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古城镇河西村:党建引领促帮扶 群众增收共致富

文摘   2024-10-29 17:30   云南  


近年来,古城镇河西村紧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项目为载体,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产业支撑为关键、以村集体经济增收为路径、以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之路。双孢蘑菇工厂化项目是由上海市金山区、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中国宝武集团三方共建,引进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实施的项目,位于镇沅县古城镇河西村坝山组、新寨组,距离镇沅县城55公里,距离古城镇17公里,是云南省首家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企业。

因地制宜,规划先行

一是区位优势转变为项目优势。古城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落实党建为根本,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布局,凭借镇沅“南大门”的地理位置优势、文团公路穿村而过的交通优势,积极争取引进双孢蘑菇工厂化项目的项目落地古城镇河西村。二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项目采取与地方资源、产业优势有机结合,依靠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设施化栽培,实现增值增效。项目总建筑面积12235m2,建设有发酵隧道、生产车间、辅助用房、生产线设备、控制系统、机械设备设施、室内水电、产品检验化验室。菌菇房采用生产环境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双孢菇全年化种植。

创新模式,凝聚合力

为了打造“党建引领聚合力,政企联建促发展”的工作格局,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推发展共赢。一是抱团式发展。整合古城镇及周边乡镇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巩固脱贫攻坚任务重点村29个村(包含古城镇9个村),组建镇沅村联综合发展有限公司,以项目资金投入建成资产入股方式,引进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结对帮扶合作,签订利益联结合作协议。二是牵引式发力。采用“党建+公司+基地+群众”的发展模式,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提供规划、设计及技术指导。待项目建成后,产权归镇沅村联综合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所有,并以租赁方式与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合作运行。三是派餐式助力。在运营期间由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保管养护,并负责投入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和具体运营、生产销售,运营方每年支付项目实际投资总额6.2%的租金,并在合作期限内着力为镇沅村联公司培育当地的生产经营主体,提升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能力,保障项目持续健康运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这一合作模式不仅确保了项目的专业运行,也为当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

焕发活力,共同致富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推动、服务产业发展的“引擎”功能,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是以项目抓经济。双孢蘑菇项目全厂种植面积12000m2,共设置24个种植车间,年产双孢菇可达3000吨,年产值3000万元,年效益在300万元以上。目前已全面投产,生产出来的蘑菇陆续销往昆明、成都。二是以延链促增收。就地取材,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种植双孢蘑菇每一批需要大量的培养料,经过实验,秸秆、鸡粪等通过一定发酵,可以提高双孢蘑菇的品质和产量。由河西村党总支组织牵头,在全县范围内向农户收购生产原料,每年收购量约1万吨,可带动农户增收900万—1000万元。发酵生产原料所产生的废料可以工业化生产姬松茸培养料,发动周边农户种植姬松茸,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打造循环发展的产业链。三是以产业带就业。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项目为本地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目前,已经带动了当地80余人的就业,人均月工资在4000至4500元之间;管理人员月均工资更是在5000元以上。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周边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为群众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古城镇河西村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进一步发展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优化了农业结构和布局,加快了特色产业的开发步伐,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努力,该项目正成为古城镇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重要推手。

供稿:县委组织部


镇沅先锋社
推送党建资讯,宣传党建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