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孕妇及血管疾病患者
符合以下情况的人群,不建议参加马拉松运动:
● 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赛前一晚大量饮用烈性酒或睡眠不足者。
2
训练量严重不足,没做好充分准备
关于赛前训练建议,跑友们可参考:《跑马拉松?这份健康备战指南你值得拥有!》
◉ 经过6个月以上的系统训练,每周3-6次训练,一次最大跑量以目标速度或高于目标速度持续完成32-35公里而无重大不良身体不适者,可考虑选择参加全程马拉松;
◉ 经过3-6个月的系统训练,每周3-5次训练,一次可以目标速度或高于目标速度持续跑完成15公里以上而无重大不良身体不适者,可考虑选择半程马拉松比赛;
◉ 经过2-3月的系统训练,每周3-4次训练,一次可持续跑达到5公里以上的,可考虑参加10公里比赛。
3
不能忍受疼痛及不适
在刚开始跑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头晕恶心、腿软发沉等现象,这就是运动生理学上所指的运动“极点”(半程马拉松的极点一般在15-18公里,全程马拉松的极点在30-35公里左右)。它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不适应运动器官活动引起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跑者可以适当减慢跑速,有意识加大呼吸深度,减少呼吸次数,或行走2-3分钟,使得大脑皮层工作正常起来,上述各种难受的感觉就会随之消失,从而迎来正常运动机能,运动生理学上叫“第二次呼吸”。
跑步时出现的腹痛、关节痛、肌肉抽筋以及跑完步不可避免的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果在初期就无法忍受,那么建议再认真考虑自己是否耐受马拉松比赛。
4
赛后不能科学调整身体状态
马拉松比赛后,身体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运动,肌肉疲劳、水分失衡、电解质紊乱等问题接踵而至。若不能及时且科学地调整,这些累积的生理负担可能转化为长期伤害,影响健康甚至运动生涯。
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调整与赛后恢复方式,请见:《跑马指南:从起跑到完赛》
与激烈的体育竞技比赛不同,大众参与运动的初衷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因此,最重要的是让大家学会科学评估自身的运动风险,让不适合参与马拉松运动的人不要冒险挑战这项极限运动。
因此,对于新加入的跑步爱好者,建议从一开始就注重科学训练,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快速提升成绩。
而对于已经踏上赛道的跑友们,也切忌盲目追求成绩,一定重视比赛中的身体感受,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终止比赛,寻求医疗救助。
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马拉松运动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在运动中更好地塑造健康体魄。
温馨提示
北京和睦家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提醒您:马拉松运动,请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骨科主任
主任医师
副主任治疗师
图片来源:big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