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美,美在育人;课标之耕,赋能成长。教育需要执着与坚持,每一次教研都是进步的号角,每一次教研都是突破的信号。2024年12月24日,海门区“躬耕教坛,培塑最臻乡村课堂(东洲国际教育集团站)”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首开东洲初级中学拉开了序幕。海门区教体局副局长黄颖泉,海门区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副主任张永林,海门区教体局基教科副科长花韡,海门区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室副主任姜栋强,初中各学科教研员,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教育管理集团总校长徐智潭,海门区各初中校长,教学副校长参与了本次活动。春华秋实路漫漫,一瓣心香巧耕耘。一堂好课,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准备,思想的碰撞方能激发出智慧的火花,绽放出绚丽的烟火。本次活动共开设20节展示课,任教老师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现了教育的巧思与热情。各校老师深入课堂,感受课堂的高效激情和愉悦融洽。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具有语味、情味、趣味以及主味,刘琳琳老师和顾柳柳老师分别执教七年级语文《小圣施威降大圣》一课,两位老师分别以一字贯穿全文,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数学课堂既要考虑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逻辑。徐海霞老师和姜倩梅老师执教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单元复习课,课堂顺应学生的思维轨迹,顺学而导,逐步引领学生理解知识,实现知识的自然生长。情境、活动与任务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有力助手。蔡诗棋老师的《八上U1复习》,朴烨老师的整本书阅读《格蕾丝的双重生活》,徐永娟老师的《七上U1复习》,秦伟慧老师的《9A第三单元复习课》通过精心设计,创设了符合学生语言水平、认知特点与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有助于学生收获积累并成长。龚彩琴老师和施恋老师执教八年级物理《密度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均得到了培养与提升。每个环节都引人入胜,充满了探索与发现。在初中的学习旅程中,化学如同一扇神秘的大门。杨兴龙老师和陈娟老师执教《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复习》,“教—学—评”一体化,以学生为本,全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效果显著。喻铮老师和黄翠娟老师执教九年级道法课《我国国家机构》,两位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清晰,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活动设计有梯度性,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学科视野,构筑了高效的政治课堂。孙靖老师和王誉童老师执教八年级历史《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丰富的图片和视频等素材,营造了和谐互动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何蓉蓉老师和谭少华老师执教八年级生物《传染病的预防》,教师授课语言精准,教态从容自然,课程设计创新性十足,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的能力。王佳莉老师和王佳杰老师执教七年级地理《发展与合作》,设计巧妙,思路清晰,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仅掌握了地理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
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七大学科以如何高效复习为主题,共同探讨复习课的高效性与达成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各备课组探讨情境,探讨环节,探讨方法,探讨作业,吐故纳新,在变革中,在交流中累积智慧的力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集体备课展示结束之后,各学科老师进行了集体评课。评课是对专业的思考、引领和带动,我们总能在评课的过程中点亮智慧的灯塔,引领队友找寻属于自己的教育灵魂。对授课者而言,评课是自我历练,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过程。对听课者而言,评课是互通有无,激发灵感,提升教学技能的途径之一。评课研讨,对提高听课者与执教者的教学水平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与价值。姜栋强主任作报告《让学生拥有带得走的能力》,姜主任以情景化命题后的期末复习为切入点,阐述了情景化命题后的复习策略,作业布置。从复习资源到复习策略的梳理制定,从作业设计的四要点——缺什么,要什么,有什么,考什么出发,以学情调研为基础,走进学生实际,以学定教,深研课标,促进素养生长,促进持续发展,为期末复习指明了方向。陈铁梅校长作报告《省内涵项目的架构与实施》,陈校长重点讲述了内涵项目申报的系列注意点。从选题出发,聚焦一个重大命题,探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以育人方式的变革为重点,全面提高育人的水平和质量。项目题目应体现“问题聚焦,视角独特,立意深刻,表述新颖”等特点。陈校长呈现具体事例,让老师们一目了然,解决了大家对项目申报的多重疑虑,可谓切实有效。心理教研员黄锦锦老师为大家带来《平衡生命关怀与教育质量——初中教育的新视角》的报告。黄老师从学生呈现的众多心理问题出发,探究问题的根源,切实做好学生的身心健康工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黄颖泉副局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点评。首先,他肯定了本次课堂展示真实高效,课堂上有思维的流动,有思想的碰撞,有真实情境的创设,有生动有趣的探讨,有学生自我的总结。其次,他对集体备课的展示及评课议课活动做出了指导,为老师们指引方向。最后,他寄寓美好愿景,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从手中做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触发心灵的共鸣。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惟实干者出彩,惟奋斗者英雄,育人之本,莫如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