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却致命,我该如何摆脱那如罂粟般的爱情

学术   2024-12-05 20:07   北京  

作者 | 赤生



雯雯很担心自己的朋友小琪。她发现,小琪的恋爱之路总是异常不顺利:她的每一段感情都来势汹涌,却又如烟花般转瞬即逝。遇到不靠谱的恋爱对象的概率高得离谱,感情的段数也有点过于多。



不过分手的痛苦对小琪而言好像算不了什么,她的悲伤来得也快去得也快。就像这次,雯雯发现小琪这才刚分手十天,就又一脸兴奋地把手机递到自己面前:“雯雯你快看,这个人是不是很帅?他抖音私信联系我了诶,说想约我双休日一起吃个饭!你说我那天出门穿什么比较好呢~”



雯雯哑口无言。她感觉小琪像是爱情上瘾了一般,无法抽离其中。



很明显,雯雯并不知道她的这位朋友是一个有着emophilia特质的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自己的朋友。



Emophilia是什么?


Emophilia——“情感依赖”,是一种描述个体倾向于迅速陷入恋爱关系的心理特征,这种特质表现在短时间内对他人产生强烈的情感投入,甚至形成不加辨别的浪漫情感联系[1]。拥有这样特质的个体往往在爱情中表现得非常急迫、不加以筛选、迅速投入以及缺乏耐心



冲动、沉迷、激情退却、再一次冲动……无休止的死循环。小琪就是这样一个拥有情感依赖的女孩子,总是追逐着爱情的美丽而被它划得满身伤。



(图源网络,侵删)



Emophilia、浪漫信念与社会性行为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想,这种情感特质和焦虑型依恋有什么区别呢。事实上,这两种情感从源头而言就不一样。



焦虑型依恋是指个体在恋爱关系中容易表现出依赖和不安全感的特征,通常源于回避性动机——一种个体为避免某种消极结果而驱动行为的心理倾向,和对失去关系的恐惧。而情感依赖不同于一般的亲密关系建立过程,它则更倾向于一种基于情绪的即时奖赏过程,而非深层次关系的建立[2]。



这种即时奖赏驱动的情感投入使得高情感依赖个体容易卷入反复的恋爱关系循环,比如经历更多的恋爱关系,并更加频繁地进行订婚。无论男女,拥有情感依赖的个体表现都高度一致[3]。



还有些人可能认为情感依赖和浪漫信念(Romantic Beliefs)存在着高度相似。然而,浪漫信念的定义更倾向于是对爱情和关系抱有理想化的观念,如命中注定、真爱永恒,常见于对爱情和另一半抱有较高期待的人。他们更倾向于理想化爱情,认为爱情能克服一切障碍[4]。它不像情感依赖那样基于奖赏机制,而是受到理想化爱情的驱动,期待对方和关系符合浪漫幻想。



另外一个可能混淆的概念,社会性行为(Sociosexuality)也与情感依赖很相像,但它指的是个体对非承诺性性关系的接受度。社会性行为低的人们在性行为的态度、意愿和实际行为上会更加谨慎与保守,他们需要先与他人建立起更加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和承诺,才会愿意进一步发生性行为。而社会性行为高的人们主要是靠性吸引驱动情感,所以更加倾向于拥有短期关系,并且通常不愿意对他人作出承诺[5]。同时,这类人群也会更偏好于选择那些容貌出色或者高社会知名度的人作为自己的对象,而并不在乎关系的深度、品质和忠诚[6, 7]。



概括而言,情感依赖会让人快速且频繁地恋爱,更追求情感满足,有着不稳定的关系和情感波动,不在乎关系质量如何。它有着浪漫信念的真诚,但也有着社会性行为的表面。它让人爱过每一片吹过TA身边的落叶。



Emophilia为何如此上头


在神经心理学层面,情感依赖与大脑奖赏系统的激活有关。奖赏系统指的是一组与奖励、动机、愉悦感、学习和记忆相关的神经回路和脑区,会促进人们追求那些会给他们带来愉悦情绪体验的行为活动。研究发现高情感依赖的群体在接触新的情感对象会使得大脑奖赏系统的激活度更高时 ,这一差异可以地解释为什么这类人群对快速建立情感联系有着较高的需求,以及为什么在失去之后会继续寻求新的情感联结来维持心理上的满足[2]。



相较于焦虑依恋引发的抑制性机制,情感依赖的情感投入机制也更具主动性,这使得个体在关系中表现出更高的接近性和情感投入度[3]。这种奖赏驱动的行为模式也可以解释高情感依赖个体在情感关系中的不稳定性,即他们更倾向于在关系中追求新鲜感和即时的情感满足,而非稳定的长期关系。



(图源网络,侵删)


Emophilia,甜蜜的毒药



回到最初,也许你会疑惑,哪为什么有情感依赖的小琪总是遇到不靠谱的恋爱对象?是因为这跟情感依赖本身息息相关。



由于情感依赖的特质,有着这种心理特征的人,比如小琪,往往会在对那个心动的人缺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迅速坠入爱河。这种快速依恋会导致个体对心动对象的真实性格缺乏警觉,尤其是在早期忽略了对方的负面特征,如操控行为或自私倾向[3]。如此来者不拒,陷入不良关系之中的概率往往远高于其他人,也更容易在关系内被恶人所辜负。



此外,黑暗三角人格的伴侣对具有高情感依赖的个体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拥有黑暗三角人格的人往往意味着他们的道德感不强,而且还有着较常人而言更高的自私心、操控欲以及更低的同情心。然而,由于这类人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立独行的特征和表现会使得他们显得很有的魅力,如《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纸牌屋》中的弗兰克,而有着情感依赖的人又很容易对他人产生好感。



所以当情感依赖遇到黑暗人格,那强烈的吸引力会让情感依赖者不受控制地与有着黑暗人格的人产生紧密联系[8]。但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后,黑暗人格的一些不良特征可能会对这段关系和其伴侣造成伤害。因为有着情感依赖的人很难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反而还会对这段感情高度投入,最终使得身心都可能遭受重创。



还需要注意的是,高情感依赖的个体不仅容易受到感情伤害,也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这类人群本身可能会因为非常容易坠入爱河而受到关系外他人的吸引以至于做出一些不忠行为。一部分人可能还会因为冲动和风险偏好选择无保护性行为,最后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9]。



Emophilia,是浪漫,是沉沦,将人包裹在甜蜜之中;然而它的负向作用却也有可能会成为一瓶未被察觉的毒药,伤害到自己与他人。



(图源网络,侵删)



我该拿什么“拯救”你,emophilia?


面对情感依赖带给人们的风险。那应该如何有效控制住这些风险、降低它造成的危害呢?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被看作为一个改善情感依赖者恋爱关系的有效手段[10]。它首先通过评估人们的认知行为来检测出情感依赖中不健康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推理方式,然后通过提问挑战情感依赖者的负面信念和冲动行为,帮助这类人群重建自己的认知并生成替代性思维,可以让他们在感情中更加自觉、自律,避免过于着急地投入一段新的恋情。



心理教育和关系干预也可以帮助情感依赖者建立更稳定、更健康的关系。寻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帮助,可以让他们学会在情感关系中设立界限,延缓情感的投入速度,以更冷静的状态对他们crush的性格特质进行评估,然后再决定是否可以将这段感情继续下去。



当然,最不可或缺的则是一个强大的情感网络支持。有着情感依赖的人都应该在继续推进关系之前好好询问一下自己身边的人,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亲朋好友没有自己这么多“滤镜”,他们的建议可以更好地用来帮助分析那个所谓的Mr.Right,避免因为一时上头而做出不理性的选择,不至于事后才再追悔莫及。



(图源网络,侵删)



如果你发现自己和小琪有部分共同之处,那请时刻提醒自己在情感关系中保持清醒,随时向自己的朋友提出心中的困惑和不解。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让心理咨询师来帮助你拨开迷雾。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雯雯,有一个像小琪一样的朋友,那快快把这篇文章转给ta,如果她需要帮助的话,告诉ta,你会在ta身边陪伴ta、帮助ta。



愿各位所有罂粟花般的爱情都能永远谢落,之后每一段感情将如同玫瑰般芳香且美丽,但不会再如毒药般让人上瘾沉沦。



投票


学堂君

一味小心“预防被渣”可能错过真正合适的对象,勇敢进入到亲密关系中又可能被伤害,所以,当你在亲密关系中感到不适时,不妨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寻求帮助,及时止损很重要~



向上滑动阅览参考文献:

[1] Jones, D. N. (2011). The emotional promiscuity scale, T.D. Fisher, C.M. Davis, W.L. Yarber, S.L. Davis (Eds.), Handbook of sexuality-related measures (3rd ed.), Routledge, New York (2011), pp. 226-227

[2] Jones, D. N., & Curtis, S. (2017). Emophilia, sociosexuality, and anxious attachment: Approach and inhibition differences. Semantic Scholar.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6.10.032

[3] Jones, D. N. (2015). Life outcomes and relationship dispositions: The unique role of Emophilia.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2, 153–157.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5.03.024

[4] Sprecher, S., & Metts, S. (1999). Romantic Beliefs: Their Influence on Relationships and Patterns of Change Over Tim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6), 834-851. 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99166009

[5] Simpson, J. A., & Gangestad, S. W. (1992). Sociosexuality and Romantic Partner Choi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1), 31–51. https://doi.org/10.1111/j.1467-6494.1992.tb00264.x

[6] Jones, M. (1998). Sociosexuality and Motivations for Romantic Involve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2(2), 173–182. https://doi.org/10.1006/jrpe.1997.2212

[7] Rodrigues, D., & Lopes, D. (2016). Sociosexuality, Commitment, and Sexual Desire for an Attractive Person.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46(3), 775–788. https://doi.org/10.1007/s10508-016-0814-3

[8] Lechuga, J., & Jones, D. N. (2021). Emophilia and other predictors of attraction to individuals with Dark Triad trai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68, 110318.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20.110318

[9] Jones, D. N. (2024). Emophilia: An overlooked (but not forgotten) construct in relationship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21, 112551–112551.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24.112551

[10] Cloutier, B., Lecomte, T., Diotte, F., Lamontagne, J., Abdel‐Baki, A., Daneault, J.-G., Eve, M., Alexandre de Connor, & Perrine, C. (2023). Improv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Among Young Men With First-Episode Psychosis: Impact of a Novel Group Intervention. Behavior Modification, 47(5), 1170–1192. https://doi.org/10.1177/01454455231186586




作者 | 赤生

编辑 | 洛洛西

美编 | Zene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 出柜 | 吵架 |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