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O I 」
{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简称DOI)由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在其著作《创新扩散》中提出,是研究创新(如新技术、新观念、新产品等)如何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传播和被采用的经典理论。该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市场营销、公共卫生、教育和信息技术等领域。
核心概念
创新传播理论是一个假设,概述了新技术和其他进步如何从引入到广泛采用在整个社会和文化中传播。创新传播理论旨在解释新思想和实践如何以及为何被采用,包括为什么新思想的采用可以长期传播。
创新传播到社会不同部分的方式以及与创新相关的主观意见是影响传播或传播速度的重要因素。当公司为新产品制定营销策略并扩大市场份额时,经常会引用这一理论。
1. 创新(Innovation)
创新是指被个体或群体视为新颖的事物,可以是新的产品、技术、观念、服务或实践。
特性影响扩散速度:
相对优势(Relative Advantage):相比现有替代品的好处。
兼容性(Compatibility):与潜在采用者的需求、价值观及过去经验的一致性。
复杂性(Complexity):理解和使用的难易程度。
可试性(Trialability):在全面采用前是否能小范围试用。
可观察性(Observability):创新的效果是否容易被看见。
2. 传播渠道(Communication Channels)
创新传播的媒介或方式,用于个体之间分享信息。
传播的形式: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通过媒体(如电视、广播、社交网络)快速传播。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面对面交流更易影响态度和行为。
信息通过传播渠道的方式直接影响创新被接受的速度和范围。
3. 时间(Time)
创新扩散是一个动态过程,与时间紧密相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采用决策过程:个体从了解创新到接受或拒绝的五个阶段:知识(Knowledge)、劝服(Persuasion)、决策(Decision)、实施(Implementation)、确认(Confirmation)。
采用者分类:根据创新被接受的时间,将采用者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和落后者。
扩散速度:描述创新从最初采用到广泛普及的时间长短。
4. 社会系统(Social System)
创新扩散发生的社会环境,包括个体、群体、组织或社区。
特点:
系统内部的规范和价值观影响扩散。
社会中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对他人采用创新起关键作用。
社会网络结构(如社交圈的紧密度和信息流动)决定了传播范围和深度。
创新采用过程
1. 知识阶段(Knowledge)
内容:个体首次了解到创新的存在并开始获取其相关信息。
关键点:
创新被潜在用户知晓是扩散的起点。
用户关注创新的特性、用途及适用范围。
信息来源:媒体报道、广告、人际交流等。
影响因素:用户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教育水平、获取信息的渠道。
2. 劝服阶段(Persuasion)
内容:个体开始对创新形成主观态度(正面或负面)。
关键点:
用户寻求他人经验或评价,帮助判断创新的价值。
创新的相对优势和兼容性在此阶段尤为重要。
信息来源:同伴、意见领袖、专家建议。
行为特征:探索创新的具体效用,讨论潜在的使用场景。
3. 决策阶段(Decision)
内容:个体权衡利弊后,做出采纳或拒绝创新的决定。
关键点:
如果创新可试用,用户更容易形成正面态度。
决策受经济成本、社会规范和环境压力影响。
结果:
采纳(Adoption):选择使用创新。
拒绝(Rejection):选择不使用,但可能是暂时拒绝。
4. 实施阶段(Implementation)
内容:个体或组织开始实际使用创新,将其融入日常生活或工作中。
关键点:
用户可能需要调整行为或系统以适应创新。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会进一步评估创新的实际效果。
可能问题:
技术支持不足或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放弃。
使用创新的社会或文化障碍。
5. 确认阶段(Confirmation)
内容:用户在使用创新一段时间后,反思并最终确认其使用决策是否正确。
关键点:
如果用户的期望得到满足,采纳决策会被强化。
若创新效果不如预期,用户可能改变决策(放弃使用)。
长期影响:
用户的持续使用和积极反馈可能进一步推动创新在社会系统中的传播。
采用过程的整体特征
非线性:个体在每个阶段可能反复权衡或退回前一阶段。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经历上述阶段的时间和深度各异。
外部环境影响: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和社交网络对采用决策有显著作用。
采用者分类与影响因素
创新采用者分类
根据个体对创新的接受速度,罗杰斯将其划分为五类:
创新者(Innovators):占总人口的2.5%,他们愿意冒风险,尝试新事物。
早期采纳者(Early Adopters):占13.5%,他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能影响他人。
早期多数(Early Majority):占34%,他们较为慎重,但会在大多数人之前采纳创新。
晚期多数(Late Majority):占34%,通常需要外部压力才会采纳创新。
落后者(Laggards):占16%,他们保守、传统,通常最后才会接受创新。
影响创新扩散的因素
相对优势(Relative Advantage):创新相比现有方法的优势。
兼容性(Compatibility):创新与个体价值观、经验及需求的匹配程度。
复杂性(Complexity):创新的理解与使用难度。
可试性(Trialability):创新在被采用前是否可试用。
可观察性(Observability):创新结果是否容易被他人看到。
举例说明
以下是一个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room)如何通过创新扩散理论在教育领域被教师采纳的具体案例:
1. 知识阶段(Knowledge)
案例情境:
一位教师在教育会议上首次接触到“翻转课堂”的概念,了解到这是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而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和实践的教学方法。
信息来源:
教育会议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学校内部培训或教育刊物中提到这一教学创新。
教师行为:
教师开始了解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工具需求(如视频制作和在线平台),以及它的潜在优势和挑战。
关键点:
教师仅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具体态度。
2. 劝服阶段(Persuasion)
案例情境:
教师开始进一步探索翻转课堂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效果,通过同行或教学案例了解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
信息来源:
教师在教育论坛上阅读了其他学校实施翻转课堂后的成功经验。
参加了一个教学工作坊,现场演示了翻转课堂如何应用于不同学科。
同事向他推荐了制作教学视频的简单工具,比如Edpuzzle或Camtasia。
教师行为:
教师思考翻转课堂是否适合自己的教学环境,例如“我的学生能习惯这种模式吗?”、“这种方法是否能帮助我的课堂提高效率?”
教师可能与学生或家长讨论他们对新模式的接受度。
关键点:
翻转课堂的“相对优势”(如提升学习效果)和“兼容性”(与现有课程目标的一致性)在此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3. 决策阶段(Decision)
案例情境:
教师权衡翻转课堂的利弊后,决定是否尝试这一教学模式。
教师行为:
采纳:教师决定将翻转课堂引入一门课程,选择一个章节试点,录制相关视频并规划课堂活动。
拒绝:教师认为设备不足、技术复杂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因此放弃尝试。
关键点:
学校的支持(如技术培训和设备资助)可能促使教师做出采纳的决定。
可试用性(Trialability)是影响教师决策的重要因素,比如试点一两个课程单元是否能帮助教师减少顾虑。
4. 实施阶段(Implementation)
案例情境:
教师开始在课程中实际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并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
教师行为:
制作并发布教学视频,设计适合课堂时间的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通过调查或观察,了解学生是否按时观看视频以及他们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调整视频内容或改进课堂活动。
关键点:
技术支持(如平台操作指导)和同事的反馈能帮助教师顺利实施翻转课堂。
如果遇到技术困难或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可能重新评估这一模式。
5. 确认阶段(Confirmation)
案例情境:
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一段时间后,对这一模式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确认是否继续使用。
教师行为:
如果学生成绩和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教师会进一步优化翻转课堂的设计,并将其扩展到其他课程。
如果效果不理想,教师可能停止使用,或者仅在某些情境中保留这一模式。
关键点:
学校的评价机制和同行认可会对教师的决定产生影响。
教师可能通过展示成果(如学术会议分享成功案例),进一步推动翻转课堂在学校或更大范围内的传播。
这一过程的教育启示
通过创新扩散理论可以看出,教育领域的新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的推广,需要考虑:
提供明确的知识和操作指导(知识阶段)。
通过同行交流和案例分享增强教师信心(劝服阶段)。
给予教师试点的机会并提供资源支持(决策和实施阶段)。
及时评估和调整,形成正反馈(确认阶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