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063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25日《经济日报》全部13篇评论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这为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既是其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能够带动经济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激发市场活力。近年来,在我国高铁、核电、油气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中,都有民营企业的参与。也要看到,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普遍具有补短板、强弱项等公益性特征,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民营企业对于能否获得长期稳定回报预期不稳、信心不足。同时,部分项目施工难度大、运营管理要求高,一些民营企业建设的实力还不强、能力还不足。再加上部分领域市场开放程度不够,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彰显了国家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民间投资相对灵活且更加注重效率,竞争优势突出,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有助于拓宽民间资本中长期投入渠道,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也可以充分发挥其稳增长、稳就业的作用。从技术创新角度看,重大项目建设涉及诸多前沿领域技术,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发力,而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有助于更好发挥技术创新协同效应,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今年以来,我国采取多项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完善法律政策,加快民营经济立法进程并公开征求意见;聚焦民间投资、公平准入、融资支持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民营企业关切,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交流与问题解决机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因素持续增多,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增强。从投资看,今年前10个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4%,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2.1个百分点,实体经济领域民间投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随着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实施,广大民营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激发。未来,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为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要从制度和法律层面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地落实,统一市场准入,破除隐性壁垒,畅通退出机制。同时,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创新项目储备机制,完善配套支持机制,选择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吸引更多民营企业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民营企业也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各项存量政策持续落实,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和显效,有力推动经济运行向好。不过当前仍面临一系列挑战,要进一步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势头,还需要更有效落实各项增量政策,强化政策合力。今年以来,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之后,财政、金融、资本市场、投资、消费等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如何读懂一揽子增量政策,政策会有何效果,一直是社会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近期,国民经济运行、财政收支、货币金融等最新数据发布,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显示出政策加速落地见效。统计显示,10月份市场销售、服务业和进出口明显回升,工业稳定增长,直接反映了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特别是一系列增量政策发挥出突出效果。同时,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财政收入增幅继续回升,其中税收收入年内首次正增长,折射出经济稳步向好态势。除了宏观数据,政策效果还体现在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上。各地众多消费者在电商平台、实体店频频下单“买买买”,原因在于很多商品都有政府补贴,买起来十分划算。不少企业加快设备更新,这背后的政策推动力则是国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提升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从前10个月数据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均有明显增长。各项存量政策持续落实,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和显效,有力推动经济运行向好。不过,当前仍面临外部不确定性增多、国内需求偏弱等困难和挑战,一系列增量政策发力时间不长,经济发展内生动能尚待继续增强,要进一步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势头,还需要更有效落实各项增量政策,强化政策合力,充分发挥政策效能。落实宏观政策,要统筹好短期和长远。一系列增量政策并非只解决眼前急事的短期措施,而是在瞄准当前经济运行难点堵点的同时,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和后劲。比如大规模债务置换,直接的作用是帮助地方解燃眉之急,缓释当期化债压力、减少利息支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从全局和长远看,则可以使地方腾出更多资金资源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支持扩大内需、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在落实债务置换政策时,一方面应加快进度,做好债券发行、资金安排工作,另一方面应在通过债务置换解决存量债务风险的基础上,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快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落实宏观政策,要统筹先手和后手。一系列增量政策,体现了宏观调控的精准性、针对性,是应对当前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先手棋、主动仗。面对复杂局面、各种不确定性,还要丰富政策工具箱,做好政策预研储备。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实施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这些都是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有效手段。凡事预则立,留足后手可以更好地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此外,还要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改革政策的牵引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并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进行了重要部署。加快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不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极大增强了市场信心,激发了市场活力,为经济向上向好积累了更多积极因素。但是,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当前迫切需要以更大力度、更为精准的政策“组合拳”扩大有效投资,破解有效需求不足。有效投资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具备刺激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功能,既能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劳动报酬,也能优化供给结构,推动宏观经济供求平衡。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难点在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这不仅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业态,变革新技术,促进实体经济育“新”,还应注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升级与生产线优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提“质”。有效投资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催生新的技术应用、形成新的产品业态,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提升产品与服务供给能力,引领新的中长期消费需求。提升特定领域的有效投资规模还有助于形成明确且逻辑一致的增量“信号”,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引导合理预期。伴随着前期宏观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效投资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充分体现了我国以稳步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鲜明政策导向。要完成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应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投资理念,更好发挥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作用。突出政府投资引领,服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应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为注重改善民生。产业领域是市场承接有效投资的主体,应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布局,捕捉颠覆性技术与前沿技术带来的新增长点,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有效投资存量,夯实创新驱动引领的资金供给。另外,要支持以传统产业“智转数改网联”为代表的产业设备更新,形成优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结构的实物资本积累。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生活性服务业公共产品供给等民生领域,应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投资开发模式,引入市场化投资机制解决资金缺口。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投融资质效。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贷款授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推动“存量增量并举、盘存带新同步”,提升全社会资产运营能力。尤其是应立足科技创新、技术应用、成果转化等核心环节,聚焦重点领域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能提升及“卡脖子”技术突破,激活“存量盘活、增量注入、动能提升”的投融资综合效应。鼓励企事业单位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探索自主技术创新投资、项目联合创新基金投资、私募基金注资孵化等投资管理创新模式,协同攻关行业共性技术,成立“联合创新基金”,健全“逆向混改”机制,为技术应用企业筛选、培育、吸收高新技术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便利,加速创新资本积累。破除行业制度壁垒,营造公平投资环境。2023年我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50.4%。民间投资不仅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也逐步成为稳定有效投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应降低民间投资行业准入门槛,鼓励民间投资进入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农业农村等重点细分行业。健全“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预期引导。持续深化改革,破除民间投资进入重点领域的显性和隐性障碍。完善民间投资的负面清单管理与项目长效推介机制。打造公平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权益,激发多元主体投资活力。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较9月上升0.3点,为2023年3月以来最大升幅。其中,分项指数、分区域指数全面上升。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是反映我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数,指数越高表明景气度越高。在面临市场需求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用工成本高等困难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改善,行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来之不易,释放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的鲜明信号,也是发展预期和信心上升的风向标。信心的提升,来源于真金白银的支持。9月以来,有关部门在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比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而推动市场需求回升,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的投资意愿,恢复发展信心。除此之外,减税降费、提供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有效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负担,让它们可以顺利渡过难关。除了财政、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政策引导还涉及区域、投资、产业等方面。比如,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等,这些政策相互配合、协同发力,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提供了支撑。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发展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难免出现波动,但这些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要护好经济回升的火苗,用好用足各项支持政策,聚沙成塔助推经济持续复苏。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更好;中小企业稳,发展预期才能更稳。随着一揽子政策的扎实推进,市场需求和发展信心将得到进一步提振,众多中小企业也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近段时间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使得经济预期明显好转,民营经济信心正在恢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这为下一步更好发挥民间资本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方向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铁路、油气、核电等领域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取得了良好的改革创新成效,民间资本成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生力量。杭台高铁、杭温高铁引入民间资本控股,如期建成通车并运营。国家核准5个核电项目,民间资本持股比例均达10%。京东仓储物流成功发行基础设施REITs,打通了存量资产盘活渠道。虽有一些探索和突破,但要吸引更多民企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部分项目施工难度和运营管理要求高,有实力参与的民企比较少。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回本周期较长、收益水平较低,对民企吸引力有限。三是对于铁路、能源等部分传统领域,地方政府存在惯性思维和决策顾虑,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选择央企和地方国企。四是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投资风险难以把控,退出渠道不畅等影响民企投资积极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健全民营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长效机制。创新项目储备机制。围绕“两新”“两重”,筛选投资规模适中、收益预期良好、企业有意愿的重点领域,滚动建立推介项目储备库。研究制定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支持政策,探索民企提前介入机制,建立项目跟踪评价机制。针对“铁路+城际+地铁”“高速公路+光伏”“水利+市政+文旅”等跨界融合领域开展专题研究,选择综合收益较好的项目先行试点。鼓励通过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打包、“项目+资源”等方式,提升项目吸引力。完善配套支持机制。对列入推介清单的项目,鼓励申报中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在垃圾和污水处理、供水等行业研究制定区域性、行业性统一运营补贴政策,探索建立动态价格调整机制。通过土地综合开发等机制创新,打通多元开发反哺项目投资运营成本的可行路径。优化公平参与机制。进一步公开项目投资边界、参与方式、投资收益、要素保障和支持政策等信息,使项目信息发布更加透明。鼓励通过民企联合体、国企民企联合体等形式参与投资,研究设立民间投资基金。引导金融机构以项目本身优劣作为贷款评估主要依据,创新融资工具和担保方式。健全常态退出机制。鼓励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建立常态化协调推进机制,推动解决产权办理、多方主体利益协调等难点问题。试行部分退出、分步退出等灵活方式,畅通退出渠道。针对部分长期经营困难、需要大额补贴的“僵尸”项目,研究民企退出补偿机制,必要时提前终止或回购。以产教融合促进家政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产业发展需求衔接,增加高水平家政人员供给,更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家政服务的需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通过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进一步促进家政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衔接,进而优化家政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提升家政服务质量。此举是促进我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重要举措。母婴护理、养老照护、收纳、保洁……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从业人员超3000万人。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接近3亿人、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3200万人,养老、育幼等领域家政服务需求正持续释放,初步估算家政用工人员缺口超过2000万人,其中,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尤为突出。通过推进家政进社区、支持家政服务业员工制转型发展、加大对家政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家政等专业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等一系列措施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我国家政服务业正成为推动消费转型升级、解决贫困地区人口就业、破解老龄化社会痛点的重要引擎。然而,家政服务行业普遍存在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程度不高,高质量从业人员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推动解决这些问题,《意见》提出,以产教融合促进家政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产业发展需求衔接,增加高水平家政人员供给,更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家政服务的需求。一方面,家政服务人才的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如今,人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精细化、服务内容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增多。为满足日益丰富的家政服务需求,应鼓励更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设家政相关专业,强化高素质、专业化家政服务人才培养。支持家政企业深度参与相关院校的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建立稳定的就业对接机制,推动家政人才高质量就业。另一方面,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从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入手,指导家政企业建立岗前、在岗、转岗等全链条全员培训制度。同时抓紧制定修订、实施应用家政服务业相关标准。同时,要高质量高标准打造家政产教深度融合载体。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认定家政领域产教融合领跑企业175家,成立区域性产教融合共同体3个、职教集团1个。下一步,要推动各地细化激励举措,鼓励培育家政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有关行业组织、学校、机构、企业等共同组建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产业链条上、中、下游联动,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我国拥有超5300万家中小微企业,是全球中小微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7年,其中存活10年以上的不到2%。普惠金融具有典型的长尾效应,具有小额、分散的特征。普惠金融客户大多经营规模较小、能力偏弱,还款来源不稳定,抵押担保仍是目前最主要的风险缓释手段,也有长尾客户金融需求多样化与服务成本高的天然矛盾。2013年,发展普惠金融正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开始探索构建激励相容的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成型,带动中小微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大幅提升,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达到全球领先水平。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普惠金融大文章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方向,各项政策加速出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9%,前三季度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42%,较2023年下降0.35个百分点。我国金融机构持续打造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模式,破解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风险与利率的“不可能三角”。从具体发展模式上看,大型银行通常采取全国规模化推进模式,充分发挥网点和员工数量优势,近年来逐步呈现出效率高、质量高、风险低的特点。有的银行专门成立了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制定普惠金融战略发展规划,在各个层级设立普惠金融经营管理机构。一些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则采取区域市场聚焦模式,依托对特定地域、特定目标群体的服务实现利润。一些具有数字优势的新型商业银行基于海量移动支付客户基础与交易记录信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差异化服务。越来越多的大中型银行将原本下设在零售业务部或公司金融部的普惠金融二级部门提升至一级部门,建立专业的部门、团队和管理体系,制定符合普惠金融需要的信贷管理政策,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我国金融机构深度挖掘数字技术潜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样本。随着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成熟,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以低廉的成本收集信息并触达用户,单一个人客户的科技运维成本下降到传统银行的十分之一,同时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信用风险管理成本,从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增长。同时压降成本、提高盈利,实质性地改变小微企业贷款的规模、成本、风险函数关系,也推动普惠金融由最初的政策驱动和监管导向逐步升级至商业可持续模式。从发展趋势看,我国还有条件在普惠金融取得突出进展的基础上,继续从政策体系完善、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政策体系,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探索普惠金融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交叉融合,充分挖掘数据潜力,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体系。明确大中小金融机构的不同定位,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乡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目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一大瓶颈。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发力点。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依据各地自然环境及生产工艺、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积极发掘、培育乡村特色产品,实现适度规模生产的同时努力做精做优。发挥乡村特色产业园示范带动效应,形成“基地优、龙头强、集群聚、链条延、业态兴、品牌响、产业壮”的发展格局。注重提高乡村特色产业的产销衔接水平,强化大数据对产销的精准指导。大力开发乡村特色产业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空间。深入挖掘乡村特色产业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乡村故事、文创产品、节庆活动等形式,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要依托现代化生产体系。通过科技平台搭建、人才引育、成果转化、推广普及等专项工程,促进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设施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健全乡村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员制度,聚焦技术指导、技能培训、规划设计等科技服务需求,强化科技对乡村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并持续优化政策体系、配套资源与服务环境;加快培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健全衔接乡村特色产业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新型标准体系,系统性覆盖其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促进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还要充分激发农民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有序推进农民职业教育扩优提质,提升农民运用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知识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能力;壮大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的现代化生产经营队伍,通过社会化服务、农户间合作、资源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生产要素优化、效率提升;完善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有机衔接,全面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实现综合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为表征的数智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力量。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消费活力。数智经济的发展使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诸如外卖平台、网约车平台、短租平台等,通过数字平台实现资源的高效匹配与共享,能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未来要鼓励平台拓展和渗透更加广泛的生活场景,以激发新消费需求;要加强对平台的合理监管,防止市场垄断,确保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要关注平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加强对灵活用工方式的法律监管,保障灵活就业劳动者在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等消费运营模式可持续发展。探索运用数智化的市场设计实现再分配,促进收入增长与合理分配,激活消费潜力。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数智经济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场景融合发展,让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消费者可以通过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等多种渠道购物。同时,移动支付的普及和高效运作催生了无人零售店、智能餐厅等新兴消费场景;AR/VR、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沉浸式、互动式的消费体验。未来,要进一步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强信息透明性,尤其是在直播电商和社会电商中,确保商品可溯源、质量有保障;增强无人零售店和智能餐厅的技术更新,推进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在无人零售领域的应用,提升商品识别效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餐厅的应用,提高服务效率,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规范数据驱动精准营销,促进消费转化。数智经济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洞察和个性化推荐,提高了营销效率和转化率。要进行多场景数据的整合,将线上(电商、社交媒体等)与线下的消费者数据打通,增强对消费者实时行为数据的捕捉和分析,进而提升个性化推荐精准度;要加强数据隐私保护与算法透明,提供便捷的数据授权管理选项,让消费者了解其数据用途,增强消费者的信任程度;要完善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动态反馈体制机制,在平台中引入消费者反馈机制,例如标记偏好调整、服务质量等,平台根据用户反馈进一步优化算法,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对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的企业进行处罚,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支撑消费增长。5G、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数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消费增长提供了保障。未来应从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优化数字支付和金融服务、提升消费者数字素养等方面着手,促进消费持续增长。加速5G网络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普及,为数字消费场景提供技术支持;扩大支付服务的覆盖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普及跨境支付,加强金融普惠以降低消费门槛;通过线上和线下培训,提升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和偏远地区群体的数字支付、网络购物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承继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形成的思想结晶,闪耀着真理光芒,充满着历史智慧,饱含着文化底蕴,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与发展,也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就是相融通的。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朱熹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民本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从政治立场、价值导向等层面,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超越和时代升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世界性影响。新时代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了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2023年GDP超126万亿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二是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三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持续加强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9万元,形成超4亿人的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改善。实践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充分证明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性,也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诠释。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人民立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中,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产生了世界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经验。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既有利于破解我国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也有利于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造福各国人民。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也注重与各国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其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改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我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本质上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奋斗目标、初心使命、发展理念等多方面论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具体到城市建设领域,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引下,我们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城市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规划立足人民实际需求,城市建设保障人民宜居宜业,城市治理坚持人民共治共享。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之一,要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原创价值的理论创新成果。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内在动力、价值目标等问题,明确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收入分配等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第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些重要论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相互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只有推进人民至上的现代化,提升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共同推动现代化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可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化、理论化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价值立场、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系统观念作为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就是“坚持系统观念”。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中国经济,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才能把握其发展运行规律,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效应对和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前瞻性思考,就是科学预见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抓好战略谋划,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积极有效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赢得战略主动,维护好发展全局。顺应当今世界经济转型和科技进步的发展大势,应洞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牢牢抓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塑与创新的机遇,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树立底线思维,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只有加强前瞻性思考,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运用系统观念,就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出发看问题,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大局中进行思考和定位,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有机结合,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需要更加自觉地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果不放眼全局而只聚焦于某一领域,往往容易顾此失彼,难以实现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整体目标。无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抑或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是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以及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把各方面联系起来分析、统筹起来谋划。要坚持以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系统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加强全局性谋划,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战略性布局是运用系统观念强化战略协同性的关键,需要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是从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辩证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只有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既涉及生产领域,又涉及分配、流通、消费领域,既涉及制造业,又涉及农业和服务业,既涉及农村,又涉及城市,既涉及国内改革,又涉及对外开放。这就要求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上,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各项工作、各类要素相互交织,都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等方面的关系,加强战略性布局,形成强大合力。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要求系统的各组成要素相互配合,既注重全面、系统、整体推进,又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促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加强整体性推进,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防止畸重畸轻、顾此失彼,力求取得“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统筹协调,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些都体现了加强各领域各环节关联性和耦合性,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作者系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每年冬季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用电高峰,昂贵的能源价格已经让城市居民感受到压力。图为维也纳街景。本报记者 翁东辉摄近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切断对奥地利的天然气供应,奥地利成为最新一个被俄气“断供”的欧盟国家。虽然奥地利对俄“断气”早有预案,已经提前增加来自德国、意大利、荷兰的管道输气,但这一天的到来还是引发了外界对欧洲能源危机可能重演的担忧。也许是顾及俄奥之间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地缘关系,俄提前12小时将断供消息通知奥方。奥地利总理卡尔·内哈默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安抚民众,承诺不会让任何一户人家挨冻。市场对这一突发事件的反应则略显平静。欧洲市场天然气基准价格11月16日当天上涨2.7%至47.49欧元/兆瓦时,没有出现恐慌性暴涨的原因在于目前欧洲冬季天然气储备较为充足,欧盟储气已经超过90%,因此能够应对再一次供应中断。奥地利战略储气则达到93%以上,足够一年的用气量,奥通过天然气“替代进口来源”保证能源供应稳定,正逐渐摆脱对俄气的依赖。长期以来,俄罗斯是多数中东欧国家最大的也是单一的天然气供应国。早在苏联时期建设的一条跨境输气管道,将俄西伯利亚北部所产天然气经乌克兰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奥地利等国。奥地利是这条管道最大的用户,通常每天接收约1700万立方米天然气,占该管道总输气量的40%。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俄罗斯经该管道输送了大约150亿立方米天然气,满足了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3国约65%的用气需求。现在的情况是,奥地利油气公司OMV根据国际商会的仲裁裁决,声称要用判决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需要赔偿的2.3亿欧元抵偿应付的俄气合同款,这也导致俄方断供。此外,乌克兰方面已表示不打算续签5年期的中转输气协议,并将在年底合同到期后关闭该管道。欧洲正进入寒冬,即使是有了万全之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笼罩在欧洲上空的能源危机阴云并未散去。保证冬季供暖以及能源安全问题仍然让人忧心忡忡,更何况还牵扯到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从市场情况看也不容乐观。目前荷兰基准天然气价格已经达到2023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每年冬季是天然气需求旺季,寒冷天气造成供暖和电力需求强劲,同时冬季太阳能及风力发电量通常因为不稳定而偏少。再加上俄气全面中断的可能性,诸多因素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波动较大。有专家分析认为,欧盟从今年年初开始积极建立储备,就是为了防止冬季用气出现短缺。去年欧盟能够安然过冬,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归结于异常暖冬。如果今冬天气格外寒冷的话,欧盟的储气不一定够。更何况,尽管受到方方面面的制裁和限制,去年俄罗斯仍然是欧盟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根据欧盟公布的能源报告,俄罗斯天然气在欧盟进口中的份额从2021年的45%下降到今年6月份的18%,缺口部分则由挪威、卡塔尔和美国液化天然气替代。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急剧减少,造成了欧洲能源成本飙升,许多企业不堪重负而倒闭。这是2022年8月份至2024年5月份期间,欧盟天然气实际消费减少1380亿立方米的真正原因。市场人士认为,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即将就职,美欧之间的战略默契将经受考验,而经贸领域的摩擦可能加剧,欧洲对美液化天然气高度依赖实在堪忧。综合各种影响供应稳定的风险因素,除非欧盟找到俄罗斯天然气的完全替代品,否则明年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前景可能变得更糟。德国总理朔尔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进行了通话。普京表示,假如德国有兴趣,俄方愿意考虑恢复两国间在能源领域的“互利合作”。这个消息耐人寻味。德国经济因为缺少了俄罗斯廉价能源的支撑,近年来一直徘徊在衰退边缘,这也是德国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红绿灯”联盟政府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美国能源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变化与不可预见性,以及越来越昂贵的液化天然气,欧洲面临的选择其实并不多。刚刚举行的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赋能、包容、增长”为主题,通过了《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马丘比丘宣言》,反映了时代要求和共同呼声。从坚持亚太自贸区主渠道到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发挥理念引领作用中国的开放发展已成为推进亚太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30多年来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角色实现从努力适应、积极参与到发挥引领作用的转变,新时代中国的理念创新和引领作用彰显了大国格局和担当。而且,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2014年APEC北京会议通过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标志着亚太自贸区建设进程正式开启。新时期中国坚定亚太自贸区的主渠道地位,持续同各方就关税、服务、投资、原产地规则、中小企业等领域开展能力建设和信息交流,推进亚太自贸区从构想逐渐走向现实。怎样建设更加和平繁荣美好的亚太,中国的方案就是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早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就提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要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参与的亚太经合组织各类会议中都明确提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得到了亚太成员的普通认同。只有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这一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才能最大程度规避地缘政治等因素干扰,发扬“亚太大家庭”精神,进一步汇聚共识和意愿,落实好已确定的各领域合作目标,实现亚太发展下一个“黄金三十年”。中国不断推进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是对亚太开放联通合作理念的有力践行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的发展起步于亚太,得益于亚太,也将继续立足亚太、造福亚太。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成为大多数APEC成员主要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2022年中国与APEC成员的贸易总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近60%,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有8个是APEC成员,中国是13个APEC成员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来自APEC成员的外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6.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73.3%流向了APEC成员。中国对有利于亚太地区共同繁荣发展的贸易安排均持开放态度。中国坚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谋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进程,签署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谈判。中国的关税总水平从1991年中国加入APEC时的39.5%下降到目前的7.3%。《2023年亚洲一体化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中国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2%,亚太地区37.6%的货物贸易增长和44.6%的服务贸易增长都出自中国的贡献。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在亚太地区的生动实践和丰富成果,成为推进亚太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有力支撑中国同亚太有关各方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成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展示和有力支撑。中国推动制定的“APEC互联互通蓝图”“数字APEC战略”“APEC促进全球价值链发展合作战略蓝图”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文件,同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互联互通、数字丝绸之路、深化产能合作等内容高度契合、实质相通。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10多年来中国和亚太共建国家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联通、能源供给保障和转型、地区工业化、就业、减贫等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让亚太伙伴拥有满满的获得感。雅万高铁、中老铁路、泰国水上光伏等一批项目正发挥积极成效,中国企业投资开发建设的秘鲁钱凯港为拉美地区打开一条出海通道,成为亚太经济开放合作新的“海上快速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成效突出,而一大批“小而美”项目更具民生温度。比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菌草技术给当地农民摆脱贫困带来了希望。总之,共建“一带一路”凸显了合作的互利性,增进了各方的认同感,展现出很强的带动性,增强了各方对未来亚太进一步加强开放联通合作的信心。(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中心世界经济研究部部长、“一带一路”研究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