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UU进来减肥丨一场生理与心理的博弈

学术   2024-11-21 19:59   北京  

作者 | 佳泽



“减肥难”,是一个困扰着许多人的”永恒话题”。

从“这一段时间吃得多了,运动少了,又胖了,从下周开始多运动,少吃一点!要瘦下去!”开始。到“我为什么就是瘦不下去?”,”我为什么减肥后总是反弹?”结尾。



或许你尝试过各种办法,总后却总把原因归结于”我真是意志力太差了!我真是太不自律了!”......



(图源网络,侵删)



也许你会因为难以坚持而放弃,也许你会因此自我责备,也许你一直想知道”why,我究竟要怎么样才能减肥成功”



Hold on!



或许你不是不够自律,而是"越努力,越难减";

或许你不是不够上心,而是对自己太严格而适得其反;



或许你不是"不够努力",而是你"生而易胖"?

减肥难成功,从生理学上看,是"注定的"。



减肥失败的生理学因素


//1.大脑VS减肥:天生的敌人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我们的大脑与减肥之间存在着一场永恒的战争。根据Berrideg等人的研究,大脑中的奖赏系统会让我们对高热量食物产生强烈的渴望。这是由进化论决定的[1]。



我们碳基生物就是喜欢热量炸弹嘛👉👈[1]



人类的生理本能是”存活”和”繁衍”。古早年间,人们的生活环境艰苦,食物匮乏,高热量食物有助于我们的祖先存储能量以度过艰难时期。因此,人类天生偏好高热量食物。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特定区域,能够准确判断食物的热量并作出反应,人们会本能地遵从这种反应,哪怕理性思维提出了反对意见。



然而,在如今这个物资充裕,营养过剩的时代,这种保留下来的生理本能,反而成了我们减肥的绊脚石。



//2.食欲与荷尔蒙:为什么我总是饿?


食欲这个看似简单的生理现象,实际上受到多种荷尔蒙共同调控。我们会在不同时间、环境和情绪下感受到不同程度的饥饿感,而这背后的主要“功臣”就是荷尔蒙。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两种与食欲密切相关的荷尔蒙:胃生长素(ghrelin)和瘦素(leptin)。



(图源网络,侵删)



胃生长素。它是一种主要由胃产生的肽类荷尔蒙,被称为“饥饿荷尔蒙”。当我们的胃空了一段时间后,胃生长素的分泌会增加,进而传递给大脑一个信号:我们需要吃东西了。在我们进食之后,胃生长素的分泌会减少,但这个过程并不是瞬间完成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吃完一顿丰盛的大餐后,可能仍然会觉得饿的原因。



瘦素。瘦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荷尔蒙,它的功能与胃生长素正好相反。当我们的脂肪储存增加时,瘦素的分泌也会相应增加。瘦素可以抑制食欲,让我们感到饱腹。简单来说,瘦素就是身体的“饱腹警报”,提醒我们已经摄取了足够的能量,不再需要继续进食[2]。



肥胖人群因为脂肪储备较高,体内的瘦素水平往往较高.然而高水平的瘦素并没有造成正面的影响,肥胖人群反倒因此对瘦素的敏感度降低了.导致瘦素对食欲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并且,在减肥过程中,荷尔蒙的平衡可能会被打破。例如,长时间的节食可能会导致胃生长素水平升高,使得我们感到更加饥饿,而瘦素水平下降,饱腹感降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减肥期间常常觉得难以抵挡美食诱惑的原因。



除了胃生长素和瘦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荷尔蒙与食欲有关,如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神经肽Y等。这些荷尔蒙共同参与了食欲的调控,使我们的饥饿感和饱腹感得以平衡。



//3.睡眠、情绪与荷尔蒙:压力一大就想吃东西


荷尔蒙与我们的情绪也密切相关。当我们感受到压力或焦虑时,荷尔蒙分泌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食欲增加。例如,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进而引发食欲,使我们更容易暴饮暴食[3]。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用吃东西来缓解压力的原因.



嗯,没有骂人的意思



另外,研究发现,当人们睡眠不足时,胃生长素水平会升高,瘦素水平会降低[4]!前文我们已经讲过胃生长素和瘦素的作用和关系了,试想一下,当遇到压力时,或许你会难过焦虑,或许你会难过,或许你还会因此熬夜,睡眠不足,这个时候,你怎能不吃吃吃?



//4.肥胖基因:我的体重居然还受遗传影响


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些人减肥起来就像“小菜一碟”,而有些人却费尽心思依然难以瘦下来。这其中还有一个因素是我们的基因。基因对于我们的体重、新陈代谢和食欲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研究发现,有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人们更容易发胖。这些基因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新陈代谢速度、食欲以及能量消耗等方面。例如,FTO基因(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就是一个与肥胖风险密切相关的基因。拥有特定FTO基因变异的人群可能会比没有这种变异的人群更容易发胖[5]。



基因对新陈代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的新陈代谢速度是在一定程度上由基因决定的。有些人的新陈代谢速度天生就较快,他们能够更快地消耗掉摄入的热量,因此减肥起来相对容易。而有些人的新陈代谢速度较慢,即使饮食和锻炼习惯相同,他们也可能比其他人更难以减肥。



😢🥺😭plz... ... 

(图源网络,侵删)



心理学为减肥提供支持!


“减肥”,本身就是一件阻碍重重的事情,出自人类的生理本能,这些阻碍是先天的,是客观的,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不过,纵然减肥的生理因素难以改变,阻碍无法扫除。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通过一些方法来为我们的减肥之路减少阻力,增添动力。



//1.认识你的思维陷阱:认知重塑


思维方式对减肥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负面的思维模式可能会阻碍我们的减肥进程,通过认识和改变这些思维陷阱,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减肥过程中的挑战。认知重塑(cognitive restructuring)是一种认识并改变不合理思维模式的心理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积极、实际的思维方式[6]。



首先,要识别不合理的思维:首先要学会识别负面、不合理的思维,如“我永远都无法减肥成功”、“如果我吃了一块蛋糕,那么我今天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接着,挑战和替换不合理的思维: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这些思维陷阱时,可以尝试质疑它们并用更积极、实际的想法替换它们,例如:“我可能在减肥过程中遇到挫折,但我仍然有能力继续努力”。



不是我说的(信誓旦旦)

(图源网络,侵删)



//2.监控你的行为: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是一种认知行为技术,它要求个体关注并记录自己的行为、情绪和想法。在减肥过程中,自我监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习惯和模式,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7]以下是关于自我监控的一些详细内容:



1. 饮食自我监控


记录饮食是自我监控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详细记录每天所摄入的食物和饮料,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和摄入的热量。这有助于我们发现不良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以及跟踪进食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饮食自我监控,你可以尝试:



1.1 使用饮食日记或手机应用记录每顿饭的食物种类、分量和热量。 

1.2 注意记录饮料摄入,因为饮料中的热量往往容易被忽视。 

1.3 定期回顾饮食记录,找出不良习惯,设定改进目标。



2. 运动自我监控


记录运动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运动习惯,设定运动目标,以及跟踪运动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以下是进行运动自我监控的一些建议:



Excel爱好者狂喜

(图源网络,侵删)



2.1 使用运动日记或手机应用记录每天的运动类型、时长和消耗的热量。 

2.2 设定运动目标,如每周进行多少次运动、每次运动的时长等。 

2.3 定期回顾运动记录,检查自己是否达到目标,如有需要,调整运动计划。



3. 情绪和触发因素自我监控


在减肥过程中,情绪和触发因素可能影响我们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通过记录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与我们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以下是关于情绪和触发因素自我监控的一些建议:



3.1 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情绪,尤其是与进食和运动相关的情绪。 

3.2 识别可能导致暴饮暴食或影响运动的触发因素,如压力、无聊、疲劳等。 

3.3 设定应对策略,如采取深呼吸、进行短暂的冥想或者散步来应对压力和焦虑。



//3.奖励自己:建立积极的奖励机制


自我激励(Self-motivation),是减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8],内在动机更容易帮助我们长期坚持减肥。它可以帮助你保持积极的心态、克服挑战并实现目标。同时,奖励机制在减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效能感,并激励我们坚持努力[9]



设定明确、可实现的目标:


为自己设定具体、明确的减肥目标,如每周减重1磅,而不是“尽快减肥”。确保你的目标是可实现的,以避免因无法达到过高期望而导致的挫败感。


同时,你可以分阶段设定目标: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这样可以让你更容易地关注和实现每个阶段的目标,从而保持动力。



庆祝小胜利,制定奖励计划:


在减肥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成果,如减轻1磅或完成一次锻炼,都应予以庆祝。同时,为自己设定奖励,如达到某个目标后购买一件新衣服这些奖励可以提高你的动力,并让你更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源源不断的正反馈,可以帮助你保持积极的心态,激励自己继续努力。不要等到达到最终目标时才庆祝,每个小成就都值得我们自豪和庆祝,这有助于保持积极的心态



//4.环境因素:避免外部诱因与减少食物可得性


“追求高热量食物是我们的生理本能”,想象一下,当你走入琳琅满目的超市,看到货架上整整齐齐的薯片,巧克力,当你路过繁华的大商圈,看到街边一家家香气扑鼻的蛋糕房,奶茶店。这种情况下,或许你主观上告诉自己,”要克制,我在减肥”。但是你的生物本能难免会”为之心动”环境中的外部诱因,如食物广告、超市陈列等,容易激发我们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10]。



食物可得性也对我们的饮食习惯产生影响。在一个食物丰富的环境中,我们更容易摄入过多热量。因此,在减肥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这些环境因素,并采取措施减少不利影响。虽然我们无法压抑生理本能,但是我们尽量避免外部诱因,做到”眼不见,心不馋”。



(图源网络,侵删)



//5.社会支持:朋友圈的力量


我们的社交环境也会对减肥产生影响!



Christakis和Fowler的研究发现,肥胖和减肥的行为和心态在社交网络中具有传染性[10]。这意味着,身边朋友的减肥行为和态度可能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减肥过程中,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或加入减肥社群,可以增加我们成功减肥的可能性。



同时,研究发现,在减肥过程中获得家人和朋友支持的参与者,减重效果更显著。



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人人都明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都知道多一个人支持,要胜过少一个人支持。但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处于社交环境中,却往往会忽视这个细节。



不要忽略“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也不要只停留在“我知道它的好处”上。去大胆尝试,去联系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去拥抱那些在背后支持你的人,总能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



大家都是懂心理学的!

(图源网络,侵删)



//6.心理干预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借助心理干预的帮助。心理干预可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动力学干预等方法。这些干预旨在帮助我们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应对减肥过程中的心理困扰[11]。但是请谨记,并非所有人都需要,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



最重要的是:保持乐观,自我接纳,珍爱自己


在告诉自己“我要减肥成功”之前,我想应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



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要去减肥呢?



是因为社会主流的以瘦为美让你觉得自己格格不入?还是互联网造成的颜值焦虑把你裹挟?



如果是出于这些的话,请你知道,当自我价值过于依赖社会认可的时候,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相对于"如何让自己瘦下来",更重要的是意识到,“减肥之后就能变成更好的自己”这种观念只代表社会主流审美的态度,但身材应该是多元的,应该提倡健康的身材而不是瘦的身材。



减肥不应该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一场为了认识自己,并更好的成为自己的旅行。



如果的确有着值得出发的原因,那么还请记得:



“减肥”,本身就是一件阻碍重重的事情,这些阻碍是先天的,是客观的,是出于我们的生理本能的,是我们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这件事上,假如你失败了,也请不要气馁,不要过分苛责自己,给自己多一份接纳和包容。然后鼓励自己,下一次再出发。



或许你现在离终点还会有着一定的距离.但是,谁说一定要和终点比呢,回头看看自己的原点,自己走过的距离也相当的有意义。



毕竟,只有热爱生活,对自己有所期待的人,才会选择走上这条艰难的道路。



(图源网络,侵删)



不论何时何地,还请珍爱那个热爱生活的自己。



投票




学堂君

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身上的肉肉不仅是肉肉,还是父母/朋友/自己投喂的爱,还是摔倒碰撞时的缓冲垫,还是危险来临时随身携带的能量储蓄库。肉肉这么有用,为什么要减掉它🥺🥺🥺


向上滑动阅览参考文献:

[1]Berridge, K. C. (2009). 'Liking' and 'wanting' food rewards: brain substrates and roles in eating disorders. Physiology & Behavior, 97(5), 537-550.

[2]Cummings, D. E., & Overduin, J. (2007). Gastrointestinal regulation of food intak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117(1), 13-23.

[3]Taheri, S., Lin, L., Austin, D., Young, T., & Mignot, E. (2004). Short sleep du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leptin, elevated ghrelin, and increased body mass index. PLoS medicine, 1(3), e62.[4] Spiegel, K., Tasali, E., Penev, P., & Van Cauter, E. (2004). Brief communication: Sleep curtailment in healthy young me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leptin levels, elevated ghrelin levels, and increased hunger and appetite.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41(11), 846-850.

[5]Frayling, T. M., Timpson, N. J., Weedon, M. N., Zeggini, E., Freathy, R. M., Lindgren, C. M., ... & Walker, M. (2007). A common variant in the FTO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body mass

[6]Beck, A. T. (1976).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7]Kanfer, F. H. (1970). Self-regulation: Research, issues, and speculation. In C. Neuringer & J. L. Michael (Eds.), Behavior modification in clinical psychology (pp. 178-220).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8]Teixeira, P. J., Carraça, E. V., Markland, D., Silva, M. N., & Ryan, R. M. (2012). Exercise,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9, 78.

[9]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10]Cohen, D.A., & Babey, S.H. (2012).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eating behaviours: heuristic processing and dietary choices. Obesity Reviews, 13.

[11]Christakis, N. A., & Fowler, J. H. (2007). The spread of obesity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 over 32 year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7(4), 370–379.



作者 | 佳泽

编辑 | 一分钟

美编 | Zene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 出柜 | 吵架 |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