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田坝乡瓦桥村:党建引领谋发展 凝心聚力促振兴

文摘   2024-12-05 21:18   云南  


近年来,田坝乡瓦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利用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生态资源,以“三个三”助推民族团结与茶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瓦桥村也因此获得“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省级森林乡村”“省级卫生村”“省级‘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等荣誉。

支部带头




以“三化”筑牢思想根基

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为发展注入活力、激发动力。一是常态化学习教育。把党和国家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纳入“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必学内容,开展专题教育1次,典型事例学习2次,不断筑牢各族党员干部思想根基。二是网格化压实责任。严格履行好“一把手”负责制,结合“乡村组”三级网格化,分片到点压实责任,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研究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倍加珍惜各民族团结和谐、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三是标准化创建示范。以民族团结“进村组”为抓手,制定瓦桥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方案,以“提升人居环境、统一建筑风貌、彰显民族文化、发展文旅”为抓手,引导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创建,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

发展产业




以“三路径”扩宽增收致富路

坚持一个村就是一个大家庭,让全村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走上富裕道路。一是深挖资源发展“特色路”。理清发展思路,推行“订单+农产业”模式,投资800余万元建设瓢鸡养殖和加工项目2个,统一发放种苗、统一养殖标准、统一验收回购、统一加工销售,夯实特色瓢鸡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发展“合作路”。依托茶叶资源,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模式,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茶叶加工企业,改扩建标准化茶叶初制所,完成茶叶种植面积2844亩,引进茶企业2家,建立茶叶庄园2家,建设茶业初制所11家,带动发展农户190户,实现茶叶产、供、销一条线服务。三是党员带头示范发展“帮扶路”。以党支部牵头,搭建“茶企+弱势群体”和“党员大户+一般茶农”帮扶平台,让10户党员大户帮扶20户农户,2家茶企业带动就业34人,发挥能人大户在茶叶种植培训、代加工、代销售方面的作用,探索茶企业与弱势群体建立“541”的利益分红机制,每年为群众增收5万元,不断扩宽茶农的增收渠道。

创新治理




以“三风景”弘扬民族文化

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丰富各民族文化生活,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一是弘扬民族文化“生活风景”。丰富三玄、芦笙、大鼓、快板、跳歌等民间文化活动,举办山歌、陀螺、篮球、乒乓球等民族体育赛事4次。积极组建和培养业余演出队,搭建乡村大舞台,广泛开展广场舞、健身操、三跺脚等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演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动人故事,不断丰富各民族文化生活。二是严守生态环境“绿色风景”。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清四乱”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深化“厕所革命”“人畜分离”“两污治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创建,让绿色环保、健康文明成为新风尚。三是提升治理成效“文明风景”。积极促进乡村善管善治,完善村规民约,抓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搭建“热情、耐心”服务平台,建立服务热线,为各族群众在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提供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作者 |李思泽  田坝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编辑 | 罗应荣
编审 | 陈  清
 终审 |彭学元

镇沅先锋社
推送党建资讯,宣传党建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