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东风唤不回:A股3.5万亿日成交创纪录就是强信号!国家发改委增量政策组合拳全球瞩目

文摘   2024-10-09 00:00   广东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不仅国内旅游市场一片火爆,更引人瞩目的是中国经济展现出的强劲复苏迹象。9月下旬以来,一系列积极措施犹如春雨般滋润着经济的土壤,市场情绪随之转暖,股市和楼市的快速升温更是为经济的回暖添了一把火。10月8日,沪深两市成交额34519亿元,创出历史单日成交金额的最高纪录。同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标志着中国经济复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介绍了“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最新情况,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劲的信心。




值得高度关注的一个细节是,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上午在会上表示:要规范涉企执法,绝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绝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要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督查。

而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总理座谈会上,李强又强调了一遍:坚决治理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

可见,最高层对企业和企业家最关注的痛点了如指掌,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督查措施。


宏观政策加力提效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各国都在寻找促进经济增长的新途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经济体量的国家来说,如何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升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政府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应对挑战,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此次发改委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宏观政策是经济运行的“方向盘”。此次增量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通过加强财政税收、货币金融、投资消费、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的统筹协调和系统集成,实现政策工具的协同创新,把握好政策实施的时度效,放大政策组合效应。


郑栅洁在会上指出,面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手,推出了涵盖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及提振资本市场等多个方面的增量政策,以期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针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国家强调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性,提出在财政税收、货币金融等领域加强政策的统筹协调和系统集成。具体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降息以及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等,这些都旨在为经营主体投融资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扩大内需惠民生


消费和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在扩大内需方面,政府把重点放在了惠民生、促消费上。这意味着,政府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加大投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鼓励绿色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推动消费升级,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国庆前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同时,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等。


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不仅有利于释放需求潜力,更有利于促进节能降碳、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目前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配套实施细则全面出台、资金全面下达、政策全面启动。


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





这些举措旨在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让消费者的每一次选择都能更加符合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在投资方面,重点是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具体措施包括用足用好今年各类资金、提前谋划并下达明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等。通过这种方式,希望能够推动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张,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稳步增长。只有让普通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才能真正激活消费市场的活力。



企业扶持添动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于那些在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的企业,政府伸出了援手。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


郑栅洁还表示,提前明确阶段性的税费优惠政策的后续安排。根据梳理今年底还将有一部分税费支持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将要到期,相关部门将在研究评估的基础上,加快明确政策是否延期实施。如果明确要延期实施的,要尽快明确实施期限。


近期,发展改革委与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协调机制,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努力做到“应贷尽贷”。同时,研究将一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能耗单列范围,鼓励地方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


只有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才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稳定市场促转型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为此,政府采取了系统性综合措施,包括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运用专项债券等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调整住房限购政策,来促进房市的止跌回稳。


严控增量意味着控制新房建设的数量,防止市场供过于求,从而导致房价下跌或库存积压。优化存量则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现有房屋资源的利用率,例如鼓励租房市场的发展,或者改造老旧住宅区,使之焕发新生。提高质量则意味着在新建房屋时注重品质和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白名单”项目通常是指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或项目。加大对这类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不仅可以帮助优质企业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还能引导更多的资本流向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从而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调整住房限购政策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同时抑制投机性购房行为。合理放宽或调整限购条件,以便更多符合资格的购房者有机会进入市场,促进住房交易活跃度,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这些措施的共同目标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为经济的整体增长提供一个更加稳固的基础。这些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各地的实际市场状况,做到精准施策,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实施后的市场反应,适时作出调整,确保政策的有效性。



引导资本提信心


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增强经济韧性、促进资本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振资本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采取有力有效的综合措施,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通过多渠道引入增量资金,增强了市场活力,提高了投资者信心。一系列动作无疑是在告诉市场参与者,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这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一次有力回应。它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于经济发展方向的明确态度,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加清晰的预期。对于企业和投资者而言,这是一颗定心丸,有助于增强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则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稳定的收入增长以及更好的生活质量。


未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评估政策实施效果,适时研究出台新的增量政策,做好政策预研储备,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工作衔接,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同时,还将加快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如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等。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句话在中国经济的语境中得到了深刻体现。尽管全球经济仍处于低迷周期,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但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政府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推出,无疑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这些政策措施逐步落地,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依然拥有充足的工具来应对挑战,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未来。


采写丨朱炜明

编辑丨马静欣

察理思特
一起来唠嗑唠嗑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