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2024年9月19日—23日,丹城中学历史法治组开展了“新调入教师了解性听课”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翁宗元、副校长韩苏文、教科室主任韦法初亲自听课并参与评课。参加上课的6位老师展示汇报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备课时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新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多次磨课,同备课组教师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集体研讨,力求精益求精,呈现出了六堂高品质的汇报课。
课堂展示
施雨楠老师为初一学生带来了一堂道德与法治课《在集体中成长》。施老师以“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的教学策略,选取中国跳水“梦之队”四个镜头展开,通过开展“暖心故事分享会”“制作我的‘个性’卡片”等活动,理解集体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中国跳水“梦之队”队员曹缘即使受伤,也要拼了命一般参加训练与巴黎奥运会的案例,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整堂课在情境和活动两大支架下比较完美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史芳芳老师执教的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合理利用网络》。以暑期档电影《抓娃娃》主人公马继业为人物主线和制作一份网络安全倡议书任务设计,顺利完成了“网络的利与弊”“合理使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学习任务。通过思辨性、开放性和多角度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纵深思维的能力,体现对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孙碧芸老师执教的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延续文化血脉》。孙老师以设置古国月、家国月、强国月三个展馆贯穿整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力从把中华文化与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真正落实从形式走向内容,从知识导向走向价值导向,学生生成过程从接受到创造的价值观教育。
课课堂点评
吴煜若老师多维度评价施雨楠老师的课。认为施老师的教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相匹配,能够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正确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学生思考的人数多、时间长、水平较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设计、情境创设和资源利用有一定的新意,能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并给予恰当的处理。课堂生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目标和资源,教师能够有效处理,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案例分享和讨论时间,让学生更好地结合自身经历理解集体对个人的影响。
郑丽红老师对劭根英老师的课进行点评。邵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了一位有经验老师的细节和痕迹,围绕“罪与罚”“罪与因”“罪与龄”“罪与防”四个环节巧妙构思,结合案例巧妙设问,组织学生深度思考,践行纵深课堂,且坚定贯彻育人的理念,最终落在拒绝校园霸凌。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拒绝霸凌行为,懂法守法用法。
沈静艳老师对史芳芳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史老师以“结合自己遭遇或者听闻的网诈经历,来参与网诈反诈举报”等学生身边的生活案例出发,有利于培育网络素养和公民责任意识。用暑期档电影《抓娃娃》做导入词和习近平的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述做结尾词,课堂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板书用 wif 图象板画.文字与图形相组合,形象生动又直观,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质,整节课逻辑顺序层层递进,思维清晰、重点突出。
石孝峰老师对杨佳老师的课给予点评。杨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标准要求,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内容丰富详实,涵盖了西汉建立的过程、刘邦的统治措施、文景之治的背景、政策及影响等方面。杨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述和丰富的史料展示,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将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历史认知。
陈海鸣老师对孙碧芸老师的课给予点评。孙老师的课教学目标确定全面、具体、适宜。本节课通过对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内涵的分析解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形成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恰当。在教材处理能紧扣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难点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孙老师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堂观看视频图片,组织讨论,交流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抓关键,破重点,体现了很强的教材把握处理能力;能够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比如诗词、联名月饼、嫦娥探测器的命名等学习资源的引入,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时代感和针对性,丰富了教材内容。
劭根英老师对包梦楠的课给予点评。包老师教学设计依托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置角色代入的环节,使学生在听课的同时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大量史证材料的出示和解释,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此次汇报课的开展,给新调入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对新调入教师的殷切希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相信青年教师们在今后工作中,定会行稳致远,为我校品牌化创建注入新的力量。
供稿:郑丽红
拍摄:历史法治组
初审:教科室
终审:校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