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电 子 胎 心 监 护 (ElectronicFetal Monitoring,EFM)通过连续动态监测胎心率以及宫缩的变化评估胎儿在宫内的状态,目前已成为指导产科医护人员进行临床决策的常用医疗设备。虽然电子胎心监护已广泛应用,但胎心监护仪尚无标准化警报参数,也没有足够的研究数据支持警报参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国外研究报道83.6%~85.8%胎心监护警报不需要临床干预,而长期暴露于大量不可操作的警报会导致护理人员产生警报疲劳或警报脱敏,这可能会危及母婴安全。警报管理是指为减少不可干预警报数以及提高警报准确性的干预措施,其关键是减轻警报疲劳和提升警报管理行为,但目前国内可参照的产科电子胎心监护警报管理研究不足。
二、文献中的研究方法
1.一般资料(孕妇)
采用便利抽样法分别选取2022年6月(质量改进前)和2023年6月(质量改进后)在我院产科住院需要进行胎心监护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质量改进前组247例、质量改进后组229例。纳入标准:①经医生入院评估后下达胎心监护医嘱;②每次胎心监护时长为15~20min。排除意识或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的孕妇。
2.方法
三、文献结论
本研究以产科护士为主导进行电子胎心监护警报管理质量改进实践,从制度规范的建立、探索警报标准的设置、优化警报应答流程和分层培训,有效地减少了临床虚假警报和干扰警报的数量;降低护士警报疲劳,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患者安全护士胜任力。本研究的局限性:仅在本院产科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观察指标未纳入孕妇的主观感受和胎儿实际情形,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完善观察指标,从多方面优化电子胎心监护警报管理。
四,文献学习思考
1.科研思路方面
五、临床实践及应用
1.完善产科胎心监护规范管理制度
制度内容包括正确识别及储存孕妇个人信息,保证胎心监护结果真实可信;
严格执行胎心监护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减少因操作不当产生干扰警报;每季度进行专科操作的考核。
2.有效设定胎心监护报警值,降低护士报警疲劳,制定胎心监护报警应答流程并纳入查房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3.制定异常电子胎心监护处理流程,明确界定护士对胎心监护结果的责任, 确保临床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4.加强电子胎心监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4.1主要内容包括括电子胎心监护应用专家共识、胎心监护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胎心监护五要素及应用注意事项、电子胎心监护的结果判读、 分娩期异常胎心监护图形及处理、胎心监护在分娩期的应用、胎心监护的影响因素、医疗纠纷中常见的胎心监护问题等。
4.2主要形式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线上与线下培训相结合,覆盖每一位护理人员。
(曹淑贤)
参考文献:
[1]钱湘子,唐琴,秦春香,等.电子胎心监护警报管理质量改进实践[J].护理学杂志,2024,39(11):77-80.
你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资讯,欢迎在下方给我们留言哦!
点击下面直接进入公众号
点击下面直接进入视频“人工智能在护理中的应用1 #人工智能#护理”
征稿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hulizixun2016@126.com
1. 临床护理
一线临床护理个案、经验总结、操作技巧等,通过对临床真实案例进行描述、分析,展示应对临床护理问题策略及措施。
2. 护理管理
3. 护理创新
4. 护理培训
5. 护理科研
6. 护理人文
7. 护理前沿
护理相关政策解读、最新国内外护理会议报道、国内外最新研究热点的追踪、行业发展动态等。
投稿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