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涂涂
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
死去,是为我们所爱
留下一点点的自我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这永远是心灵的哀伤
——Haraucourt
亲爱的展博...
(图源网络,侵删)
在谈到一个人生命中痛苦(Pain)的时刻时,我们很快想到的是一些涉及严重的身体疼痛的事件(如:分娩疼痛、肾结石……)。但是,生活里还有很多情况,如失去至亲、恋爱分手等,虽然对一个人的身体安全没有造成任何切实的威胁,但当事人也会感受到身体的痛苦,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成家当晚林黛玉心痛抑郁,泪尽而亡。
其实关于这种疼痛的感觉文学上有过很多描述,如《漫长的告别》里提到的诗句:“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我们将这些对社会排斥、拒绝或损失的反应称为痛苦,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的夸张隐喻。
医学上也有一种病征叫做“破碎之心综合征”[1],指人在遭遇重大的情感打击(如分手、丧亲)时,交感神经大量的分泌儿茶酚胺、乙酰胆碱等,这些激素的过量分泌刺激下,导致心脏心室收缩无力,心尖球形的改变,造成一些类似心脏病发症,如:剧烈胸痛或呼吸困难。但心脏功能本身并没有损坏,专家将此归结为心脏对于情绪的感应。
不仅仅是心痛,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由于社会联结受损而产生的痛苦,心理学上统称作社会性疼痛(Social Pain)[2]。
什么是社会性疼痛
社会性疼痛由Panksepp及其同事首次提出,他指出疼痛成分是社会联结损失期间引起的情感的主要子成分。[2]
社会性疼痛被定义为由于与亲密的他人或社会群体之间实际或潜在的心理距离而产生身体痛苦的体验。[3]距离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一些具体因素,如被拒绝、亲人的死亡或被迫的分离…这种定义与Bowlby的婴儿依恋系统概念相似,婴儿与照顾者超过一定身体距离就会引起痛苦。
也有人定义为“社会联结(Social Connection)面临威胁或期望关系被贬值”[4],其中关系贬值是指感觉作为关系伙伴(如朋友)的价值低于了自己的愿望。如一个人由于没有达到与他人关系预期的价值而产生的尴尬、羞愧、内疚或嫉妒而产生的生理不适也属于社会性疼痛的方面。
《重启人生》中女主终于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人生赢家,却因专注于积攒阴德错失了和儿时玩伴成为朋友的机会
(图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会出现社会性疼痛?
//1.它和身体痛有相似的生理基础[3]
现有的大量研究指出,我们的身体和社会疼痛可能依赖于一个共同的神经警报系统。而这个共享系统负责检测可能对生存有害的线索,如身体危险或社会分离,从而吸引个体的注意力和应对资源,以减少威胁或伤害。
大脑背侧前扣带回皮层(dACC)被证明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社会痛苦有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前扣带回皮层不是参与痛觉的形成,而更像是一种警报系统。
因慢性疼痛接受扣带切除术的患者报告,他们仍然能够感觉到疼痛,但这种痛苦不会困扰他们。这形象的展现了前扣带回并不是身体疼痛的感觉成分。
在一项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中[3],Eisenberger(2004)等人模拟了一个与其他参与者一起玩的在线抛球游戏(实际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模拟了“社会排斥”和“社会接纳”两种情形。(如下图)
被试希望对方将球抛给自己,而这种期望和现实产生冲突时,会导致dAAC活动增强。
在线抛球游戏模拟社会接受和社会排斥
(图源网络,侵删)
此外,右侧腹侧前额叶(RVPFC)也可以通过调节扣带回的活动来影响疼痛的体验。
//2.生而为人,我们进化成了这个样子
哺乳动物的不成熟期较长,因此,在进化过程中,能形成强大的关系并群体生活的社会性动物更有可能生存、繁殖,并将后代抚养到生育年龄。而诸如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被排除在群体之外往往意味着死亡。从进化的角度看,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包容和排除的条件,社会性动物需要一些机制帮助他们有效的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威胁。[3]因此,人与其他哺乳动物有对社会联系的终身需求,并在社会联系中断时产生了相应的痛苦感。
(图源网络,侵删)
就像一个人小时候被狗咬过就会害怕狗,我们在经历过一次疼痛之后不仅会害怕疼痛本身,更会害怕可能发生疼痛的情景。这种类似“条件性反射”的恐惧,有助于我们有效做出“接近/回避”的行为,来避免受到伤害。[4]
这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社会性疼痛的感知
//1.生理疼痛
身体疼痛会影响到人对社会性疼痛的敏感程度。遭受慢性疼痛的患者比健康对照组更有可能有焦虑依恋风格,其特征是会更关注关系伴侣的承诺状态,并对社会评估和排斥的恐惧加剧。婴儿经历身体上的疼痛时,在面对与照顾者的分离时更容易、更频繁的感受到社会疼痛。
//2.性格也影响着对社会性疼痛的感知
内向者的疼痛敏感性更高,容忍度更低,内向的人往往因为担心自己遭受拒绝,而更倾向于回避。内向者对社会性疼痛会产生更强烈的反应。同时,内向的人容易产生被拒绝的焦虑,那些对被拒绝敏感的人很容易在新伴侣的模糊行为中感受到有意的拒绝。[6]
而外向者更愿意表露他们遭受的疼痛感。外向的人更擅长交际,认为自己能够被接纳。他们更加不害怕在社会交往环境中遭受拒绝或伤害,因此对社会疼痛的接受程度更高。
(图源网络,侵删)
怎么缓解我的社会痛
//1.涵养积极的心态,不必在意他人眼光
社会性疼痛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疼痛是否会对我们产生困扰,取决于我们自己。
我们可能会被喜欢的人拒绝,可能会受到排挤,可能要融入一个圈子真的很累.......但是与其执着于我们破碎的部分,不如细数我们所拥有的,一直给予我们支持的爱人,不断努力、自我提升的自己。这些才是将我所有的部分缝合在一起,使我成为我的原因。
社会性疼痛的存在本就是让人回避伤害自己的联结,去寻找接纳自己的群体。我们不需要一直合群,真正的自我存在感来自自我认同。
//2.寻找社会支持
已有研究表明,增加社会支持,可以减少社会疼痛。
疼痛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biopsychosocial model of pain )将身体症状解释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研究表明,情感支持系统和良好的健康等促进恢复力的因素也可以促进愈合并减少疼痛的慢性化。[8]
每个人都生活在与他人的连接之中,当社会联结被斩断时,我们必然会产生痛苦的情绪。心病还需要心药医,在我们被一段联结拒绝时,可以向其他亲近的人寻求支持与帮助,可以是父母,或是朋辈。
社会支持的形式是多样的。倾诉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哪怕是和亲近的人简单地待在一起,也能带给我们安全感。
(图源网络,侵删)
//3.必要时可以用一些药物辅助
临床上的某些药物对身体疼痛和社会疼痛都有类似的调节作用[7]。阿片类药物以减轻身体疼痛、减轻动物和人类的社会疼痛而闻名。同时,一些用来减轻社会压力源引起的疼痛的抗抑郁类药物,被发现可以减轻身体疼痛。
需要提醒的是,药物永远是最后的手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依赖药物,积极寻求自身成长、调整心态,才是缓解社会性疼痛带来的困扰的长久之计。
最后,请不要为了避免疼痛而关闭自己的心
社会性疼痛的存在像是在告诉我们构建起一段社会联结的珍贵,在过去这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而那些由于遭受心碎的人,可能他们并不是矫情,而是真的在遭受着身体上的巨大痛苦。
我们可能无法为他们分担痛苦,却可以在适时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支持的拥抱。
社会性疼痛的存在也促使我们去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群体。或许你现在还没有找到你的归属,这也并没有什么关系,刻意的合群最终只会伤害到自己。即使是一个人独处,活得自在,幸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请不要为了避免疼痛而关闭自己的心,人需要亲密关系来获得内心的安全感。
(图源网络,侵删)
社会联结不一定都会带来疼痛,一段良好的关系更会满足我们归属和爱的需求,在这繁杂的世界里,为心带来秩序与安宁。
投票
学堂君
当一段关系破裂后,社会性疼痛也许在提醒我们曾经有多看重这段关系,它曾经带来哪些美好的体验。但即使这段关系不在了,只要我们还有爱的能力,一定可以再次拥有美好的关系。
作者 | 涂涂
编辑 | 硬糖酸梅
美编 | Zene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