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22)

2024-11-25 11:06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2065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25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全部4篇评论文章

01   发扬改革精神
在推动辽宁全面振兴中展现组织担当
作者:蒋天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又一次新的跃升,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落实好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当前,辽宁正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着力打造新时代“六地”,打一场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实现辽宁全面振兴,迫切需要通过改革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全省组织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对标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担当作为,全面提升组织工作质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筑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振兴的思想根基。理论武装越彻底,理想信念就越坚定,思想就越敏锐,行动就越自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目标远大、任务艰巨,需要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部门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以县处级以上干部为重点,分层分批抓好集中轮训,教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明确省委未来一个时期改革的重点任务,推动全会精神落实落地。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优化完善党的创新理论“总论+分论+辽宁实践”课程体系,用好17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辽宁实践”调研基地,切实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健全理论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党规基本知识考核测试制度,对省管干部逢提必考,以考促学、以学促干,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
打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振兴的骨干中坚。完成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辽宁正处于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攻坚时期,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急需一批敢于冲锋陷阵的闯将、攻城拔寨的尖兵。组织部门将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牢固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充分激发广大干部推动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调整优化全面振兴新突破考核评价指标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优劣典型的示范警示作用,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加大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调整力度,同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机制,明确交接事项,严格交接程序,防止搞“击鼓传花”“新官不理旧账”。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把严格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正确看待干部履职中的失误和错误,把握政策界限,优化工作程序,科学精准问责,引导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勤奋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健全干部能力提升机制,紧紧围绕建设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需要,聚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海洋经济,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开设大讲堂、加强日常培训等方式,着力提升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全面振兴新突破主战场、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线历练,扎实开展省内干部交流任职,从各市提拔或平职交流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省直单位任职,进一步开阔视野格局,从省直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县(市、区)或开发区挂职,增强应对复杂问题和推动改革发展能力。
强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振兴的人才支撑。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组织部门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全链条体制机制,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根基。健全人才自主培养机制,优化升级“兴辽英才计划”,对辽宁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及我省急需紧缺人才单列名额予以重点支持,着力培养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和落实“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推进省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加快形成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健全引才聚才工作机制,深入实施“手拉手”以才引才专项行动、“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和中国海外学子(大连)创业周和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推动东北三省一区人才一体化发展,完善柔性引进各类专业人才政策措施,落实高层次人才生活服务保障具体措施,着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健全聚力汇智机制,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双一流”高校的战略合作,持续加大在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开展“双百链接”活动,为百名专家学者和百名企业家搭建交流平台,通过跨界对话,实现企业创新需求与学术科研成果精准对接,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辽宁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健全授权放权与约束监督相结合的人才管理机制,落实科研人才离岗创业、兼职创新政策,推动科研人员依法享有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和转化收益权,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同时扎实推进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常态化纠治人才考核评价“四唯”问题,把科研人员从“跑”审批和繁琐的杂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专心做学问、搞科研。
夯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振兴的组织基础。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组织部门将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党建聚势赋能作用,不断创新思路模式、理顺体制机制,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保障。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作用,引导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组建跨村产业联合党委,促进富民强村、产业振兴。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分期分批、压茬有序推进各地制定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持续用力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加快构建统得起、兜得住、管得好的党建工作格局,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振兴的先锋力量。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对全省党员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组织部门将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激励广大党员担当作为,在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当先锋、作表率。健全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分层级、分领域举办培训班,加强乡镇(街道)党校、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建设和应用,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党员深化改革、服务振兴的能力本领。健全党员发挥作用机制,深入实施“共产党员先锋工程”,聚焦决胜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推进乡村振兴、强化基层治理、优化网络环境等重点任务,通过设定示范岗、组建突击队、设立工程项目、开展承诺践诺等方式,引导党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引导党员干部精准对接、主动服务,推动重点、难点和共性问题有效解决,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助力改革发展。
 (作者系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02   强化问题导向“选苗育秧”
作者:宋鸿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从严教育管理监督,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可靠接班人。年轻干部是推动基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基层实际工作中,部分年轻干部存在“佛系”“躺平”“摆烂”等不作为问题,必须强化问题导向,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培养选拔链条,引导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各尽其才。
健全择优选人机制,完善源头储备链。年轻干部储备不足、重点岗位急用现找等问题,一度制约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拓宽视野、讲求质量,把好苗子选出来、储备好。坚持以事察人、知事识人,完善年轻干部多维考察识别办法,放眼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在更大范围内发现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由党组织推荐一批,根据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等,择优向组织推荐年轻干部;调研掌握一批,研究制定年轻干部常态化专项调研办法,结合干部考察、年度考核、谈心谈话等,无任用推荐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一线识别一批,在经济发展、应急处突等一线嵌入式跟踪考察,切实把敢于攻坚克难、善于改革创新的年轻干部发现掌握起来。
健全精准培育机制,完善能力提升链。面对民生保障、财税金融等领域繁重改革任务,部分年轻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不强现象逐渐凸显,必须全面加强干部素质能力培养,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方向性、计划性、系统性。坚持党性锤炼为本,把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党内政治生活锻炼贯穿培养工作全过程,切实加强创新理论武装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确保年轻干部成为忠诚可靠的干部。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市、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分部门、分领域开展“订单式”培训,帮助年轻干部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提升年轻干部服务发展能力。有计划地选派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干部到重点工程指挥部、招商引资一线等实践锻炼,提高运用专业思维、专业方法研究问题、推动落实的能力,使干部不断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单位核心职能。
健全从严管理机制,完善健康成长链。现实中,部分年轻干部“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没有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要坚持寓爱于严、全面从严,防止其成长“黄金期”变贪腐“危险期”。建立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党委(党组)书记每年专门安排时间与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每年与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全覆盖谈心谈话,了解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告诫提醒。推进年轻干部能上能下,对政治思想、道德品行、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不得提拔使用,已在重要岗位上的及时调整,实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可容不可容”清单,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激励先进、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健全科学配备机制,完善选拔任用链。少数单位推荐干部时不是论能力、看水平、凭实绩,而是论资历、看年限、排辈分,年轻干部结构性短缺问题依然存在。要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敢于打破隐性台阶和论资排辈,对在重大任务一线表现突出、素质能力好的年轻干部,及时大胆选拔到重要岗位,切实把在发展前沿抓项目、扛指标、攻堡垒的优秀年轻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定期分析研判领导班子年轻干部配备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建议。突出持续使用,对各方面成熟、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一人一策”制定培养方案,重点关注、持续培养,助力年轻干部“小步快跑”,让“好苗子”得到“好土壤”。
 (作者系山东省新泰市委书记)
03   以“四下基层”推进改革落实
作者:王洪春 詹慧霞
“四下基层”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既强调了自上而下的工作要求,又蕴含着自下而上的工作理念,既重视研究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又注重思想与实践的改造行动。这一方法和要求充分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体现了科学执政(行政)、民主执政(行政)的有机统一,是新征程上抓好改革落实的关键要素和工作方法。要认真实践“四下基层”的内涵要求,推动每一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持续开展宣传动员,强化思想引领力。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不仅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等,更完善舆论引导机制,营造良好改革氛围。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基层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转化为他们可知可感的美好蓝图,转化为他们理解支持的行动纲领,不断提高基层群众对于改革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持续深入调查研究,增强政策亲和力。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沉到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听实话、察实情、观实效,为各地区各部门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使落实改革任务的具体举措更具科学性和亲和力。
持续做好信访接待,提升群众向心力。信访工作不仅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也是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重视收集了解、回应解决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倾听人民群众呼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汲取人民群众智慧、调动人民群众力量。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发挥传统信访方式与渠道的作用,不断完善信访接待机制、优化流程和规范,确保信访接待工作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高效便民,也要善于创新信访接待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借助电话、网站、信箱、APP等多种方式,持续拓宽信访渠道、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持续推进现场办公,提高干部执行力。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不能埋身办公室、离工作现场太远,或陷入文牍主义,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捆住手脚,而应持续深入推进现场办公、现场落实、现场攻坚、现场见效。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一线,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又久拖未决的问题,现场集中“会诊”,马上就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执行力,确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生根开花结果、改革任务如期完成,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而光明的前景。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委党校)
04   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作者:楚珊珊
结构性就业矛盾既是长期性难题,又是深层次症结,其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端与供给端两幅“齿轮”传动不畅。综合近期调研情况发现,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存在四个突出特点。
“一强一弱”,即经济发展“含新量”增强,但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仍然偏弱。相关产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不利于吸纳就业,不少企业为降本增效大力推进“节能转型”“机器换人”,形成高产值、少用工现象,带来了“低就业增长”“无就业复苏”问题。“一快一慢”,即市场需求快速变化,但人才培养体系调整及部分劳动者技能提升缓慢。当前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培训机构的体制机制、管理运营、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建设均滞后于产业需求的迅速迭代,普遍存在“专业不是围着产业转、教学并非围绕生产转”的问题。“一热一冷”,即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炙手可热,低技能低知识水平劳动者求职遇冷。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岗位需求越来越向创造性、附加值较高的工作转移,对具备数字专业技能和数字应用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或将远超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这种技术性“数字鸿沟”带来不同群体求职就业的冷热不均。如前沿技术和新兴领域中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应用性强、实操经验丰富的数控、钳工、钣金工等专业毕业生一工难求,未出校门便被预定一空,与会计、文员等低技能、通用性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一高一低”,即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流失率较高,新生代劳动者进入相关行业意愿较低。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难留工,即使是转型升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相当数量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对此类行业的认知仍停留在传统层面,期待更加“体面”或“自由”的岗位,不愿做产业工人。“宁愿将劳动力倒进河里,也不廉价卖掉”“宁过斑马线,不进流水线”,这类求职心态导致部分行业岗位“虚位以待”,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将持续面临少子化、老龄化、技术进步和绿色转型等系统性挑战,应坚持需求引领与供给优化并举,完善对接匹配机制,合力构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长效机制,推动人力资源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努力做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
强化经济发展的就业优先导向。就业增长既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也取决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要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形成“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稳增长”的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有效衔接,强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影响的评估,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将稳定和扩大就业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把“两个毫不动摇”落到实处,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保护”。加大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等政策支持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稳岗扩岗。
依托产业发展发掘就业增长点。产业是就业的保障,产业发展创造就业空间。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统筹做好地区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既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又注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紧抓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发展机遇,培育更多新赛道,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改造、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投资,积极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如乡村旅游、观光休闲等,拓宽就近就业渠道。借助数字平台、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改变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和空间组织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在动能转换中挖掘更多的就业机会。
优化教育培训体系匹配发展所需。加大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加快分层分类改革,积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教育培训与就业创业提前适配、高效配置。根据产业结构变迁和就业结构变化,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增加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相应调整招生计划、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更好适应市场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具有点位优势的行业和人才基地、大企业与职业院校对口合作,以“干中学”模式培养产业工人,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就业前培训,对失业人员、大龄退休人员开展再就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适应市场用工新趋势的培训体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既引导企业理性面对制造业缺工现实,改变用工依赖路径,又鼓励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培训,实现工人培养从非技能型向技能型的就地“转化”,还要引导企业改善工作环境,注重员工职业发展。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
完善就业公共服务提升配置效力。就业公共服务是促进市场供需匹配的重要载体。要既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数字化、精细化、便利化水平,又夯实基层基础建设,积极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就业驿站”等基层服务平台,提高就业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均等化水平。充分发挥“大数据”+“铁脚板”模式作用以及多元主体就业服务供给,聚焦重点行业、重大项目与工程,开展岗位需求调查,制定出台人才急需紧缺细化目录,做到用工缺口、缺工类型、技能要求、薪资水平“四清”,加强人才供需匹配的方向指引。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对转型升级带来的低技能、低知识水平劳动者就业难问题进行兜底帮扶。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