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无止境, “春”华秋实:200场《咏春》展现中华文化深圳原创穿透力

文摘   2024-09-08 00:01   广东  

当地时间9月6日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

在英国伦敦迎来了第200场演出

这次《咏春》

在“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的英国伦敦

完成第200场演出

意义非凡



回顾《咏春》一路走来,自2022年12月在深圳保利剧院首演以来,《咏春》便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内核、精彩绝伦的视觉呈现以及“舞武”相融的审美范式,走遍海内外30余座城市,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喜爱,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英国主流报纸《泰晤士报》《卫报》也报道了《咏春》在英国的观演热潮。


《卫报》报道节选。


《咏春》为何能够漂洋过海,受到海外粉丝的喜爱?“叶问”的超级IP,备受瞩目的题材,过硬的剧作质量,演员们精彩的演绎都是影响因素。


“功夫”宇宙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


20世纪70年代,李小龙仅用四部半电影,就将“功夫片”引向海外,让全世界都为“中国功夫”着迷。之后在功夫巨星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的努力下,“功夫片”享誉国际。国际上掀起的观影热潮,更是让“功夫”成了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这种“刻板印象”甚至延续到了日常生活中,在许多社交平台上,不少外国人都认为中国人真的都会功夫。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出海,无疑是再一次向海外传播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的机会。《咏春》由中国舞坛“双子星” 韩真、周莉亚再度联袂打造,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担任编剧。舞剧中出现的武术部分功底扎实,演员们为此练习过一年武术。武术和舞蹈技巧的结合,使武术动作在刚劲有力的前提下,又兼具舞蹈的轻盈柔美,令人耳目一新。


《咏春》海报。


这次伦敦演出现场,也有不少外国“功夫迷”与《咏春》主演合影留念。拉丁语教师、伦敦市民杰克也如愿与“叶师傅”常宏基合影。他表示,《咏春》打开了他的“新视界”。“我曾经学习过中国功夫,但是《咏春》让我看了功夫之外的中国身体艺术。”演出结束以后,也有不少海外粉丝意犹未尽地模仿舞剧中的经典武打动作。


外国小女孩在伦敦巡演现场模仿舞剧《咏春》里的动作。(深圳歌剧舞剧院 丽华 摄)


情感的力量

能够跨越语言的鸿沟


1954年5月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带去了国内新拍出的第一部彩色(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被称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受到外国观众的广泛好评,可见,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不分国界不分民族,能够跨越语言障碍与文化壁垒。


贯穿《咏春》始终的,是中国武术“扶弱小以武辅仁”的精神。在这部舞剧中,无论是叶问心怀天下、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叶问和永成之间相濡以沫、相伴相依的美好爱情,大春和电影导演追求影视理想的热忱,都能够引发每一个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而舞剧中的配角猪肉荣不畏强权、挺身而出,让人们感受到即便是一个普通人,也能够在生活中“行侠仗义”。他的命运也让现场的观众十分揪心。


《咏春》剧照。


国际知名制作人、前职业舞蹈家、阿库汉姆舞蹈团公司创始人和制片人法鲁克·乔杜里在二刷《咏春》时说:“《咏春》表达了我们生而为人拥有的一些基本、强烈的情绪,包括爱与失去、忠诚、伤痛,包括人类的贪婪等等,我们走进剧院就是为了体验人生的苦难与美丽。”


民族的 就是世界的


“春子”的出海,也让许多网友为它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咏春》再一次迎来了证明自己的机会,忧的是不知道《咏春》是否能够获得外国友人的喜爱。然而《咏春》在伦敦遇到的“观影热”,则恰恰证明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层而持久的驱动力。


《咏春》伦敦演出现场热闹非凡(深圳歌剧舞剧院 丽华 摄)


通过这次演出,外国友人们不仅能了解到咏春拳背后蕴含的岭南文化,还能够领略来自古老东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的独特魅力。


伦敦演出现场,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曾相莱、舞剧《咏春》香云纱顾问邢莉莉向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夫妇介绍香云纱,让海外观众也能够近距离感受神秘东方衣料的魅力。


邢莉莉向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夫妇介绍香云纱(深圳歌剧舞剧院 丽华 摄)。


春华秋实,“咏”无止境。期待《咏春》从第200场扬帆起航,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与感动。据悉,今年《咏春》将于10月4日登陆法国巴黎。随后还将在俄罗斯进行演出,继续向海外展现”中国功夫“的魅力。



采写丨童小晋

编辑丨周玥

察理思特
一起来唠嗑唠嗑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