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镇沅,碧空万里,阳光普照,一切皆是欣欣向荣的样子。镇沅县30余名选调生聚在一起,召开2024年度选调生座谈会,大家坐在一起,共叙情谊、共谋发展。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肖端菊全程参与座谈并对选调生提出希冀。
座谈会上,2名“老”选调生结合自身经历作了经验分享,29名“新”选调生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认识、谈体会,也谈迷茫、谈困惑,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现场气氛活跃热烈。大家纷纷表示,镇沅是一块宝地,处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活力与激情,处处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作为年轻干部,一定会紧握接力棒、当好生力军,在这片“不是故乡的故乡”的热土上,挥洒青春热血,不负组织培养,不负青春岁月。
“我很荣幸成为一名镇沅的定向选调生,在基层的这段时间,我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大可作为,我一定会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在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与各位前辈、同仁一起贡献青春力量。我也倡议选调生朋友把真情融入镇沅的“山川河流”,在这包容灵秀之地历练成长、干事创业、扎根立足,以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姿态书写人生新篇章。”按板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张国忠言语间饱含激动与干劲。
“驻村期间,我协助村委进行防返贫监测、完善村级工作台账、两保征收、政策宣传以及人居环境整治,历练很扎实。”勐大镇文蒙村主任助理杨虹燕发言时情真意切。
“村上的伙伴们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比如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沾满着泥土气息的人生哲理,比如永远用充满干劲的心态对待工作的爱岗敬业的精神……”驻村四个月已经明显感觉得到自己进步的长安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刀小丹用朴素又温暖的语言表达。
“工作中遇到很多困惑和挑战,今天正好可以和各位前辈进行取经……”
“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我深感自己在处理复杂问题、与群众沟通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未来我将继续保持谦虚务实的态度,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扎根基层、了解民情,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选调生的初心和使命…”
肖端菊部长认真听取选调生发言,肯定了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的努力、付出和成长。同时,结合工作经历和工作阅历为选调生答疑解惑,分享座谈感悟,并对选调生提出三点殷切希望:一是要善于修身,在自我调整中“强筋健骨”。要把对党忠诚作为“政治底线”和“首要标准”,时时把讲忠诚记在心里、刻在心里,做对党忠诚的表率,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并把自身理论优势、专业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和发展优势;要找准定位,锚定方向精准发力,以实实在在的作为博取“进位”;要养成主动奉献、主动付出的自觉性,向下扎根,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真心实意解决民生问题,永葆初心使命。二是要敢于担当,在履职尽责中“践行初心”。要善作善为,找准工作抓手,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艰苦复杂环境和吃劲儿岗位上锤炼硬作风、增强真本领,切实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做敢挑重担的“先锋”;要求实奋进,既要立足本职工作,更要胸怀全局,主动在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中寻找坐标、展现作为,做担当有为的“奋斗者”;要投身实践,把握好基层锻炼机会,切实提高群众工作本领、沟通协作本领、处理复杂矛盾问题本领,做建功立业的“勇者”。三要严于律己,在锐意进取中“永葆本色”。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守牢政治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始终坚守清白立身、干净干事的底线;要转变作风,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主动向“田秀才”“土专家”学习,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村庄发展等重点难点问题,在基层火热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一是相信组织永远不会错。要记住先有党和人民,才有工作和自己,自觉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做好小事和实事,有为才有位。二是相信努力永远不会错。所有的困难都可以用时间和耐心来克服,年轻同志越发要静下心来、沉下身去、树立标准,把自己负责的每一项任务做好。要坦荡做事,调节好心态,正确看待批评,不能有小心思、小动作、小聪明、小集体,养成公私分明、团结协作、主动作为、积极奉献的品质。三是相信学习永远不会错。要始终加强政策研究和学习,通过学习和借鉴增加阅历、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不断提升公文写作、组织协调、群众工作等工作技巧。四是相信严守纪律永远不会错。年轻同志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要试图挑战任何的纪律和法规,防止“破窗效应”,端正人生观和政绩观,切实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一是对待工作要有认真的态度。认真,意味着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体现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青年干部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对待工作不敷衍、不马虎,力求把每一项任务都做到最好。要敢于直面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善于分析,深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被复杂情况所干扰。二是对待工作要有学习的韧劲。“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要通过读一些对自己终身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的好书,读文件、读政策法规等向书本学的方式,通过在不擅长的领域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等向前辈学的方式,通过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盯着问题学,搞清前因后果,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把创新意识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合理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善于反思总结,在实践中寻找新办法等向实践学的方式,不断提高工作质效。
驻村两年时间,我对“基层实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是要脚踏实地,根据实际村情诚心做好每一件小事;二是要在初心使命的“坚守”中永葆激情,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坚定的信念,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三是继续以学生姿态前行,从学习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理论,到积极向领导同事请教,再到田间地头拜群众为师,把学习作为构建自身知识体系、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路径,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勤学善思中学到“真本事”。
一年的驻村锻炼,让我从一开始的迷茫无措到现在每天日程拉满,尽管驻村生活充满艰辛,却也极为充实。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学到了要做永远的求学者,汇聚向下扎根的勇气;要做永远的实干者,铸就为民奉献的情怀;要做永远的奔跑者,积蓄向远而行的力量。
作为一个从河南来到镇沅工作的年轻人,我从一开始的格格不入到现在能和村委干部打成一片,从听不懂方言到现在能听个大概,这一路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工作业务对我来说更是全新的体验和挑战,接下来我会通过多向老干部、老前辈和同事学习,通过多实践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争取早日在基层成长成才。
编审 | 陈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