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零部件到机器人产业,邬建树的第三次转型

美食   2025-02-02 16:27   浙江  

在商业的浪潮中,拓普集团的掌舵人邬建树,以其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力,带领企业一次次实现突破。从最初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深耕,到如今向机器人产业的转型,邬建树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而这第三次转型,更是备受瞩目。

邬建树的创业历程,是一部从平凡走向非凡的奋斗史。1983 年,年仅 19 岁的他踏入汽配领域,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里摸爬滚打。1996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汽车市场,邬建树敏锐地捕捉到商机,投身汽车橡胶减震业务,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成功拿下北京吉普的订单,掘得第一桶金 。此后,他不断拓展业务版图,2001 年成立宁波拓普减震系统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个具备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计算匹配能力的企业 。2003 年涉足汽车隔音业务,逐渐形成汽车隔音和减震两大核心业务,拓普集团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崭露头角。

2015 年,拓普集团成功上市,这是邬建树创业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上市后的拓普集团,在邬建树的带领下,营收持续增长,业务不断拓展,逐渐形成了汽车 NVH 减震系统、整车声学套组、轻量化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和智能驾驶系统的 “2+3” 产业布局 。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增长逐渐趋于平稳,邬建树意识到,要想让企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邬建树敏锐地察觉到,机器人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拓普集团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积累的技术和制造优势,正好可以为进军机器人产业提供有力保障。

2024 年 1 月 4 日晚间,一则重磅消息震惊了商业界:拓普集团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机器人电驱系统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书》,拟投资 50 亿元,规划用地 300 亩,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机器人核心部件生产基地 。这一举措,标志着拓普集团正式进军机器人产业,邬建树的第三次转型大幕由此拉开。

拓普集团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多年的积累,为其向机器人产业转型提供了诸多优势。在技术方面,拓普集团在智能电动汽车赛道长期积累的深度研发、精密制造、高效协同等领先优势,与机器人业务有着诸多相通之处 。例如,在机器人执行器业务上,拓普集团具备永磁伺服电机、无框电机等各类电机的自研能力,能够自主整合电机、减速机构、控制器,有着精密机械加工能力以及各类研发资源及测试资源的协同能力等 。

在市场方面,拓普集团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和完善的销售网络,这为其机器人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便利。同时,拓普集团在行业内树立的良好品牌形象,也有助于提高机器人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机器人产业是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对技术研发、人才储备和资金投入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拓普集团需要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专业的机器人研发团队,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同时,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在布局机器人产业,拓普集团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

面对诸多挑战,邬建树没有退缩。他深知,这次转型不仅关乎拓普集团的未来发展,也是他个人商业生涯的又一次重大挑战。他加大研发投入,2024 年上半年,拓普集团在研发方面投入了 5.33 亿元,同比增 18.25% ,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组建了一支由机器人领域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研发团队,为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在市场拓展方面,拓普集团积极与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目前,拓普集团的机器人电驱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已多次向客户送样并获认可好评 ,这为其后续的市场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邬建树从汽车零部件到机器人产业的第三次转型,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也是一次对未来的深刻洞察。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商业的舞台上,只有不断创新、敢于突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只要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

历史的背面
历史的背面,换个角度看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