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保科医生一直在说的“成长敏感期”是什么?

文摘   2025-01-19 16:32   河南  

— 儿童生长发育 —

成长敏感区

0~6岁  

“我的孩子4岁了,最近总是喜欢到处扔东西,这正常吗?

“最近孩子总是特别固执,非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做事情,

如果不同意,就大发脾气,这正常吗?

“我的宝贝最近开始说一些脏话,还喜欢骂人了,怎么回事啊?正常吗?


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只要发现一点“异样”都会忐忑不安。经常会有家长向我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最后都会出现几个字——“正常吗?


时间一长就会发现,许多家长的问题都有一个共性,即大人眼中孩子的表现“不正常”,让家长们感到迷茫和束手无策。一般情况下,我会跟家长们解释:孩子出现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正处在某个敏感期。此时,家长们都会长长舒一口气。

 




 

我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不仅是这些家长关心的,也是其他家长一直在关注的重点。那么,孩子的成长敏感期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这些敏感期呢?


什么是敏感期

儿童的敏感期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最先提出的。


她发现:在不同发展阶段的0~6岁的孩子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会特别敏感,或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兴趣和爱好。这期间,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并不断重复实践。


大脑的结构或功能对特定的外部刺激非常敏感,这期间,大脑特别容易接受经验的影响,以促进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发展,所以孩子学习某种本领会特别容易且迅速,是教育的最好时机,她把这一阶段称为“敏感期”。她认为,敏感期是很宝贵的黄金时间,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敏感期的特点

敏感期有以下特点:

 

1.有一定的时间阶段性。

敏感期的时间段大多数是从孩子出生到6岁。蒙台梭利通过不断的观察发现大多数的敏感期如语言、空间、秩序等敏感期都是在孩子6岁之前。蒙台梭利认为6岁之前儿童的心灵充满活力,可以说具备一种神奇的力量,如果充分激发这种力量,其形成的品质、经验等会令孩子终生受益。

 

2.敏感期内,孩子对相关内容都充满了热情,乐此不疲。

家长们会发现,孩子在执着地吃手,会不断地爬高、跳下,爬高、跳下,相同的动作不停地重复,还兴趣盎然,不知疲惫。他们总是不断地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兴奋的光芒,浑身的每个细胞都充满了热情与快乐。他们不怕失败,不断重复和尝试。他们充满激情,随时不断地观察、学习、创造和演练。

  

 

3.如果不能够满足他们的敏感期需求,孩子会发脾气,不断哭闹。

孩子爱扔东西,刚收拾好的玩具,又被扔得乱七八糟,不让他弄,孩子就哭闹、发脾气。对于某种秩序的执着过于顽固,不按照秩序进行就呼天喊地。一直乖巧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执拗呢?是被宠坏了吗?这期间,孩子受到内在生命力的驱使,需要他们完成某种成长,所以他们就需要不断地重复一些成长发育所需的动作。这时,家长如果不能够满足他们,孩子的心里就会非常难受,如果强行压制下去,孩子就不能顺利度过这段敏感期了。



我们常说,教育孩子要从“接纳”开始。因为只有真正接纳了孩子,了解了孩子,我们才能冷静对待他们的某些“错误”及“不足”,才能心平气和,充满爱地引导孩子。孩子在良好的情绪氛围下,不会紧张,自信心不会受到打击,才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接纳”这个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往往对于孩子的一些表现无法做到心平气和地接纳,当家长的忍耐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制造一阵暴风骤雨,无疑,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 SPORTS

 

孩子在敏感期,会出现一些不可理喻或者让人大为恼火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了解这是某个敏感期的表现,可能就会和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从家长认为的正确指令,这就会阻碍孩子的心理发展。

因此,了解敏感期的相关知识,对于家长及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END


《别让孩子错过0~6岁敏感期》—沈闯


下期推荐:
《感知觉发展敏感期》、《语言发展敏感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敏感期》、《培养学习兴趣的敏感期》

儿保测查

扫码关注公众号





儿保测查
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儿心量表Ⅱ》新家庭养育计划、推广普及、Gesell格赛尔量表、ABCD快乐育儿法、儿童发育测评量表、测评系统、儿保适宜技术培训、儿保知识交流分享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