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弟弟多年未见,写词抒怀,纸短情长感人肺腑

文摘   文化   2024-11-11 21:30   山西  


文 | 向小园 · 图 | 网络


那年,苏轼进士及第,被派往地方任职,弟弟苏辙一路相送,途经渑池时,想起从前二人进京赶考,在此地留宿,并一同在壁上题诗,心中一阵哀伤,不忍分离遂作诗抒怀。


苏轼读后,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劝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自此二人因仕途任命,各自辗转,两地相隔,聚少离多。


公元1074年,此前因不满变法自请出京的苏轼,对弟弟思念甚切,当时苏辙在济南为官,于是苏轼上表朝廷,请求到离弟弟不远的密州任职,转任途中,便迫不及待的在马上给弟弟写信:“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可惜到了密州,还是无暇相见,年复一年,始终未能如愿,终于到公元1076年,万般思念喷涌而出,在中秋时苏轼望月哀叹:“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一曲作罢,却仍意犹未尽,于是不久后,再度提笔,道尽思情。



《画堂春·寄子由》

宋·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

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

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这时的苏辙,在济南的任期将满,即将回京述职,而此时的苏轼仍身在密州,眼见昔日耗费苦心以期转任重聚的愿望将再度落空,一时间悲从中来,情难自已。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他想起了上次相聚,还是在公元1071年,彼时苏辙在陈州任职,苏轼由汴京赶赴杭州,途经陈州,二人方才相会。


在陈州,他们度过了一段愉快轻松的时光,此地美景众多,柳花纷飞,麦穗轻摆,远望如金色的海浪一般。带到风平浪静,月色之下湖面又如新磨的镜子一般明亮照人。


苏轼与弟弟时常在湖上泛舟,体味人间烟火,看着众多小舟来回穿行,如织衣的梭子般在湖面上飞快来去,船上采菱的姑娘们总是一齐唱着民间小调,歌声悦耳动听。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可惜,世事辗转,如今二人分隔两地,已有数年未见,其实密州的风景也很好,平原之上,水天相接,碧波荡漾;小楼之外,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然而,一想到远在济南即将归京的弟弟时,心中便波澜四起,偏偏此时暮云遮眼,不见思人,又想起曾与弟弟“夜雨对床”,相约归隐,“为闲居之乐”,愈发哀伤,遂叹道:想要归去,为何就这般难呢?



所幸第二年,即公元1077年,苏轼调任徐州,途中与同样调任的苏辙相遇,于是兄弟二人一起抵达徐州,相聚百余日,期间同游共住,随心畅谈,总算得偿所愿,度过了一段惬意难忘的珍贵时光。


亲情,是此生难以割裂的羁绊,无论天涯海角,总会相惜相念,相互治愈。


世事沧桑,但若有温情相伴,自能驱散寒凉与孤苦,一路从容亦无畏。




—- END -—


感谢你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古诗词夜读
品诗词之美,悟人生之意,每晚9点半,我们一起体味诗意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