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50%是青少年:等你真的看见孩子,你才知道今天的孩子有多难

教育   2024-12-29 11:21   北京  
来源:有书 (ID:youshucc)作者:有书怡可兰心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中,有一组关于青少年精神病及抑郁的数据触目惊心:
我国高中生抑郁检出率达40%;

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


这让人不禁要发出感叹: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不愁吃不愁穿,成天像老祖宗一样供着,为什么还抑郁了?”

对于这个问题,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少年》中写的一段话,或许已给出了答案: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宝贵懒察觉,看不公允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

少年的心动是仲夏夜的荒原,割不尽烧不尽,长风一吹,野草便连天。”

当你真的踏进这片野草,真的看见孩子,你就会知道,今天我们的孩子,到底有多难。


“问题孩子”——家长看到的永远是问题,而不是孩子

莫言曾说:
“优秀孩子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个“问题家庭”。

或父母离异未能处理好对孩子的情感抚养;或留守家庭缺失抚养人的关爱;或从小在充满家庭暴力的环境中长大。

每个家庭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或多或少给孩子带来的困扰与伤害。

据相关数据记载,有63%的学生患者,曾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或冲突与家暴。

而这些患者中,将来又会有近70%的比例,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的症状。

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曾经说过:
“抚养孩子成为一个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

缺失这种必要的情感连接,孩子也许会成功,但会觉得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苦恼而挣扎,却没人看得到。”

孩子内心的世界,宛如一个小宇宙充满了能量,这个能量是正是负,与平日里父母的养育方式息息相关。

以下“问题孩子”的背后,你看到的是“问题”,还是孩子?

问题一:孩子语文成绩突然下滑

家长的看法:

近段时间是沉迷手机了,还是学习不努力(怀疑、质疑孩子)?

孩子的想法:

换了个语文老师,好没劲,不想学了(不适应新老师的教学)

问题二:孩子突然想要染黄头发

家长的看法:一定是跟着谁学坏了,要不就是不好的网剧看多了(交友不慎、接触不良环境)

孩子的想法:那个谁谁谁的发色真好看,我也想试试(青春期的猎奇心理)

问题三:和好友闹掰不想回学校上课

家长的看法:一天净帮我添乱,做错事还不去上学这还了得(看到孩子的乱来与逞强)

孩子的想法:伤害了我的自尊还不和我道歉,太过分了,我在同学面前太没面子了(自尊受挫,怕在同学面前丢面子)

《孕育完整人格》一书作者张丽红曾经说道:
“生命只有基于被爱,才愿意更顺从;生命只有基于被理解,才愿意被引领。”

比起看到孩子的“问题”,家长更应该看到的,是背后孩子的真实心理与想法。

只有听见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爱与理解,孩子才愿意与家长建立情感连接。

有连接的孩子,在他们遇到困难与难题时,才愿意打开内心,倾听大人的意见与建议。

毕竟,于孩子而言,良好的家庭关系,是他们人生最深层的底色,也是勇于面对人生困难的最强底气。

所以,与孩子建立好关系,多听听孩子深处的想法,是一个智慧父母的必修之路。

虚拟枯竭的世界,孕育不出一口流动的清泉


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有田野,有纸做的卡片,木制的陀螺,还有许多混龄成长的玩伴。

而现在的孩子,有手机、有iPad、有网络游戏、有数不清的精美玩具,却很少有机会和同伴与大自然连接。

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开始,生活中的百分之八九十就只剩下学习。

课堂学习、课外培训,早8点,晚10点,几乎成为每个孩子的常态。

网友@多多说道:
“好几次让孩子下小区里去玩,不一会孩子就回来了,告诉我楼下没有人玩,一个人转了好几圈找不到人只能回家了。”

网友@欢乐马也说:
“孩子读初中后,很难再找到同龄的孩子玩耍。二楼的同班同学几乎不出门,喊他下来打球就说要做培训班的作业。

前栋住着的同班同学,刚开始一起打羽毛球,一次考试没考好,家长就再也不让她下来玩了。”

同伴关系的缺失,正严重地影响着这代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无形中也禁锢了孩子的天性。

学习时间地占据,同时也挤压了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草地上打滚、田野里奔跑、沟渠里捉鱼、攀爬一棵并不高的树,野外摘应季野菜……

这些原本可以让孩子释放天性的大自然的东西,他们几乎没体验过。

有数据显示,中国45.21%的孩子有“自然缺失症”,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更难的,是现在的孩子普遍家庭体系单一。

一家三口的日常,如若孩子和父母或爷爷奶奶断开情感链接,就很难再找到情感的支撑者。

于是我们的孩子,转而向虚拟的网络上寻求精神支柱。

网友@小杰,一名高中生,平日里就因和父母同学关系不好,转而把精力投入网络游戏。

一次,小杰在游戏中与人发生了争执,被对方恶意辱骂后曝光了他的个人信息。

这件事后,小杰非常恐惧和愤怒,不仅对网络产生了深深的抵触,甚至出现了社交障碍。

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精美的礼物、丰盛的食物以及舒适的照顾,但是“我可以”“我能干”“我值得”,这些自信与成就,只能经由孩子自己的经验而来。

他们要有动手能力,会生活和照顾自己;要有朋友,能分享与倾诉;要有情绪的出口,可以让情感流动与疏解。

这一切的构建,都离不开与人的密切相处,也离不开在劳动中一次次的学习成长,更离不开每次受挫后的自我思索与调试。

而现在的孩子,仿佛活在一片悬浮的楼阁里,与真切的生活没法联结。

现在的孩子难,难在活在学业里,难在活在网络里,难在没有玩伴,难在少与大自然连接。

试想,在这样一个虚拟枯竭的世界里,又怎能孕育出一口流动的清泉?

我们养育的终极目标,是让知识把生命建构得更好,而不是为了知识牺牲掉人。


一味付出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


现在很多父母都在困惑一点:

明明对孩子付出了一切,但孩子似乎压根儿都不领情,反而变得越来越对抗。

原来一味付出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和孩子能否感受到父母的爱,完全是两码事。

我的一个从事心理咨询的朋友曾给我讲过一段她的一些亲身经历。

一天,朋友的母亲因突发呕吐眩晕,血压飙升到180,家人便紧急送往医院急诊科。

在急诊室的,还有一个约莫16岁的小女孩。

旁边的护士告诉朋友:
“这位女孩刚在学校宿舍吞食了大量安眠药,幸亏舍友及时发现,刚送过来洗胃才醒了过来。”

朋友深感诧异:这么青春年少的女孩子,为什么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洗完胃后,女孩子渐渐清醒了过来,在老师的安慰下心情也渐渐平复。

一旁陪着女孩的,还有她的妈妈。

妈妈的脸上,看不出对女儿失而复得的那份爱怜,没有拥抱没有安慰,反而在一旁指责女孩:
“你怎么对得起老师啊,这么关心你,你却一直这么不听话.......”

过了十来分钟,急诊室又冲进来一个约莫30岁的男子,冲着女孩大喊:
“我没你这个女儿,你也别叫我爸爸,我们这么爱你,你还做出这么丢人的事!”

原来这个男子就是女孩的父亲。

听完他的吼叫,原本心情平复下来的女孩,又禁不住哭泣起来。

那一刻,从事心理咨询的朋友分外心疼这个女孩,也在瞬间明白了女孩选择轻生的原因。

不管女孩曾经做过什么,对一个失而复得的生命,父母的态度,让女孩感受不到爱与接纳。

这对年轻父母爱的方式,带给孩子的,是一种伤害。

原来,爱也是分等级的。

高级的爱绵柔却有力,中级的爱是时而出现,低级的爱是爱的人很累,被爱的人却想逃离。

我们的父母又要如何爱孩子?

首先要学会理解孩子的烦恼。

大人往往下意识地认为:少年强作愁。

他们能有什么烦恼?既没生活压力,也没经历重大创伤。

他们不知道,正因为青少年没有足够的辨别力,才容易把事情和自己混为一谈。

比如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或因孩子起冲突,孩子会归咎于自己不够好,是他的错。

同样,当在学校被同龄人拒绝和排斥时,也可能认为是自己不够好。

所以,当孩子与我们诉说他的烦恼时,不要笑话不要轻视,首先真诚感谢他的信任,然后再因势利导。

其次孩子缺乏情感需要的满足。

家长明明觉得自己已倾其所有去爱孩子了,做什么也都希望他好,可孩子却不领情。

事实的真相却是,孩子觉得他们的情感被忽视。

比如当孩子考了不那么理想的成绩回家时,我们常会感到愤怒和不满,并开始责问孩子。

而于孩子而言,此时受挫、羞愧的感受与心境却无人安慰察觉。

如果我们长时间不能照顾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就会出现情感满足空缺。

情感满足空缺一旦埋下,就像一条导火索,在环境与压力的催化下,就可能会变成各种症状。

平日里多与孩子沟通,问问孩子家长这么做这么说他的感受是什么,慢慢找到让彼此都能接纳与舒服的方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当家长的付出与爱,是孩子所能接纳与感受到的方式,其实已经是在构建孩子的人生底色。

今天的孩子,太难了!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让他们已成为“数字原著民”的一代。

与此同时,现实体验感的缺失、人与人交流机会的减少,也随之而来。

我们的孩子,正在新旧体制的交织下超负荷奔跑。

一方面要承受学科成绩带来的内卷压力,另一方面要学习适应新时代的节奏与技能。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以为给了最好的生活条件,送上最好的学校,请最好的辅导老师,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他们更需要的,是情感的满足和更广阔的空间。

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与心理需求,在孩子脆弱的心灵土地上播散更多的阳光雨露。

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空间,让他们多去体验,多去奔跑、多去跳跃与撒野。

请相信,当孩子的健康心灵之根扎下,也就有更多的力量,去面对未来人生路上的风云变幻。

-END-

作者:怡可兰心,有书原创作者。来源:有书(ID:youshucc),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微信大号。

漫语心理MY
漫语心理,专业心理服务平台,提升公众心理认知,开展心理科普。坚持遵循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伦理规范,致力于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每一份真诚与专业,只为更好的你!学心理,不只心里想想而已!加入我们,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