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摄影史著作大盘点

旅行   2024-10-15 14:15   北京  

《摄影:1839-1937》,博蒙特·纽霍尔,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1937年



摄影史著若干
文 | 戴菲


1929年,当时还籍籍无名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正式对外开放。为了使博物馆更好地运转,发挥应有的价值,馆方董事会邀请了小阿尔弗雷德·汉密尔顿·巴尔(Alfred Hamilton Barr Jr.)担任首任馆长。巴尔甫一就职,便使该馆声名鹊起。1935年,由他策展的凡·高画展震惊了整个艺术界。从此,人们开始将该馆奉为现代艺术的圣殿。

1937年,巴尔慧眼识珠,相中了一位名叫博蒙特·纽霍尔(Beaumont Newhall)的年轻人,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团队并授权其负责摄影部的工作。上任伊始,纽霍尔受巴尔的委托,组织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摄影回顾展。将馆中的藏品和各类名家作品分门别类形成系列,最后以影展的方式予以展出。在展期前后,纽霍尔做了大量的资料汇编和文献研究工作,撰写了目录《摄影:1839-1937》(Photography:1839-1937),还出版了展览的配套书籍《摄影:一部批评简史》(Photography: A Short Critical Histor y)。其中,展览目录是纽霍尔的倾心之作,既包含了展出的所有作品,又有十分周详的内容阐释,可谓面面俱到。这本导览“手册”便是日后一版再版并成为摄影史开端的《摄影史》(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时至今日,人们习惯地将纽霍尔称为“摄影史之父”,还将他看作现代摄影史研究与写作的起点之一。



《摄影史》,博蒙特·纽霍尔,现代艺术博物馆,1982年,第5版


我们不禁好奇,为何纽霍尔可以获得如此殊荣?若要解开这个疑问,就得从更大范围的艺术史说起。如今所说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史(history of art)肇始于19世纪初的德语区国家。至19世纪末,欧洲的各主要高等学府均开设了艺术史的教席,比如波恩大学、维也纳大学、柏林大学、牛津大学等。随着欧洲一战和二战的爆发,很多艺术史学家们受到了战火的侵扰,纷纷远离故土举家迁徙。其中,多数人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因此,自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艺术史的研究中心便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在美国,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是欧洲学者最早的聚集地。尔后,他们向内地延伸,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学术研究重镇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其中,前文提及的巴尔和纽霍尔均毕业于哈佛大学艺术史专业,而联系两人熟识的则是著名的哈佛艺术史教授保罗·萨克斯(Paul Sachs),纽霍尔为其得意门生。此外,蜚声艺坛的《詹森艺术史》作者詹森(Horst W.Janson)则是通过巴尔的担保才顺利抵达美国,并最终在哈佛取得博士学位,还在纽约大学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职。

从以上掌故中,我们发现了很多令人忽视的蛛丝马迹。纽霍尔可以称为摄影史的“鼻祖”,与其在哈佛的学习有着直接关系。他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展的摄影策展和研究工作,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摄影家和作品的梳理,实际上在其背后有着非常扎实且严谨的学术研究,而最后形成的“展览目录”其实就是一部典型以摄影为主体的艺术史专著。

倘若说明了这个潜在的要点,其实也让我们明白了很多摄影史研究中的“疑虑”。譬如,虽然摄影史与摄影相互关联,但是从学科从属的关系上来说,摄影史与艺术史的关系反而更加密切。它借鉴了艺术史中的一般理论、观念和方法,对摄影展开了历史维度的人文科学研究,试图打通摄影与各种视觉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摄影如何成为艺术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化的考察。同时,摄影史还对摄影家及其作品的创作思想、美学理念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总结,找出摄影自身独有的特征规律和艺术价值。就此而言,摄影史和摄影其实分属两类不同的领域。它们的关联仅仅是摄影史将摄影作为了一种客观研究的对象,而非说摄影史是一门依附于摄影、可有可无的研究内容。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史:1840-1920》,昆汀·巴亚克(Quentin Bajac)等,现代艺术博物馆,2017年


因此,自纽霍尔起,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了摄影史的主要研究任务和方向。这些工作既与传统艺术史有着相应的联系和继承,又从摄影的本性出发找到了一些特有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自纽霍尔之后,通过整理、归纳的办法来研究摄影作品,并借由作品而展开作者、社会和时代等背景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摄影史的范式。例如,近年来现代艺术博物馆连续推出了基于馆藏作品而形成的新摄影史:《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史:1840-1920》(Photography at MoMA: 1840 to 1920)、《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史:1920-1960》(Photography at MoMA: 1920 to 1960)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史:1960至今》(Photography at MoMA: 1960 to Now)。


《圣母大学摄影史:十九世纪》,大卫·阿克顿,吉尔斯出版社,2022年


类似的书籍还有美国圣母大学推出的摄影史,同样也是基于机构自身作品的收藏而形成的专门著作《圣母大学摄影史:十九世纪》(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Nineteenth Centur y)和《圣母大学摄影史:二十世纪》(A Histor y of Photogra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Twentieth Century)。




《摄影史:50张明信片》,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此外,为了庆祝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摄影中心(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Photography Center)的成立,官方推出了明信片形式的摄影简史《摄影史:50张明信片》(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50 Postcards)。


《照相机:从达盖尔摄影术到数字技术的摄影史》


而老牌的摄影博物馆美国乔治·伊斯曼之家,不仅有丰富的馆藏摄影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相机收藏。因此,以照相机为线索,将技术史与艺术史结合的《照相机:从达盖尔摄影术到数字技术的摄影史》(Camera: 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from Daguerreotype to Digital)也令读者耳目一新。目前,该书也已出版中文版。


《摄影书的历史(第1卷)》,马丁·帕尔等,费顿出版社,2004年





《中国摄影书:1900年至今》


另辟蹊径的方式还有以摄影画册为串联的摄影史。其中较为知名的是前马格南图片社主席、著名纪实摄影家马丁·帕尔编撰的《摄影书的历史1-3卷》(The Photobook: A Histor y , Vol. 1-3),为我们展现了一部由知名摄影画册组接而成的“另类”摄影史。继该系列之后,帕尔还出版过《中国摄影书:1900年至今》(The Chinese Photobook—— From the 1900s to the Present),为大家展现了一部不同视角下的中国摄影史。

上述举例,虽未指明与纽霍尔有着直接联系,但是它们均从文献出发,希望通过对素材的整理而尝试阐明文献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脉络。而这种方式正是纽霍尔最早开创的,我们不妨将此类著作看作是对纽霍尔《摄影史》的响应和延续。另外,在纽霍尔的学术成长阶段,西方艺术史研究正在兴起一股通史风潮。原因在于,一方面当时的艺术史研究已经具备了写作大型通史的学术积累;另一方面,欧美大学正在进行艺术史的普及教育,高校和社会对通史型艺术史教材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诸如《詹森艺术史》这样的鸿篇巨制便应运而生了。

这股风潮也启发了纽霍尔的工作。就是说,将文献汇总整理只是摄影史研究的基础,而将这些材料进行深挖并形成一定科学性的逻辑才是汇总的真正目的。纽霍尔完成了一部通史型的摄影史,打通了摄影久以来无法贯通的各个节点,还让摄影以艺术的身份登堂入室。


内奥米·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


米歇尔·弗里佐特,《新摄影史》


朱丽叶·哈金,《摄影通史》


至《摄影史》出版之后,通史型的摄影史便成为学界共同努力的目标之一。出现了内奥米·罗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的《世界摄影史》(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米歇尔·弗里佐特(Michel Frizot)的《新摄影史》(A New History of Photography)、朱丽叶·哈金(Juliet Hacking)的《摄影通史》(Photography: The Whole Stor y)和《20世纪摄影》(20th Centur y Photography)等专著。其中罗森布拉姆《世界摄影史》、哈金《摄影通史》的中文版均已出版。同样,也诞生了一批专门研究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摄影史,还出现了在一个国家内部某一地区的摄影史 。其中大部分仍以通史的方式来呈现。比如《权利与观看:中国早期摄影》(Power and Perspective: Early Photography in China)等。


《权利与观看:中国早期摄影》


《世界女摄影家史》


摄影自身的历史素材毕竟有限,前辈研究者的通史著作已能将多数内容悉数囊括。故而,后继者一再开疆拓土,以求不再重蹈覆辙。很多研究者从一些别致的角度切入到传统摄影史研究中,形成了一些新颖的视角。比如,有专写女性的摄影史《世界女摄影家史》(A World History of Women Photographers)等,还有专写人体的《1000个人体:情色摄影百年史》(1000 Nudes:A History of Erotic Photography from 1839–1939)以及专写时尚摄影的《时尚杂志摄影史》(A Histor y of Photography Fashion Magazines)等。


《摄影:一部文化的历史》


随着上述通史型的摄影史被开发殆尽,学者们继续从其他跨学科、跨文化的角度来撰写更大范围内和更新意义上的摄影史。比如,已经改至第五版的《摄影:一部文化的历史》(Photography Fifth Edition: A Cultural History)等。


《英国女王陛下:摄影的历史1926至2022》


进入21世纪,摄影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宠儿,同时摄影史也成为视觉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均被其他热门学科所关注并使其自身也成为被研究的对象。比如,在新历史学研究中,摄影作品就是图像证史的关键材料。历史学家们结合自己的文本研究,推出了很多以摄影图片为内容的专著。其中,值得关注的有《英国女王陛下:摄影的历史1926至2022》(Her Majesty: A Photographic History, 1926-2022)等。 

再如,艺术或文化理论家们也对摄影史倾注了更大的热情。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无法简单地称为“摄影史”,而是说他们借助摄影史的内容,进行了学术界极为流行的交叉研究。




《劳特利奇摄影史书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他们推出了一套名为《劳特利奇摄影史书系》(Routledge History of Photography),包含很多令人感兴趣的专题研究,比如中国早期摄影史、伊朗摄影史、英国早期旅游摄影史、法国早期实验摄影史、现代主义时期摄影展览简史、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摄影史、美国新地形摄影史以及早期摄影个案研究等。

总结上述之概览,我们将一些近期推出且易寻得的摄影史籍作为介绍的重点,看到了当前摄影史研究的新动向。

简言之,从纽霍尔《摄影史》完成之后,第一批摄影史学家们以完成大部头的世界摄影史、国家摄影史或地区摄影史为己任,希冀将摄影所能抵达的艺术边界尽力描述出来,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摄影艺术版图;其后,第二批摄影史学家们的任务是查漏补缺,将一些忽略或小众的摄影史呈现给世人;再后,第三批摄影史学家们将前两者的成果作为自身研究的起步,继续拓展摄影、摄影史与其他学术领域可能发现的新关系。

就当前摄影史完成的工作成果而言,已经令人欣慰不已。摄影家们用实践将摄影推至了艺术殿堂,而摄影史学家们则用学术研究为摄影在艺术世界中确立了地位和疆域,两者互不可缺。

亦如艺术史一样,我们希望摄影史也能不断地发展壮大,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能以摄影史学史的方式来重新回顾这段筚路蓝缕的历程。




摄影史相关书单


地域摄影史

  《丹青与快门:中国早期摄影》
(Brush and Shutter: Early Photography in China)
  《日本摄影史》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Photography)
  《印度尼西亚摄影史:从殖民时代到数字时代》
(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Indonesia: From the Colonial Era to the Digital Age)

  《牛津艺术史·美国摄影》
(American Photography,Oxford History of Art)   
  《墨西哥组曲:墨西哥摄影史》
(Mexican Suite : 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Mexico)
  《光之俱乐部:巴西现代主义摄影和FCCB摄影俱乐部1946-1964》

(Fotoclubismo: Brazilian Modernist Photography and the Foto -Cine Clube Bandeirante, 1946–1964)
  《缅因州摄影史1840-2015》
(Maine Photography: A History, 1840-2015)
  《亚拉巴马州摄影史和摄影师:1839-1941》
(Shot in Alabama:A History of Photography,1839–1941,and a List of Photographers)


学科交叉研究

  《捕捉光线:作为社会和美学的摄影史》
(Seizing the Light: A Social & Aesthetic History of Photography)

  《好照片:大众摄影史》
(Good Pictures: A Histor y of Popular Photography)

  《全球摄影:一部批评史》
(Global Photography: A Critical History)  
  《今日摄影:当代摄影史》
(Photography Today: A Histor y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这就是当代摄影》
(The Photography as Contemporary Art)
  《摄影东方主义:殖民再现新论》
(Photography's Orientalism: New Essays on Colonial Representation)

  《类比的奇迹:或摄影史》
(The Miracle of Analogy: or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负片与正片:摄影史》
(Negative/Positive: A Histor y of Photography)等


女性摄影史

 《黑暗中的女性:美国女摄影家1850-1900》
(Women in the Dark: Female Photographers in the US, 1850–1900)
  《摄影,女权主义的历史》
(Photography, A Feminist History)
  《我们看到了什么:女性与非二元性别的摄影观看》(What We See: Women and nonbinary perspectives through the lens)



文章

《大众摄影》杂志2023年第六期


作者

戴菲,男,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史及艺术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阅读推荐


书名:世界摄影史

作者:戴菲

尺寸:185mm×260mm

页码:232页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新书上市 扫码购买



内容简介

《世界摄影史》在吸收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当代中国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了世界摄影史。全书注重史实,取材丰富;史论兼具,框架清晰;文辞简洁,详略得当。本书依循摄影艺术的演进脉络,尊重摄影作为艺术的基本规律,以欧洲的摄影发明为起点,逐渐拓展至世界各地,向广大读者展现一种与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元交融的摄影发展的整体面貌,并力求成为一部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摄影通史。


作者简介

戴菲,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上海市级社科艺术项目一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获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两次、上海市青年摄影艺术大展一奖、上海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及先进个人等。出版摄影教材十余本。



全景式覆盖,历史脉络清晰

本书从摄影术的诞生之初,一直讲述到当代摄影的多元化发展,全景式地覆盖了摄影艺术从萌芽、发展、成熟到创新的整个过程。通过清晰的历史脉络,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摄影技术的演变以及摄影风格、流派的兴衰更替。






深度剖析,作品与人物并重

不仅详细描述了摄影史上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还深入剖析了众多摄影大师的创作理念、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书中精选了大量经典摄影作品,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读者直观感受摄影艺术的魅力,加深对摄影大师及其作品的理解。





东方视角,文化与社会解读

本书在吸收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独特的当代中国人视角重新梳理世界摄影史,深入探讨了摄影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功能、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前言

文 | 戴菲


有关摄影史的中文著作并不多见,近年来似稍有改观。“并不多见”的意思包含两点:一是译介的摄影史作品较少;二是用中文撰写的摄影史更少。在此所说的摄影史泛指各种与摄影历史相关的著述,包括借由摄影史而引出的其他著作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摄影史和中国摄影史。


现成的外语摄影史书籍非常丰富,有些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图书出版,有些则需要自己花时间转译阅读。总体而言,获得一些摄影史的零碎材料并不难,对于互联网时代的读者来说几乎俯拾即是。然而,这种碎片式的阅读难以满足受众需求,我们仍需要并且很有必要自己动手去编写一部摄影史,而且还是一部世界摄影史。


在阅读各类现有的摄影史时,我们会产生很多疑问。比如,很多摄影史由西方学者写就,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和观点来阐述历史,带有浓郁的西方意味。在实际书写中,他们只以西方为重,轻视或忽略了东方及其他西方以外世界的摄影历史;虽然介绍了各类摄影家和作品,但是对这些摄影家的创作动机、意图与背景等则不甚明了;摄影史中有一些西方常识性的话题,西方学者常常一笔带过,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则可能不知所云。此外,西方的摄影史图书中也常会出现语焉不详、解释不清或思路混乱等现象。


在此指瑕,并不是为了批评它们。恰恰相反,正是这些著作,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整理摄影材料、研究摄影问题、思考摄影内部的关系以及从史料中挖掘研究课题等,还帮助中国学者完善了自己的摄影史。




目录


1 摄影的来临010
1.1 摄影术的发明 012
1.2 摄影术的突破 016
1.3 摄影术的传播 019
2 摄影的应用022
2.1 摄影与城市  024
2.2 摄影与自然  035
2.3 摄影与时代  041
2.4 摄影与艺术  052
2.5 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摄影  057
3 趋于艺术的摄影062
3.1 画意摄影的兴起  064
3.2 画意摄影的内涵  068
3.3 画意摄影的转向  072
4 摄影的现代世界076
4.1 欧洲的现代摄影实验 078
4.2 美国的现代主义摄影 088
4.3 西方以外的摄影现代化 095
5 纪实摄影100
5.1 欧洲纪实摄影的兴起 102
5.2 美国纪实摄影的推动 109
5.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新闻摄影 120
5.4 西方以外的纪实摄影 130
6 现代摄影的转变138
6.1 摄影艺术的新动向  140
6.2 纪实摄影的发展及其他 165
6.3 西方以外的摄影世界 178
7 后现代摄影188
7.1 后现代摄影概述 190
7.2 后现代时期其他摄影的转型 203
7.3 后现代时期西方以外的摄影 215
8 未名的当代摄影220
8.1 后现代以来的当代摄影 222
8.2 当代的中国摄影 227
8.3 当代摄影的展望 230
参考文献232


书名:世界摄影史

作者:戴菲

尺寸:185mm×260mm

页码:232页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新书上市 扫码购买



新书上市 扫码购买






影艺家
影艺家是以译介艺术与摄影知识、分享图书与展讯、普及摄影艺术教育、推广创作者为核心内容的视觉文化平台。主编兼运营者是译者、写作者李鑫。 主编联系方式(Wechat):Image-writer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