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预防与处理》团体标准解读与实践

健康   2024-11-06 19:02   北京  

一、背景


通过文献查阅,超过70%的锐器伤发生在30岁以下医护人员,说明工作年资低的是锐器伤的高发人群和重点防护人群。从职业分布来看,在发生锐器伤的人群中,护士、实习医生、实习护士占前3位,说明护士是锐器伤的重点防护人群。护士发生针刺伤原因以粗心、工作繁忙或者未按规范操作者最多,占93.83%。针刺伤发生部位以手指和手心手背最多。被相应病原体污染锐器刺伤后的感染率HIV为0.3%、HBV为6.0% ~30.0%、HCV为0.4%~6.0%,医务人员被针刺伤是职业暴露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生锐器伤人群一半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针刺伤预防的培训。手术室作为医生与护士实操性能强的科室和场所,工作节奏快、手术台上的器械管理不当、工作紧张发生意外等,是发生锐器伤最高的场所之一。

因此,中华护理学会2024-10-11发布T/CNAS 41─2024《针刺伤预防与处理》,2025-01-01开始实施。


二、团标解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针刺伤防护的基本要求、针刺伤的预防和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WS/T 311-2023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①针刺伤 needlestick injury

由注射针头、缝合针、穿刺针等各类医疗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②血源性传播疾病 bloodborne diseases

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进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4、基本要求 

① 应增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② 应坚持标准预防原则。 

③ 应遵守针刺伤防护相关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④ 应遵循针刺伤处理和报告流程。 

5、针刺伤的预防 

① 应在光线充足、明亮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操作。 

② 应保持操作台面平整、宽敞,物品有序放置。 

③ 操作前应确保各种用具、辅助用品方便可及。 

④ 操作时应与周围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三、团标具体实践



1、标准预防 

① 术前宜了解患者血源性传播疾病相关的检测结果。

② 进行可能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的操作时,应按照WS/T 311-2023的规定佩戴手套。 

③ 手部皮肤如有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的操作时,应按照WS/T 311-2023的规定佩戴双层手套。

④ 为有明确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患者进行操作时,应佩戴双层手套。 

2、 工具选择 

①  宜选择安全型器具,包括安全型采血针、安全型留置针、安全型输液港无损伤针、有自动回缩功能的注射器、带有尖峰保护器等安全装置的输液器等。

②  宜在输液和注射过程中使用无针系统,包括使用无针的输液接头、连接器等。 

③  应选择防渗透、防刺穿、贴有警示标识的一次性利器盒。

3、规范操作 

①  手术中传递锐器时,应采取无接触式传递。

② 使用针具后,应避免回套针帽;若必须回套针帽,应单手回套。   

 

③  应使用工具拾取掉落的锐器。

④ 对不能主动配合的患者进行有创操作时,宜有他人协助;对躁动患者应在有效控制躁动后实施操作。 

4、 医疗废弃物处理 

①  应将利器盒放置在高度适宜、开口易可见、方便可及的安全位置,保持利器盒直立。 

② 在将锐器放入利器盒之前,应确认利器盒的规格、开口及填充状态。 

③ 应将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中,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处理。 

④  应避免徒手拆卸或二次分拣使用过的锐器。

⑤ 应在盛装物未超过利器盒最大容量的3/4前及时关闭封口。 

5、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5.1 伤口处理 

5.1.1 应立即取出或移除伤口处的锐器。 

5.1.2 应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出损伤处的血液。 

5.1.3 应使用肥皂液等碱性溶液和流动水冲洗,之后用75 %乙醇或0.5 %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包扎。 

5.2 报告、登记与反馈 

5.2.1 伤口处理完成后,应按所在医疗机构管理流程逐级报告。 

5.2.2 应在事件发生24 h内填报职业暴露发生报告表(附录A)。

5.2.3 由于设备或工具等原因造成的针刺伤,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 

5.3 评估、处理与监测 

5.3.1 应尽快根据患者的血源性检测结果、发生暴露的护理人员的免疫状况等信息评估暴露情况。 

5.3.2 根据不同血源性病原体的暴露情况,应按照GBZ/T 213的规定进行针对性处理。 

5.3.3 应根据感染性疾病专家建议进行血源性和体征性追踪监测。

6、随着针刺伤预防与处理团标的发布,我院高度重视针刺伤给医护人员带来的伤害,特颁发《工作人员锐器伤预防处置制度》。我科作为重点科室,积极响应。全科人员参与了针刺伤应急预案演练,严格按照团标规范落实日常工作。


四、总结


关注针刺伤的高发人群、高发场所和高发操作,重点加强防护是降低锐器伤的有效措施。

1、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使用安全型锐器或针具进行安全操作,

让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形成职业防护的习惯。

2、医护人员应做到规范操作。例如可能接触血液的操作中应佩戴手套,手术过程佩戴双副手套。
3、对入院的实习生、规培生,新入职的护士、医生进行预防针刺伤的培训。

李娜 张学 段红霞

【参考文献】

[1]郑文丽,杨玉妹,狄建忠,等.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流行病学特点分析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4):53-56.

[2]赵静,张海霞,赵芳.北京市部分三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现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4,41(10):750-753.

[3]杨静,王舒思,徐晓晴,等.2018—2022年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24,38(11):2043-2047.

[4]孙瑞琪,王玲玲,黄慧敏,等.某三甲医院普外科锐器伤暴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15):2396-2400.

[5]蒋冠华,侯思伟,董蓉琳,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12):1910-1915.

精彩内容推荐:
1.给疑似新冠肺病人做治疗发生针刺伤!怎么办?
2.一例不良事件引发的思考,如何有效预防针刺伤
3.11个问答  解读中华护理学会《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
4.专家共识:《针刺伤防护》
5.医务人员针刺伤预防策略

你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资讯,欢迎在下方给我们留言哦




点击下面直接进入公众号

点击下面直接进入视频号

征稿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hulizixun2016@126.com


征稿主题

1. 临床护理

一线临床护理个案、经验总结、操作技巧等,通过对临床真实案例进行描述、分析,展示应对临床护理问题策略及措施。

2. 护理管理

在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护理人力安排、绩效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相应解决办法和经验分享。

3. 护理创新

护理新技术、新方法、护理新用具、新发明等,描述采用创新方法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具体案例。

4. 护理培训

新护士培训、护生培训、专科培训等。

5. 护理科研

优秀文献分享、科研经验、研究方法介绍、论文撰写技巧等。

6. 护理人文

执业感悟、职场认知变化、职场奇闻趣事等,所有与护理和护士相关的话题讨论。

7. 护理前沿

护理相关政策解读、最新国内外护理会议报道、国内外最新研究热点的追踪、行业发展动态等。


投稿格式


为提高审稿效率,请投稿老师们按以下格式进行邮件投稿:
收件人:hulizixun2016@126.com
主题:作者姓名+文章标题
正文:作者姓名(或笔名)+电话+个人微信号+工作单位,如方便也可附上您的专业职称
附件:作品附件,文档标题为“作者姓名+文章标题”

中卫护研院
护理管理智库研究护理专业和护理管理的前沿问题积极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力量传播研究成果及推进研究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帮助护理行业解决临床服务和管理的实际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