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响:四川的无门文化

2024-12-09 22:11   四川  

来成都18年,逐渐喜欢上这个城市的一切。

饮食习惯、街道布局、生活态度以及成都人的精神状态在全国都遥遥领先。非要说不喜欢不接受什么,我觉得是成都的“无门文化”。

这里指的门,是左右开,关上有遮风保暖作用的,所以卷帘门不在我定义的门范围内,而恰巧成都许多店铺就只有卷帘大将在把守。

许多杂货铺、五金店甚至小饭店都是拉起卷帘门开门迎客,可以提升解读为“打开门做生意”。尤其是小饭店面馆子,从里延伸出来外摆的桌子椅子不但增加了营业面积,还为街两边增加了烟火气。当然,只能是在城管没有接到上级通知,整顿市容市貌的时候。

但是,进入秋冬季节,天气温度降至个位数之后,这种“四处漏风”的餐厅,就成了我的噩梦。若是阴冷天气,哆哆嗦嗦的坐在里面(外面)吃饭,再好吃的食物,也觉得是在遭罪。

所以,一到冬天,我就一定要找有门的餐厅,而且门必须是关着的。

一些拥有左右开的玻璃门的餐厅,也遵循“打开门做生意”的原则,即便是外面非常寒冷,也依然开门迎客。

对此,我也是不接受的。

不关门的原因,我自己的分析是:第一,成都没有北方那么冷,即便气温降到个位数,穿着棉袄也不会觉得冷。第二,大多数的用餐场景是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尤其是只有卷帘门的餐厅,反正室内室外一个温度,开门关门有何区别呢?

第三,大部分成都人从小到大家里也没体验过暖气,也就习惯了在低温下用餐。

话说,我有个北方同事嫁给了绵阳老公,第一次去对象家过年,大年三十全家人晚饭先去饭店吃,然后回家后在屋里穿着羽绒服看电视,并且也没准备半夜那顿年夜饭。在屋里手脚冰凉,看着桌上只有桔子和瓜子的她,直接委屈的哭了。

对了,她还说:那么冷的天他们家还要开窗户,说空气好(此处有白眼)。

我在吉林省长大,冬天最低气温零下二十几度,而室内却因为暖气供暖有二十六度以上,也就是说,室内室外的温度差有五十度。

有一次寒假,朋友和我视频,看到我穿着短袖在屋里吃雪糕,他说你是真牛逼,硬跟我装夏天👍。我说屋里是真热啊,就这我刚才还把窗户开个缝透透气呢,不然实在太热了。

继续说回成都饭店的门。

刚才说有些餐厅有门,但要开着,我每次去这样的餐厅都会第一时间把门关上,然后在有人不关门的时候赶紧起身去关门。若是在东北,进屋不关门的人会被全屋人怒斥,“你他妈玻璃管尾(yi)巴啊”?

这骂人骂得多绝👍,玻璃做的尾巴,关门怕夹碎了,所以不关门。

每次和四川朋友聊到我这个观点,会有人说你怕冷多穿点。

若是其他场景,我可以多穿点。比如逛夜市,逛街,或者坐在室外喝咖啡都没问题。但吃饭,对我来说是个轻松放松的时刻,我不想裹得像个粽子,胳膊回个弯都费劲,吃东西怕弄身上还得伸着脖子,实在是不愉快。

记得某个冬天晚上,我一老哥来我家楼下吃赖氏羊肉汤,非要坐室外。室外温度接近0度,硬生生的给我冻发烧了。

也会有人说,屋里没空调暖气的话,关不关门有什么影响啊?

还真不一样,后厨的余温和顾客的体温逐渐聚合,会让室内的温度逐步提升,肯定比外面暖和,就算温度差别不大,至少没风啊!

天气好的时候,我也喜欢坐在外面,太阳把背晒得暖暖,食物也会变得更美味。比如某个冬天的早上就出太阳了,我坐在马王庙刀削面门口,一边吃面一边看银杏叶偏偏落下,心情十分惬意。但人一冷,就只想在关上门的室内吃饭了。

昨晚和我大学同学李根一起在川大附近吃饭,天降毛毛细雨,寒风料峭,这样的天气,依然有不少人坐在室外用餐。

李根说:他们都不怕冷吗?我说:也不是不怕,只是习惯了。

但,不要因为习惯了寒冷,就扛着说自己不冷。也不要嘲讽说自己怕冷的人。但凡有条件,谁不想在温暖的室内吃饭(生活)呢?

作者:李响
二维码为私人微信号
有缘相遇,错过难逢


李响有话说
有点偏执,有点立场,有点啰嗦,有点胸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