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的关系| 如何应对牺牲感父母

教育   健康   2024-10-25 14:38   北京  


作者:曾照轩   编辑:漫语心理


我们都处在关系当中,也渴望受到亲密关系的滋润。但很多时候,关系里不止有关心、依赖和爱,还有冲突、离别和拉扯,我们所知觉到的并非是纯粹的亲密感,那是一种 [紧密缠绕] 的状态,我更想称它为“紧密的关系”


在紧密的关系中,两个人像是在默契共舞,时而贴近,时而疏离,彼此拉扯,同时牢牢联结。这种关系存在于家庭、婚姻、恋爱和友情当中,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和行为,值得我们去关注。因此,我想邀你加入这段旅程,一起觉察与探索生命当中的紧密关系。

你可能面对过这样的「牺牲感」父母:

比如吃好吃的东西时,你吃得很少,他们会指责你怎么不懂得好好珍惜,吃得很多的时候,他们又会暗暗埋怨你怎么不知道给他们留一点……


又或是父母有时候会一面鼓励你追求你想要的生活,说你幸福快乐就好,一面会责备你只考虑自己,辜负了他们的牺牲……
好像在这些情境下,无论我们怎么做都只会是错的。

在家庭治疗中,有个概念和这样的沟通模式非常相近——「双重束缚」(double binding),指的是处于权力更上位的人向弱势的人发出一种相互矛盾的指令。

处于弱势的我们无论做出什么努力和决定,都注定无法同时满足这两面的要求,而假如我们长期无法逃离这样的处境,便会成为我们精神崩溃的源头。

所以今天我想从这两点去聊一聊:
1.牺牲感父母会如何养出羞耻和焦虑的孩子
2. 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应对牺牲感父母

首先是牺牲感父母养出的小孩很难挣脱羞耻和焦虑。

当我们是个孩子时,面对父母的失望,很容易下意识将其内化为对自我的否定和质疑,产生一种羞耻感——

“我无论做什么都做不好,真是个失败的人”

羞耻是一种对自豪的无能,它让一个人的自我认知陷入消极,变得回避、抑郁或退缩,并成为人未来性格当中相当重要的构成部分。

而羞耻以外,还有难以摆脱的焦虑感。

父母对尚且幼小的孩子而言是一种权威,我们是从父母的称赞和指责当中逐渐学习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而假如父母总是发出矛盾的指令,孩子无论怎么做得到的只是埋怨。他便会陷入一种对控制结果能力的不确定当中——也就是极大的焦虑中。

我们知道,焦虑是有适应性功能的。它本是让人更加小心谨慎的行动取得理想的结果,可又因为双重束缚本身根本无解,也是我们无论多小心翼翼的行动都无法求得那个理想的结果。

它引发的便只能是一种纯粹破坏性的焦虑,而这种破坏性的焦虑很可能会伴随我们的成长。即使长大后,我们也会拼命努力,希望父母几乎在方方面面对我们都是满意的。因为似乎这样才象征着,我们的人生不糟糕,他们曾经的牺牲也没有白费。

可有时候,我明明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明明很痛苦,却还是无法放过自己,被焦虑和羞耻所笼罩。


面对牺牲感父母,我们需要培养「让人失望的勇气」

允许他人失望的能力是一种“即便你不认同我,我仍能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

因为无论如何我们注定会让他们失望,不如一开始就选择一条更加“自我”的道路。要做到这样,重要的是将父母的负面感受和我们的生活相剥离。

它不是冷血地漠视,而是温柔地摆手:

“我仍会因为你的失望感到遗憾,为你曾经的付出感到可惜,但这并不影响我如今的决定,也不影响我对自己的认识。”

失望是你的自由,选择当然也是我的自由。

在这样的转变中,我们也无形中打破了双重束缚本身形成的条件——即沟通的彼此不再是权利的高位和低位,我们也不再是弱势的那一方了。

当我们开始不被父母的失望和责备所伤害,意味着他们无法站在权利的高位向我们灌输。曾经的压制和束缚变成如今的平等对话,我们有了来去自如的权利和不做所反应的自由。

当然无论你做的如何,可能父母还会是失望的。他们永远希望你过得比现在更好,他们也永远希望他们曾经的牺牲换来你更远大的前程。

这是一种爱,当然也是一种贪婪。

但你心里开始逐渐明白:

这些失望很重要,但它们也好像没那么重要……

参考书目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Ninth Edition Irene Goldenberg, Mark Stanton and Herbert Goldenber

- End -

漫语心理MY
漫语心理,专业心理服务平台,提升公众心理认知,开展心理科普。坚持遵循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伦理规范,致力于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每一份真诚与专业,只为更好的你!学心理,不只心里想想而已!加入我们,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