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响:得与失

2024-07-13 12:02   四川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许久未更,先说下促使我想更新,发生于昨天的事情。

昨天,部门突然通知所有主持人要于下班前上传熊猫听听的音频节目。消息实在临时,加之大家对新系统操作不熟练,都反反复复折腾了很久。

下班前我音频已上传完成,见林林还在研究,便告诉她:将上传的音频与图片放在同一文件夹,会提高上传的效率。

赵青立刻附和道:对,这样就不用倒来倒去了。我走到赵青工位前说:这就是生活的智慧啊!

“生活的智慧”是我和赵青多年来的共识,大概意思就是从生活中总结出规律,然后省钱省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经常通勤的路那条道最不堵,去不熟悉的餐厅之前先查一下附近好停车的地方,叫网约车时找定位到师傅好找且方便自己上车的乘车点;又或者做饭的时候先炒什么菜洗锅更容易。

看似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一件一件积累起来,真的能省去很多麻烦。

人生的麻烦事已经够多了。

和赵青生说完“生活的智慧”这几个字后,随即我又说:像你和我,都是很有智慧的人,我们能把许多别人处理不好的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为什么人生还是有这么多的难题解决不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人生困境走不出去呢?

哎,大家都一声叹息。

回家的路上我依然在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分析得出的结果是,所谓的困境和困难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而是解决的办法没有得到你的认可。而是否得到你的认可的关键因素是,是否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得到满足。

简单来说,也就是得与失的计算。

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分两种,一种是可以靠自己独立解决的,比如学习,健身,真的是付出就有回报的。

而在与他人建构的世界里,付出还真不一定有回报。而作为主体,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依然秉承着付出就有回报的理论,但大部分的事情却又都事与愿违,这就造成了失望,怀疑自我,和内耗。

说到这,再分享一个我自己的观点,一个人与外界的人与事链接越少,那么这个人失望的频次和痛苦的原因就越少。因为只要满足自己的愿望,就可以获得快乐免去痛苦,所以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结婚不要孩子的原因。

因为这种铁打的血缘关系一旦确立,终身不能悔改,若是碰到一段让你走进桎梏的关系,确实人生就进入hard模式了。话说回来,当下的社会普通模式已经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设立那么多的障碍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说回“付出与回报”。人生从年轻的时候觉得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的东西,到了中年才发现,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摘选自郭德纲相声)。那么我们究竟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自己进入到痛苦的死循环里呢?

以我目前这两三个月的思考,总结一句话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当你带着目的去做某件事的时候,那么它至少会给你带来50%的失望,且就算成功了,这种获得感又会持续多久呢?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带着过分的目的,真的会减少许多失望和痛苦。

比如我写公众号,如果写的时候就想着有多少人看,阅读量如何,带着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写出来的东西也不是发自内心的。

但如果我就是想写,只是给自己看的,但凡有一个人与我有共鸣就算赚了,那我就大大方方的写,只是想写字了而已。

第二,先接受最坏的结局。(再次分享郭德纲老师的观点。)

明天德云社解散了,郭德纲不能说相声了。再或者,我出门摔死了。人走背字也就到头了吧,把这个想通了,其他的就都不是事了。

我没管好孩子,被骂,能骂到什么程度,至于逼死我吗?不会,哎,那就不必过分在意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它还有50%不发生呢?

发生与不发生,由不得我们做决定,我们能做到的事:允许一切发生。

又有点跑题了,再说回得与失。

人生一世,得与失大部分事注定的,付出了,就别老想着回报。且老担心付出没有回报,那就真的不会再有回报。比如你考试,你说我学习了没考好怎么办?那就不学了么?

不学了,永远都考不好。

人际关系也是一样,别太算计,也不用患得患失,毕竟人越往后活越孤独,终究还是要一个人面对世界的。

人一生要面对,贪心、不甘心、患得患失、自我怀疑、走出困境,活出自个儿等许多个阶段。谁也跑不了,谁也逃不开。

我前两个月,状态特别不好,先吃不下饭瘦了10斤,又每天酗酒胖了5斤。

昨晚是我最近几个月第一次晚上没喝酒,.......好吧,喝了一瓶啤酒。然后,一觉睡到天亮。

这是我最近几个月,没靠酒精,睡得最好的一觉。

既然什么都能接受,好像也就没什么怕的了。

作者:李响
城市之音FM102.6
《城市光影》主持人
微博:@城市之音李响
二维码为私人微信号
有缘相遇,错过难逢

李响有话说
有点偏执,有点立场,有点啰嗦,有点胸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