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50-60年代厦门广告中的“不规范汉字”,你都认得吗?

文化   历史   2022-03-02 20:04  

最 厦 门 文 史 文 创

厦门手绘地图

点  上  方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这期手绘地图跟大家分享一批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厦门报纸上的工商广告。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生产逐渐由国家主导按计划进行。因此报纸上私营广告基本绝迹,所见到大多都是厦门各国营厂的广告。不过我们这期不谈厂,我们来谈谈字。


▲50年代末的厦门工厂广告


当时的广告有一特点,汉字的写法五花八门。50年代中后期,为了提高群众识字率,全国上下开始大力推行简化字。不过我们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基于《简化字总表》)并非一次性产生,而是分批推出的。从1956年第一批简体字正式公布到1964年《简化字总表》编印这段时间,社会各阶层掀起了用简体、造简字的热潮。因此当时的广告上不但是简繁混写,还出现了许多当今不再使用的简化字、异体字。50-60年代出生的人对这些字应该还有记忆,年轻人看了估计就觉得很陌生了。这些字由于现在的电脑根本无法打出,同时又属于不规范汉字,逐渐绝迹。


▲1957年厦门罐头厂广告。其中,“厦”简作“厂+头”,康泰路的“泰”简作“太”。


厦门人对“厦”字“厂+头”的简化写法较为熟悉。这种写法在民国时期的手书中就已出现,在50-70年代的印刷品中更为常见,应该是草书楷化而来的。草书楷化是汉字简化的一种方法,将汉字草书字形用楷书的笔法加以规范改写,使字形得以省简。比如“買”简作“买”,就是草书楷化的结果。


▲1958年厦门电池厂广告。“厦”简作“厂+头”。


不过草书楷化有一个缺点,就是简化后的字失去了原有的音或义。如果没有上下文,光看“厂+头”这个字,很难猜到它就是“厦”字,还以为是生病了头大呢。


▲1957年厦门文具厂广告。“厦”简作“厂+头”


鼓浪屿的“屿”,也是厦门常用到的字。以前,有些汉字既可写成上下结构,也可写成左右结构,如:群/羣,峰/峯,嶼/㠘。如今鼓浪屿码头上的书法依旧用的是上下结构繁体的“㠘”。但汉字标准化之后,上下结构的“㠘”被废除,简体字库没有收录。


▲1961年鼓浪屿机电修造厂广告。“屿”字写作上下结构。“瓩”是已经被淘汰的多音节汉字,读qian1wa3,意为千瓦。


1959年厦门罐头厂的广告中,福建写作“福迠”。“迠”字电脑能打得出来是因为它本读che4,有行走之意。而民间多把它当作“建”的简化字,50年代大搞建设“迠”字全国各地都可见到。此字收录于1977年公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简称“二简”)中。“二简”字仅推行了不到一年就叫停,于1986年正式废止。


▲1959年厦门罐头厂广告。“建”简作“迠”,“厦”简作“厂+头”,“罐”简作“缶+又”。


这个广告中还出现了“缶+又”,“罐”的简化写法。这个简化形式与欢(歡)、观(觀)异曲同工。“又”只是一个符号,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缶+又”也收录于“二简”的字表中。


▲1959年厦门中式糖果厂广告。“糖”简作“米+广”,“菓”为果的异体字


在这张1959年厦门中式糖果厂的广告中,糖字的右下角被省去,简化成“米+广”。这种简化方式有点类似于矿(礦)的简化形式。+广也是二简字之一,因此在80-90年代都能见到以至于我小时候看到包装上的泡泡(米广)”一直念成“泡泡kuang”。而“菓”是“果”的异体字,现在日本还保留“菓子”的写法。


▲1961年厦门中糖厂蜜果厂广告。“糖”简作“米+广”,“饼”简作“并”


而到了1961年,字又更简了。厦门中糖蜜果厂的广告中,除了糖简化了以外,“饼”简化成了“并”。“中西并”即“中西饼”,“并干”即“饼干”。但这种一味的追求简化实际上脱离了语境就很容易产生歧义。


▲1961年厦门鹭江橡胶厂广告。“橡”简作“木+向”


“木+向”这个字就有点难度了,如果单拎出来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字。通过上下文,大概可以猜出是“橡”的简体字。这种简化是通过形声字的简化法,用笔画较少的声旁替代笔画复杂的声旁。“二简”字表亦有收录此字。


▲1962年厦门塑料制品厂广告。“鞋”简作“又+圭”


在1962年厦门塑料制品厂的广告中,出现了“又+圭”这个字。它不是“娃”,而是“鞋”的简化字,“二简”字表中亦有此字。虽然看着别扭,但其实在现行的简体字中,“又”也是很多繁琐的部件的替代符号。比如邓(鄧)、仅(僅)、权(權)、汉(漢)对应繁体字的部件都不同,真是万能的“又”。


▲1961年厦门馥香堂制香厂广告。“装”简作“庄”


采用笔画较少的同音字、近音字替代笔画较多的字也是常用的简化法。比如这张1961年的厦门馥香堂制香厂广告中,“盒装”、“包装”简化成了“盒庄”、“包庄”。欢迎写成“欢迊”。“迊”本读za1,被民间当作“迎”字草书楷化的简字,收录于“二简”字表中。


▲畜产品收购站宣传画,購简作“贝+古”


还有一些民间的简化有地域性,如果不懂地方方言还不好理解为什么这么简。比如这张“畜产品收(貝古)站”宣传画中的+字是“購”的简体。不过在古文中,“+”读gu3,是“贾”(买卖之意)的异体字。或许是厦门话“购”与“古”同音,造出了这么一个简字。


▲1956年厦门杂货公司广告。“雜”简作“什”。“灼”其实是“燭/烛”。


在上面这张广告中,“什货”的“什”不读shi2也不读shen2,读za2。它在这里等同于“杂”字。你可能会想,这两个字的读音差别太大了。但若用闽南语念“十”跟“杂”,就会发现它们同音。如今“什”也有杂的意思,比如什锦,但“雜貨”应写成“杂货”。另外“香灼炮”的“灼”其实是“烛”。因为繁体的“燭”笔画较多,民间就以近音的“灼”字当俗字替代。


▲1963年厦门车辆厂广告,“零”简作“另”,“鼓”简作“古”,“圆”简作“园”,“属”简作“尸+专”,“等”简作“䓁”。


最后来看下这张1963年厦门车辆厂的广告。里面出现的简化字就更多了。产品介绍中,“另件”是“零件”、“花古”是“花鼓”、“园钢条”是“圆钢条”,为同(近)音简化。“属”简作“尸+专”,“等”简作“䓁”,是草书楷化简化。“珠盌”是“珠碗”。实际上“盌”是古字,“碗”是俗字,后来“碗”成了常用字,“盌”反而变为异体字被淘汰了。如果没有上下文,这些字你都能认得吗?


图/文:厦门手绘地图(特别说明外)

任何形式的抄袭、未经授权的转载必究



搜集、整理、撰写原创文章不易

你的转发、收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也是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以上为第399期 寻找老厦门 专题

回复 索引 可查阅往期主题



往期精彩点击标题后可阅读


前三个虎年厦门发生了这些大事,你还记得吗?

虎年寻虎 | 厦门15个与“虎”相关的冷知识

回忆杀!昔日厦门街头的手绘彩色宣传画,一道消失的风景

50-60年代前线厦门特辑 献给当年在此奋斗打拼的建设者们

回到80年代的厦门,现在再也看不到的「40个场景」

本世纪初的厦门老街,虽不遥远,却已成记忆

新年中山路人潮再现,东段已成真正步行街

1993年老厦门首次大拆迁,相当于拆掉2个鼓浪屿

厦门20个"名不副实"的地名,你被忽悠了吗?


《厦门手绘地图》《季庄文创》微信公众平台、《寻找老厦门》微店、淘宝店由厦门映派传媒有限公司运营、维护。 除特别说明外,文章版权归映派传媒所有。欢迎合作与交流。



厦门手绘地图
最厦门的文史文创平台。数千张新老照片,数百个景点介绍。坚持原创的「寻找老厦门」栏目,带你深度了解厦门,获取别人不知道的文史旅游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