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特供商店

文化   2024-10-15 17:25   天津  


作者简介


李景贤  曾任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在苏联、俄罗斯联邦工作长达36年。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1991年春天,我陪同中联部一位负责人在莫斯科与苏方磋商中苏联合公报,为江泽民总书记访问苏联作准备。我们一行五人住在市内的“总统饭店”。

一天晚饭后,苏方官员建议我们到一个“斯佩茨-斯纳布”(“特供”)网点看看。驻苏联大使于洪亮与我们一起去参观。

挥之不去的几个印象

我们的轿车在红场边上的“古姆”(全苏最大的百货公司)东门附近一所很不起眼的二层房子前停了下来。

从红场上看到的“古姆”百货商店


在一位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乘电梯下到地下三层。接着,沿着一条相当宽敞、透着柔和灯光的通道往前走了大约一百多米后,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目前头顶上的地方就是红场的标志性建筑“圣瓦西里大教堂”。

大约又走了七八十米,就到了将要参观的一个特供网点。我们被告知已进入克里姆林宫的“地下领土”,此处离克里姆林宫的标志性建筑——斯帕斯基大钟楼不远。

红场上的斯巴斯基钟楼和圣母大教堂


特供店的经理说了一句“欢迎中国代表团”之后,就风趣地说,他要借用一句篮球术语“全场紧逼”,而且还不是“一盯一”,而是“二盯一”。

原来,他派了六名导购和六名工作人员,推着极为轻巧的小车,准备分别为我们六个人单独服务。这时,我想起了苏联报纸曾宣传过的“一对一”最佳服务模式,这是只有政治局委员这一档次的人才能享受得到的特殊待遇。

我们婉拒了经理的好意,表示有位导购向我们讲解一下就行。结果,经理把我们一行六人分成三组活动,为每组各派了一名导购和一名工作人员推着小车陪同。

该特供店是莫斯科几十个特供点之一,专营饰品、纪念品、食品,给我留下了以下几点深刻印象:

品种多,质优价低。这个特供店供应的饰品包括黄金饰品和琥珀饰品两大类;纪念品有闻名于世的俄罗斯工艺品——套娃、漆盒,共两大类;食品包括香肠、火腿、奶酪、水产品、酒五大类。每类产品都摆放在几个乃至几十个相当大的玻璃柜内,供应量相当之大。

苏联时期“小白桦商店”的进口肉类、鱼类、香肠和乳制品专区。


就拿套娃来说,除了各种花式、各种大小的传统俄罗斯套娃之外,“系列套人”十分“抢眼”。“俄-苏领袖系列”,此前我曾见到过许多种,一共8个头像,从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到戈尔巴乔夫,越往后头像就越大,画得都挺不错的。但从木质、漆料、颜色、造型、逼真度等方面看,我曾见到过的那些“领袖系列”套人与店里供应的这一套根本无法相比。店里这套系列,连戈尔巴夫脑门儿上那一长串红痣斑都画得活灵活现:斑点有高有低,颜色有深有浅。

此外,“世界领袖人物系列”也让于大使与我驻足观看良久,一共有十二三个套人,各大国的领袖人物都有,唯独没有我国的毛泽东、邓小平。也许人家觉得中国人缺乏幽默感,不敢把中国的伟人放入这种系列中,以免得罪中国人。店内还摆放着世界、俄罗斯“文豪系列” “音乐家系列”。

最大的一个套娃与真人一般大小,大概有一米六五高,内藏十七八个娃娃,一个比一个小,最小的一个只有黄豆粒那么大,但依然画得很逼真。

有个套人很奇特,一个大帅哥的肚子里只装着一大瓶伏特加酒。我对导购说:“我家里有不少俄罗斯套娃,画得都栩栩如生,但有一点我们全家人一直弄不明白:套娃放着许多年了,为何从来不干不裂?”导购听后莞尔一笑,然后故作神秘状,说:“这种工艺可是国家机密,与军事机密一样。”

店里供应的黄、白金饰品琳琅满目,导购说有几百种。香肠、奶酪分别有二三十种,酒类产品至少有五六十种。

特供店内的商品价格低得也令人难以置信。我问了一下部分商品的价格,并与莫斯科市内同类商品的价格大致上作了比较,发现店内商品的价格只相当于市价的十几分之一。

上层人物不爱西方食品。店内供应许许多多香肠、火腿、奶酪、酒类,绝大部分都是苏联本土的产品,一小部分是东欧国家的产品(如波兰火腿、匈牙利“萨拉蜜”肠),西方国家的食品很少见。

1970年代,一处“小白桦商店”内的肉类副食专区,提供进口冷鲜肉类、烟熏类、腌渍类和各种进口肉类罐头。


我问导购和售货员是何缘故,她们的答案是一致的:原因之一是“习惯”“爱吃这一口儿”;原因之二是“苏制产品不比同类的西方产品差”。

导购说:“就拿‘萨洛’(腌制的纯肥猪肉)来说,苏联产或波兰产的‘萨洛’,一点儿也不比苏格兰产的同类产品差。”

我知道,苏联有权有势有钱的男性公民,宴请正式开吃之前,喜欢扎堆站着喝开胃酒。用俄式“萨洛”就伏特加酒喝,而且轮着讲些不三不四的“小段儿”,个个美滋滋的,觉得这两种“大自然赐物”是“绝妙的搭配”。

据说有的古巴人也“爱吃这一口儿”。比如2009年1月底,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访问俄罗斯时,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一个大松林举行的篝火宴上,就应客人的请求上了“萨洛”配伏特加酒。我可被这种“搭配” “折磨”过两次,一想起来胃就往外反。

导购还以葡萄酒为例子,说:“格鲁吉亚的葡萄酒有一百多种,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味道,上层人物喝惯了,尝一口就知道这是哪一种格鲁吉亚酒。他们的味蕾特灵,从来不会混的。”

带有斯大林酒标的格鲁吉亚红酒


她这么一说,倒是让我记起斯大林生前喜欢喝的两种半干红葡萄酒——“赫万奇卡拉”和“金丝马拉乌利”。他晚年也许因为过于孤独,常把那帮“常委”们召到身边,五六日一大宴,一两日一小宴,喝的就是这两种葡萄酒。

斯大林喝酒时,他所酷爱的“格鲁吉亚老三样”——“哈恰普里”(奶酪饼)、核桃仁拌茄子卷和“哈尔措”(羊排汤),每餐总是不离桌的。

姑娘们不喜欢24K黄金饰品店。特供店里戒指、项链、挂件、手链、脚链……应有尽有,但绝大部分是“583”(14K),花色品种特别多,而且大都是轻型的。在戒指、挂件中,不少是镶人造宝石的。

我问导购:“在店内为何很少见到‘924’(24K)产品?”

她说:“莫斯科的姑娘们都不喜欢‘924’,‘924’只在中亚才受到妇女们的青睐。她们喜欢把特大号金灿灿的链子、戒指挂在脖子上或戴在手指上,有人还换上全副金牙,以显摆富有。”

黑鱼子酱已成稀缺商品。我发现黑鱼子酱罐头很少,只有“远东渔业公司”产的两种。我问导购:“黑鱼子是里海的特产,为何产自远东?”她说:“‘远东渔业公司’有从日本进口的先进设备,所以才不远万里把黑鱼子从里海空运到远东去加工。”

黑鱼子酱罐头


导购告诉我,黑鱼子酱罐头在店内一直是敞开供应的,只是从前年(1989年)开始才实行定量供应,这是店内唯一限量销售的商品。我问是何原因时,她说:“出这种鱼子的鲟鱼只产自里海,产量本来就不大,由于污染,这种鱼的数量越来越少了。此外,本来就不多的黑鱼子酱罐头,大部分拿去出口换外汇了。”导购还特意说:“你们这次来,还是可以购买一些黑鱼子酱罐头的,这是经上面特批的。”

参观完后,导购一再建议我给夫人和女儿挑选一些纪念品。我心里想:每次出国总共才给30美元零用费,够买什么的!因此就婉拒了。可是老上级于洪亮大使一再“怂恿”我选一些,说由他买单。我还是不同意,于大使便把我支到一边,让导购帮我挑了14K金戒指两只(一只镶着宝石,另一只虽不镶宝石,但做工极其考究)、14K金项链一条、琥珀项链两条、琥珀手链一副、琥珀胸针三个。

付款时让我“吓”了一大跳:11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是五六十元(当时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五点几比一)。导购还一再让于大使为我买几罐黑鱼子酱,好带回去给我夫人和女儿尝一尝,但我坚决拒绝了,心想:绝对不能到这里来“抢”这种对人家上层人物都限量供应的稀缺食品。

神秘的“地下之城”

除了看“硬件”外,我还从导购(一位中年妇女)那儿了解到一些“软件”情况。

苏联特供制度始于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卫国战争期间停了几年,战后又恢复了。莫斯科的特供网点有几十处,分为三档:特级、一级和二级。特级、一级店设在地下,二级店则设在地上。我们所在的商店属一级店,是为副总理这种档次的人物服务的。

1980年代,“小白桦商店(BERIOZKA)”外停放的GAZ-14黑色高级车,显然是属于某位苏联高级官员的座车,这类汽车经常受到老百姓好奇的目光。


当我问及领导人是如何到这个店购物时,导购说:“领导人一般很少亲自来的,他们都让家人持苏共中央总务局发的证件来店里购物。”

我再一次问:“领导人如果要亲自来,是坐什么交通工具来的?”我之所以这样刨根问底,是想通过导购证实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问题。

看她面有难色,我就说:“听一位苏联朋友讲,克里姆林宫和红场底下有几条地铁支线与外面相通。党政领导人和军方高级将领在红场参加观礼和阅兵前,是从不同的方向坐地铁来到红场列宁墓下面的大厅,集合齐后再乘电梯上到陵墓上面观礼台的。”

导购听后笑了笑说:“你的消息还真灵通!克里姆林宫和红场底下是个‘大地下城’。除了各种特供商店外,还有各种休闲娱乐场所,有好几条地铁支线与外面相通。这里一天24小时都保持着25度和55度的最佳恒温、恒湿状态。”

说来也凑巧,我从莫斯科回国后不久,就在苏联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有一个名叫“戈尼克”的人出了一本书,对红场下面的地铁支线进行揭秘,称之为“莫斯科地铁2号线”。

参观苏联特供商店是我本人的一段特殊经历。回国后,我问过好几位俄语界的前辈,他们都说未曾有过这样的机会。

1991年上半年,中苏关系正在向纵深发展,苏方特意安排我们去参观特供商店,这显然是个友好姿态。

我们参观特供商店八九个月后,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就不复存在了。我们六人也许是造访苏联特供网点最后的一批中国人。

苏联解体后,我陆陆续续看到过一些关于特供商店的报道,有的说全都关了,有的说只是部分关了,有的则说全都还保留着,只是与苏联时期相比,经营的品种减少了、价格提高了。孰对孰错,我无法妄加推测。




- END -

出处 | 《回首前行路》(2015年10月出版)

本文作者 | 李景贤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外交官说事儿
更多精彩外交故事,尽在外交官说事儿——通过介绍这一神秘群体的成长历程、爱国传奇、外交生涯、礼仪素养、生活逸趣等内容,让更多人了解有血、有肉、有情怀的中国外交官。公号由资深外交官张国斌先生于2016年创办,委托礼赢天下(天津)运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