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镇沅:打好人才发展“组合拳”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摘   2024-12-26 21:44   云南  

近年来,镇沅县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教育强县为抓手,以人才发展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高素质教师培养供给,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逐渐培养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构建精准引才体系,多渠道抓实人才引进。健全完善教师队伍引才政策,及时印发《关于支持镇沅一中 镇沅民中急需紧缺教育人才发展的措施》,确立“党管人才、组织统筹、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资金奖励、职称待遇、住房医疗保障及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留住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针对薄弱学科,严格筛选师资人才,联合组织、人社、教体等部门,组成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组从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双一流”A、B类高校、全国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招引毕业生。2024年教育领域共招录110人,其中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等学校招录18名需紧缺人才,实现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毕业生招录“零的突破”,进一步充实了教育人才队伍师资量。


构建多元育才体系,提升师资人才队伍素质能力。通过“请进来”援助一批。坚持开拓视野、统筹利用资源,主动对接省内学校资源与云南大学、普洱学院、昆明书林二小、昆一中、昆十中等学校签订人才培养计划,采取专家、名师、名班、高考阅卷教师到镇沅开展辅导、培训、讲座等方式,让我县教师队伍在实战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教学师资队伍的专业性。通过“送出去”锻炼一批。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有计划地选送青年教师、校长等教师队伍到昆明、曲靖、上海等地跟岗研学,帮助教师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年内共培养本地骨干教师429人。“两大计划”培养一批。全面实施“攻读研究生支持计划”“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支持计划”,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探索在教育教学、学科竞赛、改革创新、学历提升、资源配置上给予重点支持,并通过“青蓝工程”“跟岗培训”等方式提升任教老师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全县师资人才队伍水平不断提高。

构建“三重”用才体系,激发师资人才队伍创新活力。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科室合力推进、学校主体落实”的人才工作格局,强化党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统一领导。惜重金吸引人才,明确引才待遇保障机制,如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毕业生本科补助40万元,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拘一格重用人才,落实“人岗相宜、能岗相适”用人导向,有计划地安排到学科带头岗等实践锻炼,建立量化考核机制,激励人才多出成果,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以业绩重视人才,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优秀人才引育并举新模式,优化人才管理和评价体系,建立能上能下竞争分流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构建人才服务体系,营造爱才惜才留才氛围。成立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县长兼任“双组长”,落实县委常委及县政府分管领导挂钩联系学校13人23所,积极推动县委常委及县政府分管领导履行“编外校长”工作及县教育体育局领导干部职工驻校蹲点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和舞台,开展寒暑假研修、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等多元化教学技能培训,今年共组织各类培训8863人次。定期召开全县教育大会、教师座谈会、教育工作述职会等表彰教育教学质量优秀集体13个、先进集体18个、先进个人178人,进一步营造出对标先进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同时118名教师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云岭楷模”等称号,进一步激发教师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县委组织部供稿
编辑 | 罗应荣
编审 | 陈   清
终审 | 彭学元

镇沅先锋社
推送党建资讯,宣传党建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