,显示出朝着大规模和高效率工业发展的明显方向。这种趋势不仅提升了储能系统的整体效率,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更可靠的支持。




持续优化的储存时间

中国新能源储能项目的平均储存时间为2.2小时,而储存时间在2至4小时之间的项目占比高达74.6%。这一数据反映了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满足多样化能源供需的能力。随着储存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储能设施将更好地应对电力系统的波动性,提高电力的利用效率。




地区发展不均衡


在区域上,西北地区成为中国新能源储能设施部署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运营的设施占全国总量的29.2%。这得益于西北地区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以及政策支持的倾斜。然而,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也是一个挑战,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政策和技术支持。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新能源储能设施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从锂离子电池到压缩空气储能,再到液流电池和重力储能,不同的技术路线不断涌现。例如,湖北应城的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利用地下废弃盐穴进行储气,展示了技术创新在实践中的应用。




政策支持促进发展


中国政府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政策支持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新型储能”,到各地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政府的引导促进了新能源储能设施的快速发展。




展望



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的新能源储能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未来,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的推进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新能源储能设施将在提高能效、确保电网稳定性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国新能源储能设施的不断发展将为可持续能源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在实践中,广东佛山的锂电池技术路线、湖北应城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江苏如东的重力储能项目等案例都展示了中国新能源储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这些实例不仅丰富了新能源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综上所述,中国新能源储能设施的规模增长和技术创新相辅相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新能源储能设施将在中国能源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和君咨询新能源事业一部新能源事业一部是和君集团旗下专注于新能源的专业团队,以“赋能新能源企业有效增长和传统能源企业的新能源转型”为己任,为国内新能源领域的相关机构提供管理咨询、投资并购、专业培训等服务。

和君咨询新能源事业一部
和君咨询新能源事业一部官方公众号,分享新能源产业洞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