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行至暮年的苏轼再度被贬,来到惠州,多年间的沉浮起落,早已令他看淡荣辱,泰然自若。
于是初来惠州时,便带着满腔热情探寻这里的风土人情,很快便发现了当地美味——荔枝,并兴冲冲的作诗赞曰: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一首小诗,冲淡了世事磋磨带来的悲戚与苦闷,更为惠州平添一笔诗意,此后岁月匆匆,常吟常新。
而多年后,惠州又一次迎来一位风尘仆仆载满故事的文人,只见这人随手一挥,便再度留下一篇佳话。
《醉眠》
宋·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唐庚善诗文,其诗学苏轼,因人生遭遇也与苏轼相似,且同是眉州人,故有“小东坡”之称。
唐庚进士及第后,先在地方为官多年,后来又被当时的宰相举荐,入京为官,待宰相罢官后,受到牵连被贬惠州六年,当地人为纪念唐庚,不仅建祠祭祀,还将他与苏轼寓居惠州的诗文合编成集,而这首诗便作于这一时期。
首联写谪居生活:“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被贬后,诗人闲居山野,无所事事,整日在幽静山林中醉眠独酌,好似置身于孤寂无人的远古时代。
在这里,日子清闲而漫长,没有红尘纷扰,没有名利追逐,更没有蝇营狗苟钻营算计,一切都是怡然自得的,而这样的生活总是难得。
颔联说春日景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暮春时节,尽管春意阑珊,但枝头尚有残花相伴,使得诗人醉意朦胧时还能赏花。
正待酒酣耳热之际,忽听飞鸟婉转啼鸣,清脆悦耳,不但不扰眠,反而添了几分闲适与惬意,于是诗人笑着说:“你随意啼鸣吧,并不妨碍我睡觉。”
寥寥几笔,一个憨态可掬、旷放洒脱的饮者形象便已跃然纸上。
颈联感慨平生:“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尝尽了人间百般滋味后,诗人欲掩上门扉,避世不出,只愿在这山间竹席中随性而活。
文人作诗,常将“门”与人生际遇相关联,一扇门寄寓着主人公的贵贱穷达、荣辱进退,譬如“寒门”是出身低微,“朱门”是达官显贵,落寞时“门可罗雀”、“闭门谢客”,显达时“门庭若市”、“门不停宾”。
而此时的诗人,从繁华的京城,来到荒僻的山野,从得意到失意,境遇的转变,令他一路行来尝遍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故而他对这“世味”生了厌,寒了心,决意拒之门外,去追寻山川间美好与安然,借以抚平心中的忧愤与烦闷。
尾联酒醒轻叹:“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经常在梦中想出优美的诗句,可当拿起笔时,却又忘了该如何诉说。
“忘筌”即“得鱼忘筌”,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此处是说好词佳句都在梦中,待到酒醒梦止,一切快意闲适便已烟消云散,唯余苦涩怅然。
从独酌、醉眠到梦醒,从自得其乐、欢喜悠然到孤寂抑郁,说尽了落拓之人身处低谷时的辗转思绪。
人生匆匆,喜怒哀乐轮番来袭,有时恍然明悟,有时纠结踌躇,所幸,尚有山川美酒相伴作陪,在这红尘纷杂中品出一番诗意,几笔慰藉。
感谢你每一个“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