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高,术后复发率可达80%[1]。面对如此高的复发率,定期复查、及早发现并治疗复发转移病灶,尤为重要。如何复查?具体如下,建议收藏:
结直肠癌应这样复查[2-5]
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后应定期规律复查,复查频率一般是前2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3-5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5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建议:
病史、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超声:前2年,每3个月1次,3-5年,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血常规、肝肾功能:化疗期间(6个月内)每3周一次;6个月-2年,每3个月1次;3-5年,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胸/腹/盆腔CT或MRI:前2年,每半年1次,然后每年1次,共5年;
肠镜:术后1年内行肠镜检查,如有异常,1年内复查;如未见息肉,3年内复查;然后 5年1次,随诊中检查出的结直肠腺瘤均推荐切除,若患者术前肠镜未完成全结肠检查,术后3-6个月复查肠镜。
了解完复查频率,咱们再来看看结直肠癌患者为什么要做这些复查项目,做了有什么用。
复查项目[2-7]
1. 体格检查(肛门指检)
体格检查可观察患者全身状态、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全身浅表淋巴结的情况。可通过腹部视诊和触诊,观察腹部是否有隆起或肿块。
体格检查中,肛门指检很重要,肛门指检是指医生用手伸进患者的肛门进行触诊,有助于及时发现直肠或盆腔有无病变或复发病灶。
2.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一般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其中肿瘤标志物主要检查癌胚抗原(CEA)和CA19-9。
① 血常规
血常规可反映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情况,可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或凝血障碍,是术后、化疗后、复查时的常规检查项目。
② 肝肾功能
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放疗和化疗均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因此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很有必要。此外结直肠癌易出现肝转移,肝转移后会影响肝功能,相应指标也会出现异常。
③ 肿瘤标志物
CEA和CA199对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具有提示作用,研究显示CEA和CA199在大肠癌患者中的联合检出率超过60%,在复发患者中,CEA阳性率达72.2%,且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指标的检测。
若怀疑有肝转移的患者可加测甲胎蛋白(AFP)、怀疑有腹膜、卵巢转移的患者可加测CA125。
CEA正常值:0-5 ng/ml;
CA199正常值:0-37 u/ml;
AFP正常值:0-20ug/l;
CA125正常值:0-35 u/ml。
注意肿瘤标志物正常不代表没有复发,升高也不代表就复发了,应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定。
3. 影像学检查
CT:可发现原发肿瘤的位置、侵犯范围及浸润深度,可用于评估治疗疗效,判断结直肠癌是否出现局部复发、远处淋巴结转移及脏器转移,推荐胸部/腹部/盆腔增强CT检查;
MRI:盆腔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可用于判断CT不能确诊的直肠癌的局部复发;
超声:结直肠癌易出现肝转移,腹部超声可用于肝转移初筛;
PET-CT:非常规推荐的检查项目,对已有或怀疑有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考虑行PET‑CT 检查。
4. 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可发现息肉、腺瘤等结直肠病变,以及吻合口有无复发。乙状结肠镜的检查范围对比结肠镜有一定局限性,可用于低位吻合口的检查。
临床中患者的复查项目和复查频率应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在复查时应主动告知医生最近身体出现的不适症状,便于医生安排相应检查项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