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党建引领
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主基石”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九甲镇党委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能力和水平。广泛动员各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积极参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构建主体在镇、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工作布局、工作力量、工作手段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抓实宣传引导
拧紧民族团结进步“一根绳”
常态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工作,把民族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不断将民族团结牢牢植入各族群众心中。利用环集镇路建设,塑造以“千家寨”当地故事、传说为题材背景的雕塑墙,展现以“茶文化”“苦聪文化”为主题的故事与传说,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在办公地点大厅、楼道、办公室等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通过村组会议、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布标等方式积极开展民族团结知识宣传,促进全镇上下形成了“同心共筑中国梦,实干富民奔小康”的共谋共识。
抓实文化传承
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公约数”
积极与县级部门沟通对接,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并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完成九甲“杀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先后投入125万元建设杀戏传习馆,培养业余演出队10支203名,每年巡演50余场次,连续三届参加云南省传统戏剧曲艺会演并荣获“优秀会演奖”,九甲“杀戏”传习所被认定为普洱市“非遗戏剧艺术创作演出基地”,苦聪文化的神秘色彩绽放出更加迷人的色彩,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抓实素质提升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强磁场”
坚持以提升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自身素质为根本,打造“哀牢山农民技术学校”,通过培训方式将科技文化知识送到各族劳动人民手中,不断提升民族地区群众的整体素质。完成“茶旅小镇”“茶王广场”“三台村民族文化广场”“三台村民族文化特色商品展销交易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动员各族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做到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促民族团结,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抓实产业发展
下好民族团结进步“一盘棋”
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构筑“1+3+N”的特色产业体系,推动民族经济发展,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着力改善民生,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等方式,用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效,切实提高各民族群众的幸福感,为助推民族团结进步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