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弗伦希
(图源网络,侵删)
不管大家有没有看过甄嬛传,从字面意思上大概都能摸到一点那个意思——宫里的日子太苦,苦到甚至对比起来苦杏仁也是甜的。
看到这个“苦”,好像已经看到那些看不到光的痛苦日子。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
我们如何理解“苦日子”这个词?或者说,我们为什么可以把”苦日子“理解成伤心、难熬和折磨的时间,而不是幸福和开心呢?
从中国古话到欧美电影台词,再到这些年的网络用语,我们似乎总把味觉体验与某些人生经验、情绪反馈连接到一起。那么,这些经历真的会让我们产生与味觉相似的感知吗?酸甜苦辣又会不会激发或促进我们相应的情绪感受呢?
原始味觉对情绪的诱发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刚刚度过了糟糕的一天,迫切的需要吃一点甜食改善一下心情。随着糖分的摄入,心情似乎也变得好了起来。
过去的研究认为,在生存和进化的过程中,味觉是祖先辨别什么可以食用的重要工具,它在帮助祖先存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与情绪联系起来[1]。
甜味食物是有营养、应食用的,因此吃下容易感到开心愉悦。
(图源网络,侵删)
苦味食物是变质导致的,或包含某些有毒的化学元素,往往被认为是有毒的,于是激发厌恶的情绪以避免误食。
也就是说,由味道引发的情绪反馈,帮助人类选择什么食物是适宜食用的,来帮助人类更好的生存下去。
不仅如此,如果品尝到的是对自己“有威胁”的苦味,还会激发个人的生存动机。在研究者针对苦味与生存动机的探索实验中,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品尝苦味之后,对生存相关单词的反应都比未体验苦味的参与者更快,而普通词汇中则没有出现这样的区别[2]。
这两种发现支持了进化理论,即由食品味道引发不同的情绪,来帮助人类做出更好的决策,并对可能面临的艰难生存环境做出心理准备[3]。
味觉隐喻
但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语言的出现,人们开始用语言将味觉与一些原本无关的行为相关联,成为了一种“概念隐喻”:作为身体体验的酸甜苦是具体的感受,但可以用来解释抽象的概念。
从婴儿开始,我们就不断体验家人靠近时温暖的身体触感,构建出“温暖”的感受与“幸福”、“团聚”之间的关联,便成为了一个隐喻。
味觉也是一样,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饮食不仅只意味着生存,而是根据不同的味道开始逐渐与更加深层的、社会化的情绪联系起来,形成了味觉-概念隐喻。其中比较明显的是甜、苦、酸三种口味。
//1.“Honey~”:甜味与积极情绪
甜味往往被用来描述幸福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进入甜甜的梦乡”或者用“sweet”表达喜爱。这是因为从小时候开始,妈妈会把糖果作为奖励,蛋糕和甜食会与过生日、过年等等幸福的回忆关联在一起,累积起来构成了甜味与幸福感受之间的隐喻。
(图源网络,侵删)
与之相应的,研究发现,甜味可以唤起人们与社会相关的信息加工。甚至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导致个体对其他人产生积极判断、浪漫感受甚至亲社会意图[4]。
在柏林医学院学者的研究中,他们要求517位参与者在吃了甜味或咸味的零食后,对一些年轻人的照片和艺术作品进行评分。结果表明,吃到甜食的参与者对于对方的面孔吸引力的评分普遍更高——尤其体现在与两性关系相关的浪漫方面。
当回答“我是否愿意与图中的人去喝杯咖啡”等问题时,甜味零食能够显著提高评分。这种影响没有在参与者对艺术作品的评分中出现,且与其对零食的喜爱程度没有关联。
据此研究者认为,在我们平时的语言体系中,甜味往往象征着善良和友好,比如“sweety”、“甜心”等等,与更开心的情绪、有浪漫属性的体验联系在一起。于是,人们形成了一条大脑的联想通路:吃到甜食=我在经历浪漫积极的体验=我也要做出友善的、对他人友好的事情,进而影响人们做出亲社会、利他性的行为。
这也是概念隐喻理论中的核心观念:语言文化中的隐喻通过更深层的、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情感、意图和行为。
//2.“不辛苦,命苦”:苦味与厌恶情绪
与甜味相对应的,苦味在中英文中往往与艰难与不幸、不道德的词汇紧密相关。
研究证据表明,味觉与道德评价之间存在隐喻关系,味觉苦涩会引起对不道德事件更高的敏感性和更严厉的评级,且这种诱发可以基于视觉、味觉的不同刺激产生。此外,观察到苦味会激发自我报告中更高的敌意和攻击行为[5]。
比较特别的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中,苦味具有其特殊的隐喻性,即“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尽甘来”等苦味积极文化的渲染,这些语言环境让“苦”不完全与消极情绪相关,而是指向未来的成功。研究发现,在实验前阅读了含有苦味积极含义的谚语的参与者,对提高对故事中历经磨难的人物成功率的预期,出现了磨难-成功隐喻[6]。
也不止咱这儿(狗头.jpg)
(图源网络,侵删)
//3.“我吃醋了”:酸味与嫉妒
嫉妒是涉及到社会比较与竞争的复杂情绪,包括面对他人的成功而产生的“envy”,和在亲密关系中伴随占有欲而产生的“jealousy”。
尽管这在研究中作为两个不同的专业概念出现,却常常被混合起来使用,尤其在汉语环境下,使用同样的“嫉妒”进行表意。
在苏州大学的研究中,她们特别选取了汉语母语者进行内隐联想实验*,发现酸味与这两种嫉妒都存在显著的联想效应。
*内隐联想实验:测验参与者无意识的对两类词语/图片的关联,以检验其对某种事物的潜在态度。如设定对“我”和“热情”按同一个键,比起对“我”和“冷漠”按同一键时,参与者的反应更快,可以看出他更倾向于觉得自己是一个热情的人。
确定了中文母语者对酸味与嫉妒情绪的态度后,研究者在后续的实验中分别让参与者想象、品尝酸味,探究其阅读嫉妒事件或想象嫉妒场景时的情绪。最终结论发现,想象和真实体验到的酸味都会加剧参与者的嫉妒情绪。
(图源网络,侵删)
从这个视角来看,味觉作为人类身体与外界交互作用的重要方式,受到文化概念和社会现象的融合与塑造,与社会情绪相关联产生了味觉-情感隐喻。
"We are what we eat"
目前的实证研究已经证明,味觉会在人际知觉与判断、道德判断、风险决策和消费决策四个方面产生实质影响[7]。比如服用辛辣食物会导致更强烈的冒险倾向[8],悲伤的人品尝到苦味后会增加消费以缓解不愉快的情绪等等[9]。
换句话说,味道确实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甚至决策。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人体bug”做点什么呢?
根据味觉领域研究者Raj Raghunathan的演讲,人们可以战略性的选择能唤起理想情绪状态的食物。
比如甜食有助于增加希望和信心,对面临发言、演示的人可能很有用;味道温和的食物更适合要做出重大决定的日子,以免头脑一热的冲动行为;如果面临对抗性质的活动,辛辣的味道带来的“最佳愤怒状态”没准能够派上用场。——当然,这些只是味觉能带来的帮助,可不要在期末考试前寄希望于能提升记忆力的“神药”噢。
不管,我相信哆啦A梦
(图源网络,侵删)
看完上面的内容,下次约会时,要不要给对方带一颗糖呢?
投票
学堂君
学堂君有个疑问,味觉隐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吗?
学堂君周围有很多朋友不喜欢甜食,吃甜食也能给他们带来积极情绪吗?如果一个人嗜好辣味食物,那么相比于甜,是不是辣更能给这个人带来积极情绪呢?
作者 | 弗伦希
编辑 | 伍圩
美编 | Zene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