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武器之谜(上)

文化   2024-10-12 17:25   天津  


作者简介


庞森  曾任联合国监核会高级活动评估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2003年,美国说动一批志同道合的盟友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理由是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军攻占伊拉克后,派出1400多人的队伍,带着各种先进仪器,在伊拉克境内进行了拉网式的搜查,希望找到萨达姆私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以便为发动这场战争找到理由。核查人员不时宣布有所发现,但最后都证明不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2年11月19日,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主席布利克斯(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在巴格达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得到了伊拉克官方对武器核查进行全面与透明合作的保证。(新华社)

4年多过去了,美国的武器核查人员一无所获。美国的反对党、公众舆论,还有世界人民都不禁在问,伊拉克到底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有,那么在战争的紧要关头萨达姆为什么没有用?是萨达姆没有胆量,怕招致美国使用核武器报复?如果没有,那美国政府为什么不惜损害自己的国际声誉,凭空捏造,诬陷一个国家?仅仅是为推翻萨达姆,在伊拉克开辟一个新的立脚点制造借口?

作者根据在联合国监督、视察、核查委员会(简称监核会)工作的经历,试做分析,供读者参考。


一、抹黑的最佳涂料

美国9·11事件中,两架飞机径直撞向美国世贸大厦,双子塔相继坍塌,现场宛如人间炼狱。

2001年9月11日,两架遭劫持的飞机在世人眼睁睁地注视下撞向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美国人引为自由象征的双塔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化为两堆废墟。

2001年寄给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的炭疽信件。

时隔不久,当年10月9日,美国国会多数党领袖收到含有炭疽菌的信。接着,装有可疑白粉的信件接连不断地出现在美国的纽约、新泽西、佛罗里达、康州等地。白色粉末导致23人受感染、5人死亡,其中媒体工作人员8人、邮局工作人员11人,还有一些普通百姓。

一时间,国会被迫关门,百姓战战兢兢,人人自危,见白粉而色变,连早上开信箱取信都要戴上一次性的手套。联合国收到的所有邮件都必须送到远在美国南方的佛罗里达州去消毒,然后送回纽约联合国总部,再分到收信人的手中。中国代表团离联合国大楼只有10分钟的路,但发给我的一张请柬却等了一个星期才收到。

有一次,监核会正在召开内部会议,忽然从空调的通风孔里撒下几粒白色的粉尘,落在一位同事的肩上。正值美国的炭疽热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对于通风孔飘落下来的白色粉末,直觉告诉我,这是墙壁上剥落下来的涂料。但大家都认为还是谨慎为妙,于是通知了联合国的保卫部门。

几分钟之内,警卫人员便戴着防护面具和探测器材来到我们的“地堡”,并取走了一些样品。样品马上被送往纽约警方进行化验。医务室的医生们也赶来了,并带来了防治炭疽的药品,要求大家服用,并再三告诫大家,当晚回到家后,如有不适要立即就医。大家在将信将疑和忐忑不安之中下班回家了。

几天以后化验结果出来了,说送检样品化验结果无法确定。这下不仅联合国紧张起来了,连整个联合国大楼都有些风声鹤唳,不少人遇到监核会的人员马上会问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几天以后第二次化验结果出来,证明样品为无害物质后,事情才平息下来。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恐怖主义袭击令美国上下杯弓蛇影,也给一直想除掉萨达姆的美国政府帮了个大忙。这些炭疽出自何人之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的危险究竟来自何处?美国政府要员异口同声,将矛头指向了伊拉克。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最容易获得美国公众的支持,也令萨达姆有口难辩。

尽管联合国专家经过分析判定,美国出现的炭疽与伊拉克生产的炭疽不属于同一品种,但伊拉克曾生产过炭疽,而且有几千升的炭疽说不清下落。面对洪水般涌来的指责,伊拉克有苦说不出。

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鲍威尔手持一管白色粉末,声称伊拉克正在研制化学武器。

指责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成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除掉萨达姆的最好借口。


二、萨达姆的前科

伊拉克的确生产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之后,伊拉克战败,并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承认了自己生产化学武器,包括炭疽的情况。

两伊战争中,伊朗军队一度突破伊拉克防线,伊拉克战况十分吃紧。在此情况下,萨达姆动用了武器库中的化学武器,成功地扼制住了伊朗的攻势。

1984年,联合国秘书长派出的专家队赴两伊战场调查,证实在两伊战争中使用了塔崩和芥子气。当时的西方国家为了打击伊朗,对萨达姆使用化学武器的行径睁一眼闭一眼,只对萨达姆做了象征性的谴责。这显然发出了一个错误的讯号,萨达姆认为可以放手去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是,各种武器研制项目纷纷上马。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伊拉克在国际博弈的大棋盘上已经不再具有以往的重要意义,昔日支持它的故友成了敌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第一次海湾战争后,迫使伊拉克接受了安理会决议的要求,要如实申报并彻底销毁其各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射程超过150公里的地对地导弹。

根据伊拉克的申报,萨达姆武器库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种类繁多,自1982年-1990年间一共研制生产了将近4000吨化学武器,涉及的种类包括塔崩、芥子气、沙林、梭曼、VX等。上述毒剂有的试验成功,装入导弹、炮弹、炸弹并在战争中使用,有的因为试验失败而放弃。

这些化学毒剂多为无色液体,略有水果香味,可以随风飘散或投入河流和水井中,通过皮肤或者呼吸道进入人体。一旦中毒,便会造成人的神经系统紊乱,肌肉强烈收缩,使人胸闷、气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瞳孔缩小、视觉模糊、眼睛疼痛、鼻充血、痉挛、抽搐、窒息,直至昏迷、呼吸停止和死亡。

化学袭击的受害者

伊拉克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核领域的研制活动。1981年,伊拉克刚刚建起一座核反应堆,还没有运行,便被以色列派飞机长途奔袭摧毁。自那以后,伊拉克同好几个国家接触过,希望进口核反应堆,并自己试用了好几种办法提炼浓缩铀。

建设中的伊拉克核反应堆

在生物领域,根据伊拉克向联合国提交的申报,它自1974年起开始生物武器的研制工作,自行分离或者进口了多种菌种,如炭疽、肉毒毒素、螺旋杆菌、产气夹膜杆菌、蓖麻毒素、小麦黄锈病、骆驼痘等。

伊拉克的这些研制项目中,有的是致命的毒素,有的则只是一些十分富有想象力的试验。伊拉克的武器专家称,研究骆驼痘的目的是想开发出一种只针对白人而对阿拉伯人无害的生物武器,至于小麦黄锈病,则是为了使敌对国家的庄稼颗粒无收。

疑似未爆毒气弹

为了发射这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花了很大精力发展中远程导弹。伊拉克除了进口原装导弹外,也自行开发过多种型号的导弹,如侯赛因导弹、阿巴斯导弹、萨姆导弹等,还与其他国家联合进行过太空运载火箭的研制。上述国产导弹的射程从数百公里至上千公里不等,有些已经试射成功,并在实战中使用过,有些还在研制之中。



- 未完待续 -

转自 | 《风云际会联合国》(2008年1月出版)

作者 | 庞森    图文 | 出处及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贾贾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外交官说事儿
更多精彩外交故事,尽在外交官说事儿——通过介绍这一神秘群体的成长历程、爱国传奇、外交生涯、礼仪素养、生活逸趣等内容,让更多人了解有血、有肉、有情怀的中国外交官。公号由资深外交官张国斌先生于2016年创办,委托礼赢天下(天津)运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