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舫最爱吃的菜是妈妈亲手腌制的咸菜

美食   2025-01-25 11:35   浙江  

如果郑宏舫再碰到当年那个22岁的自己,会和自己说一句什么呢?他说很感谢自己的坚持,他觉得自己身上最优秀的品质就是坚持。“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也!

当年22岁的他转了5趟车来到上海滩,那是他第一次来上海。上午5:55分从家乡定山出发坐车到县城丹城,再从丹城到西泽码头,然后漂洋过海到宁波东站,再坐绿皮火车到上海,那时的车票是7.2元。“要在窗口排队买。”往事一幕幕,历久弥新。

想当年,他因推销石材来上海滩。“光埋头苦干不行,要找项目。”当时年少春衫薄,黄浦江的风吹透他的衣裳也吹动他的斗志。那一次他在上海呆了76天,没有电话也没拍电报。因此有了钱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装电话,“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装电话了,是定山第一个装固定电话的人。”谈话中他没有多言创业的艰辛,他说当学徒一年后他就成队长了,因为他有思路能接到活,自己天生就是要做第一把手的。其实他天生就是一个爱面子爱操心的人,有什么事我担着,有成果大家一起分享,重情义讲担当,这样的大哥怎能不汇聚四海英豪笑傲江湖?更何况,敢于负责才能当机立断,不错失任何可以争取的机会。

现在的他直言非大项目不做,当年的他拾遗补缺,什么都干。现在的他是“做个工程,立个丰碑,交个朋友。”当年的他在做任何小事时都带着感恩的心,感谢那些信任他给他活干的人,如今也一样不负信任。“你去市场买双袜子买双鞋子都要挑挑质量,更何况人家把那么大的事给你做,你怎能不好好做?”言浅情真,郑宏舫不喜欢讲大道理,大道至简,在他身上如影随行。唯大英雄能本色,老大一做好多年,让郑宏舫有一种内在的自信,谈话总是能直奔实质问题。

出生农家的郑宏舫身上没有一丝半毫的小农意识,宽阔的眼界和胸襟让他有大格局。他感恩时代感恩改革开放,让他成为先富起来的那批人,更牢记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直言这些年稳健前行是因为他是个胆小的人,这胆小特指投资,在投资上他是谨慎的。但是对科技上的投入他绝对是大胆的,甚至是狂热的。“公司上市后,郑董亲自抓的一件事,就是不断买入盾构机。”同时不断强大的还有公司的科技人员队伍。超前意识让他遥遥领先。

2020年,郑宏舫荣获“金质量”卓越企业家奖。1994年至今,公司已累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8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0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1项、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62项等数百项荣誉。

“去年我回象山的次数最多了,有10多次。”这10多次郑宏舫直奔公司正在承建的位于松兰山的亚帆中心工地,他的出现如定海神针般让宏润建设者们更有信心高水准完成这举世瞩目的海上项目。

这些年在上海滩闯荡,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郑宏舫,但他从未停止对故乡的热爱。县里有大事需要出谋划策,他积极参与,要投资建设的,他出钱出力。但凡象山人去上海创业找他帮忙,来寻医问药找他联系的,他都义不容辞。这些年他带出来的家乡建设者数以万计。在他高大的身躯里,跳动的是一颗仁爱的心,是对生他养他的故乡万千柔情。

当记者问他最喜欢哪道家乡菜时,他略作沉吟认真地说是咸菜,他说因为咸菜也是妈妈菜,当年都是由妈妈亲手腌制的,小时候最常吃。千山万水行遍,山珍海味尝尽,难忘菜蔬滋味长。

从热血奋发的“追梦青年”,到双鬓发白的“建设功臣”;从1973年领着一帮兄弟闯上海的“泥水匠”,到如今年施工产值超百亿元的上市公司掌门人……宏润建设董事长郑宏舫用一砖、一石、一坜浇灌出自己的梦想与光荣,也用一道道充盈着汗水的奋斗轨迹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再度崛起与繁荣。

倘若对郑宏舫的成功进行解码,用他一以贯之的经商宗旨可精准概括——“做一项工程,树一个标杆,交一方朋友。”投射到具体表现上则是,1993年起至今,宏润已累计获得61项白玉兰奖、9项鲁班奖、10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20年,之于宏润建设,是走向高质量发展、主动开发市场的启动之年。站上新时点,郑宏舫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甬商又将如何书写出别样的精彩?答案或许可从近期上海证券报与约珥传媒联合打造的《直面掌门人》节目中找到。

47年来,郑宏舫的工作风格改变不大。他就像一位任劳任怨的大家长一般,冲在第一线是他的工作常态。

今年春节后,每当得知哪座城市发布了复工复产“指令”,郑宏舫便会即刻奔赴现场,亲自指挥公司项目“双线作战”。“既要有序复工,也要守住防线。工程建设与防疫一样‘不等人’。”据他透露,在杭州、宁波等多个城市,宏润都是第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

“我们大部分的市政工程都是政府重点项目,说严重一点,一旦工期拖延太久,甚至会影响到城市后续的正常运转。”在商海打拼多年的郑宏舫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工作赋予他的意义,除了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责任感。

与许多白手起家的“创一代”类似,上个世纪70年代,“随波逐流”闯荡“上海滩”的郑宏舫起初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一开始来上海,只是想过上比在农村更好的生活。但是农村孩子的物质需求并不高,改善生活的目标很快就实现了。而扎稳脚跟的同时,公司也随之越做越大。走到这一步,心中涌出更多的是关于企业持续生存、员工幸福生活等社会责任上的想法。”时过境迁,但谈及创业往事,郑宏舫仍历历在目。彼时,无背景、无人脉、无资金的“三无”青年为自己“设计”了一条独特的创业路,并且将这段经历总结为“拾遗补缺”。

“我们工程队早年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搭建简易房屋、修灌下水道,这是一个没人愿意做的小项目。”那时,饱受“没活干”苦楚的郑宏舫对这类信息特别敏感,只要听说有人家不做的脏活、累活,他都要追过去抢着干。卷起裤腿、挽起袖口,紧盯机遇不放的郑宏舫当起了水泥匠,带着工程队一帮兄弟高效保质的完成了这个小项目。此后,靠着无数次这样的“拾遗补缺”,攒到人脉、练足内功的郑宏舫在上海有了立足之地。

直到1989年除夕,又是一个“没人认领”的工程,让他迎来了事业转折点。“作为沪杭高速公路起始段,莘松高速公路当时已经开工4年多。为了赶工期,政府要求春节期间加班加点,但原施工单位不愿做。”郑宏舫一接到这个消息,当机立断应允下来。

面对这个意外“捡”到的大工程,郑宏舫带着70多个工友夜以继日地抢工期,不仅把原工期缩短了8个月,而且该项目还被评为上海市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白玉兰”杯工程。

经此一“战”,在上海建筑工程领域小有名气的郑宏舫名声大噪。南北高架、浦东机场、虹桥枢纽、世博会、世纪大道、上海远洋大厦……一项项由宏润建设建造的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工程先后落成。

对于这段“从0到1”的经历,郑宏舫感慨道:“那个时候,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我的回答是,一旦把项目做坏,要返工,那么客户下次就不会找我们了。做不好的结局,就是被上海扫地出门。”

历史的背面
历史的背面,换个角度看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