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那座监狱丨关于津巴多

学术   2024-10-22 20:02   北京  

作者 | 伍圩



某天,你参与了一个心理学实验,被带到了一个很像监狱的地方。



主试让你抽了个签。



你一瞅——“看守”。



(图源网络,侵删)



好的暂停,让我们想象一下,一周之后的你会是什么样子。



你说,这只是一个实验,又不是真的。我只会很尴尬地cosplay看守一个星期啊。



好吧,很多人也是这个想法。



但是菲利普·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结果震惊了全世界。



监狱——情境的力量


津巴多实际上想要通过实验验证的观点是:比起一个人的内在性情和天性,周围的环境、事件发生的情景对行为有更大的影响。换句话说,环境带给我们的影响,足以覆盖我们的性格,导致我们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1]。因此,他创造了一个模拟监狱来探讨环境的影响。当然,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讲,这个实验是不符合伦理的。



他们从报名的人里筛选了24名参与者,在保证参与知情同意后告诉他们研究的基本性质,并强调了研究中可能会有侵犯隐私和公民权利的情况之后,将他们随机分为“看守”或者“囚犯”[2]。



在这里,研究者们要做的是观察、记录和分析囚犯和看守的行为,从而将决定行为的内在人格因素和外部情境影响分离开。



为了保证两组参与者在开始的时候尽可能相同,研究者让所有参与者先回家,不再接受任何指导语和训练,不用做任何准备。



然后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囚犯”们会遭到一名警官突然拜访,在警笛声里被迅速带走,然后是立案、采指纹、蒙着眼睛带到牢房。脱光“囚犯”们的衣服并用气雾喷雾器除虱,然后给他们发放囚服,给每个人一个囚犯编号,以及必不可少的锁链。



这些模拟真实监狱的体验背后的本质目的是羞辱和镇压。



而“看守”们会穿着统一的制服和反光墨镜,佩戴警棍(但是不允许击打犯人)。



(图源网络,侵删)



结果就像开头所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参与者们变成了真正的“囚犯”和“看守”,不再能区分扮演和自我



“看守”把“囚犯”看作卑微的动物,极尽贬损和侮辱,很享受对“囚犯”的虐待性控制。



“囚犯”很快变得温顺和卑屈,遵守看守们制定的规则,最终完全放弃了反抗和相互支持。



这个由专业研究者开展的科学研究脱离了研究的控制——“囚犯”忘记了他们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即有权力随时退出研究。在申请释放的的请求被驳回之后,他们只是顺从且沮丧地回到牢房,并没有提出退出。



模拟监狱近乎成为现实,让津巴多在原计划两周的实验推进到第六天的时候就终止了实验。他提出,情境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完全改变自身。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结果在几十年来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人们开始不仅仅关注战争中实施残暴罪行的士兵,也将目光投向“自上而下”授权的官员[3]。



好吧,你说。但我不会被丢到一个模拟监狱里,那么这个实验有什么意义呢?



在《不再害羞》一书里,津巴多提到,这个监狱实验成了他研究害羞的动力[4]。



害羞是自我强加的心理监狱


津巴多将“害羞”定义为“对他人和社交活动感到焦虑”。其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害怕人——尤其是那些不知为何会让自己在情感上受到威胁的人[5]。



实际上,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是严重程度跨度很大。



有的人只是在众人面前会偶然感到不适

而有的人体验到的害羞,是完全摧毁个体正常生活的创伤性体验



(图源网络,侵删)



让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害羞的学堂君被小明带去聚餐,但好巧不巧小明不在的时候需要学堂君自我介绍。



“我叫……学堂君……呃……没了。”



好吧,大家应该都能想象到学堂君的脸红和窘相。



在这里,学堂君是监狱看守,规定自己不允许自由交流、与他人交往。



但学堂君也是囚犯,虽然不情愿,但是顺从地接受了这个“害羞”的标签。



在斯坦福监狱里,仅靠抛硬币就随机决定的“看守”和“囚犯”为何没有经过训练就如此轻易地进入角色?因为他们理解“看守”和“囚犯”的身份意味着什么,或者说需要做什么。



现实生活里囚犯可以选择反抗强制性命令,但反抗的结果通常只是惩罚。所以“囚犯”们会选择服从命令,做“看守”命令他们做的事情。



在害羞的人身上同理——他们同时具有完成某件事的愿望,以及无法付诸行动的事实。



上课时想要回答问题,但是不敢举手。

遇到crush想冲,但是不敢主动上前。



津巴多认为,他们之所以羞于行动,是因为体内的“看守”发出指令



“这里不是做这种事情的地方。”

“你看起来很可笑。”



不要举手。

不要吭声。

不要上前。

不要主动。



所以,害羞者体内的“囚犯”顺从地决定不去冒险。



在这里,害羞的核心问题是过度的自我关注,过分关注负面评价



有些害羞的人会因为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而感到焦虑,总是为自己可能不恰当的行为而担心。

这些想法会影响其表现,表现又反过来影响观众对他们的评价,再进一步影响自身的想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既然害羞会带来消极后果,我们能不能克服呢?



逃离监狱


答案是肯定的。



在《不再害羞》一书中,津巴多分享了许多方法。



//1.认识自我


津巴多提出,要增强自我意识,从而对害羞更加警觉和敏感[5]。



比如,以舒适的姿势躺下,想象你在欣赏一部以你为主角的电影。



(图源网络,侵删)



电影会发生在哪里?

故事的转折和高潮会是什么?

主角、配角和导演会是谁?

电影进行和结束时观众会有什么反应?



比如,邪恶版学堂君制作了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邪恶机器人,而你不想让别人把机器人认作是你。



你有什么独特之处是邪恶机器人不能复刻的吗?

谁能分辨你和邪恶机器人呢?

如何证明你是你,而不是邪恶机器人?



想象你的理想人生,或者你要度过一个怎样的下午。

回忆自己的童年,规划自己的落幕。

……



在真正了解自己的喜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认清自己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之后,我们对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了大概的概念和回答,才能够不会过分担忧和恐惧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接纳之外,你也可以尝试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



//2.提高社交技能


不能在特定情景下做出合理行为有两个主要原因——没有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和由于高度紧张而导致精神不集中[5]。



当然,习惯了害羞的我们很难马上做出很引人注目的行为,或者在别人的关注里泰然自若。那么,不妨试试跟自己签订一个契约,让自己在一项一项to do list中成为魔法社交恐怖分子吧!



  • 你想做的改变是什么?写一个具体的小目标(比如和学堂君打招呼)

  • 每做出一个改变就奖励一下自己(比如奖励自己一杯奶茶)

  • 完成契约之后如何进行下一步,是给学堂君打两次招呼,还是打二十次招呼?

  • 没有完成契约怎么办?



不如尝试着去夸赞身边的朋友,或者认识一个陌生人,并逐渐试着让交谈变得顺利。



(图源网络,侵删)



就和其他的所有成就一样,一步一步的锻炼会让你有更大的自信和更熟练的方式完成社交。最终,我们就可以尝试让自己放松,来让焦虑置于个人可控制的范围内。



尾声


菲利普·津巴多先生于2024年10月14日在家中安详去世。


他的B站更新永远停在了2023年。



他所写下的《心理学与生活》也终于到了尾声。



(图源网络,侵删)



但是,


津巴多说,他不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写着“他是那座斯坦福监狱的主管”


津巴多说,他希望留下的是,“他把人们从心灵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津巴多说,他希望能够将人们从害羞、无知、自我膨胀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He did it with fun, while also inspiring youth to become everyday heroes [6].”



希望大家都能逃离自己的监狱。



投票


学堂君

看完这篇文章后,学堂君想到既然监狱实验表明“情境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完全改变自身”,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能通过创设或者改变环境,来帮助那些害羞的人呢?🤔

最后,再次向菲利普·津巴多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上滑动阅览参考文献:

[1] Zimbardo., P.G. (1972).The pathology of imprisonment. Society, 9 (6), 4-8.

[2] Haney, C., Banks, W.C., & Zimbardo, P. G. (1973). Interpersonal dynamic in a simulated pris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iminology & Penology, 1, 69-97.

[3] Hock, R. R. (1995). 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 Explorations in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Prentice-Hall, Inc.

[4] Zimbardo, P. G. (1990). Shyness: What It Is, What to Do About It. Addison Wesley.

[5] Jones, W. H., Briggs, S. R., & Smith, T. G. (1986). Shyness: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3), 629–639. 

[6] Zim bardo, P. G. (2021). 津巴多口述史. ( 童慧琦 & 陈思雨 Trans).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 | 伍圩

编辑 | 发呆暂停

美编 | Zene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 出柜 | 吵架 |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