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深浓,蟹肥菊黄,冉冉秋光里,佳节又重阳。
重阳节,是一年中天气最好的日子,也是一个充满柔情和温暖的佳节。
今天,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如何庆祝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呢?
告诉孩子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与祭祀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纪念先祖的节日,目前仍有一部分地区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这源于古人的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
“(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与季节
重阳在民众的生活中,是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
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
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重阳与生活
在民俗观念中“九”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重阳节还有祈求健康长寿之意。所以重阳节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家长在这天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就像儿童要过“儿童节”一样,老人也有自己的“老人节”,你有什么办法能让爷爷奶奶感到开心呢?
通过类似的引导,孩子们不仅能够参与到节日的准备活动中,还能逐渐培养出尊重和关爱老人的意识。
和孩子一起体验节日习俗
体验不同的习俗
给孩子更多生活的体验、
幸福的回忆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之处主要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或登高台。
家长在工作日不方便带孩子外出游玩,可以在小区选择合适的登高地点,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体验节日和平时的区别。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家长和孩子赏菊时,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和“菊”相关的诗词,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诗词的魅力:
和孩子一起读这些书
重阳节最重要的是学会感恩
阅读传孝道,百善孝为先!
当全家人一起登高望远,品尝重阳糕,围坐在一起阅读故事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传递着对长辈的尊敬与爱护,是在向孩子们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愿每一代人都能在这样的节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继续生根发芽,开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