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冷静且有力量的老师,做尊重且有理解力的家长

文化   2024-10-19 07:04   北京  

全文长 29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分钟

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家校关系的构建极为重要。

家庭和学校各自身份不同,站位不一样,但是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培养我们的孩子。

家长最直接接触的就是老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家长要和老师共同给力,形成教育合力。那么,家长可以怎样做呢? 

我期待大家做尊重且有理解力的家长。

1. 尊重老师的专业性

其实,现在许多家长有极高的素养,会尊重老师,这样的家校关系一般较为温暖和谐。得到家长的支持,老师工作就会更有动力,更想多为班级付出一些,多为孩子考虑一些,即使再辛苦也觉得幸福满满。

但是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还是有个别家长不够尊重老师。

有些家长面对老师时总是“不自信”,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还找出各种他们认为不喜欢的原因,殊不知绝大多数“原因”是家长自己的想象。

有些家长认为每个教师都有诸多缺点,甚至在教育孩子方面还不如自己,认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更贴近孩子,所以在沟通时抛弃尊重,只是质疑。

还有家长会在孩子面前指责老师,认为老师不公平、不专业,同时把这样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其实,这是最伤害师生关系的错误行为。因为你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态度,你的言行举止在引导他如何面对老师、面对老师任教的学科。当孩子抱着不信任的态度去学习时,效果可想而知。一个人只有爱他的老师,才会更加热爱学习、追求知识。我认为,无论是对孩子成长规律的把握,以及学科知识的传授,绝大多数教师是专业型人才,加上长期以来的实践,他们沉淀了许多一线科学经验。

更有甚者在班级群对老师直接“开怼”,随意在班级群里发表自己对学校、对老师的意见,甚至把班级的信息私自公开放到互联网上,这样更是不尊重老师、不尊重班级的行为。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并非谁的声音大、谁更强势,就意味着谁有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平等沟通,各种极端的方式都会让家校关系走入“死胡同”。

2. 理解老师的不容易

虽然今天的教师地位得到了全民的关注,但我们也要承认,老师也处在一个“高压”的时代,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要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关注好每一个学生。除了教学任务,我们还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比如校会、年级德育活动、班级活动、各种教研会议,还要完成各项表格和调查,比如防近视、防溺水、防止校园欺凌、心理健康……还有一些突击性的检查任务。

就拿我来说,每天早上一到办公室我就开始批改作业,接着陪同孩子参与早锻炼。早读,上课,第二节课后大课间,师生一起锻炼,回到办公室继续批改作业,进行作业批改情况汇总登记。在课间,还会不定时去学生玩耍区观察,防止出现安全问题。学生午餐、午休需要老师不定时巡视检查。如果学生因病到校,还要负责喂药、观察。下午往往会有区级或校级学科教研活动、班主任会、各项活动筹备会。然后就是托管时间,辅导学生在校完成所有作业。放学时排队集合送到学校门口,保证每一个家长来接。再回到教室做好教室整理,最后回到办公室进行第二天的教学备课、作业设计,以及在班级群发布班级每日总结、次日提示,同时梳理家校沟通名单,给家长发信息进行个别交流……完成这些工作基本上是晚上7点左右。我还只是一个小学老师,中学老师还会有晚自习,可想而知,这个工作的量并不轻。

所以,教师因工作压力而患心理疾病的案例并不罕见,如果家长能够理解老师的辛苦,或许就不会那么挑剔了。更重要的是,老师也是平常人,也有平常人的生活和情绪,也会有脆弱的时候,更会有崩溃的时候,这时如果家长送上一句温暖的问候,那一定会拨开老师心中的阴霾,如果家长在安静中理解,无声的行动一定会抚平老师心中的创伤。如果我们换位思考:我是老师,我会不会做得比他(她)还要好?如果她是我的儿女,我会不会心疼他(她)?

带着尊重,你就少一些傲慢和偏见,因为尊重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理解与认同;带着理解,你就少一些挑剔和指责,因为理解是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教育的外延更宽了,家校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的责任、压力更大了。作为教师,我们又该如何缓解、疏导自己呢?

我期待大家做冷静且有力量的老师。

1. 在冷静中“慢慢来”

教书育人工作需要我们热情满满、精神百倍,许多时候我们都不允许自己有状态低迷的情况,但这是不太可能的。每个人总会在一段时间里有那么几天状态低迷、情绪低落,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你不可能永远像个“小战士”热血沸腾,你是一个真实的人。

同时,快节奏的工作不知不觉重塑了我们的时间观念,我们必须足够快,必须很快达到预想的效果,必须很快完成上级的任务,必须很快取得成功。然而这种“必须很快”的潜意识,让我们在工作上完全丧失了“慢慢来”的能力,如果没有得偿所愿,焦虑不安、纠结烦恼就会伴随我们。班级学生作业糟糕,常规评比被扣分了,家长群里无数条信息需要回复,教研活动后需要补充备课反思,各种表格需要填写……此时的你是不是很抓狂,当一天N件事向你“袭来”,你是不是特别烦躁?

当我们觉察情绪不对时,就需要按下暂停键,偶尔的“躺平”并不意味着不认真负责、不尽心尽责,有时反而是对自己、对学生负责。接纳了真实的自己,才能有更多力量进行自我疗愈和成长。所以,停一停,缓一缓,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恢复精力重新出发。一周、一个月甚至更久,时间不是解药,但解药往往在时间里,要给时间时间。

在冷静中慢慢来,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豁达。

2. 用意念的力量转移注意力

在学校工作中,赛课成绩不理想,班级突发事件被列为“典型”,家长不理解……我们会遇到困难、挫折,随之而来的挫败感让自己焦虑不安。一焦虑就容易情绪暴躁或低落,一暴躁就容易和同事、家长发生争执,一低落就容易胡思乱想、自怨自艾,否定自己的所有付出。

人的长期焦虑会让我们更容易发现威胁,我们越在意有威胁的事情,我们的焦虑程度可能就越高,这就是心理学上提到的“白熊效应”。但是我们要知道,注意力是可控的,通过意念的力量做想做的事,让自己忙碌起来、充实起来,就会忘掉当下的痛苦和烦恼,比如运动健身、旅游拍照、阅读写作,或者和好久不见的朋友约个会……

美好的事情有那么多,总能让自己开心起来。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将注意力从让我们焦虑的事情上转移走,从而调整自己。

3. 用相信的力量走出执念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过于专注于某一目标,反复刻苦努力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往往就容易陷入迷惘的漩涡里。坚持了很久的特殊学生辅导,因为家长的单方面放弃,只剩你一个人孤军作战;努力了很久的职称评定被淘汰了;期待了很久的课题申报落选了;尽心尽力管理班级,却被家长投诉……你会在这些漩涡里一直纠结: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你会发现,在工作中有时行动了却达不到期望,有时努力后始终看不到效果,还有价值观冲突等,这些都会让我们心中充满执念,走不出来。但是退一步想,如果自己不去排斥,接受一些事实时,反而会让自己真正放下。其实世界一直都是复杂多面的,许多事情不是从一个面就可以解决的。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用自我的力量生成自我,拥抱不完美的自己。

家长给予老师尊重理解就是给老师赋能,让他(她)心无旁骛在三尺讲台尽情尽责育人;老师给予自己冷静的力量,从容且笃定地享受有境界的教育生活。

温柔对待每一个生命,是生命的意义之一。山长水远间,诸事难周全。生命不完美,但每一步都值得。
作者 | 刘俐宏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往期精彩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二届中小学特色课程博览会(2号通知)


◀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备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一般有这6个特征


◀开学季甄选校长老师书单,用好书助力新学期!

来源丨中国教师报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校长派
校长派是为全国中小学校长提供交流学习及价值分享的社交平台 。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匠人精神,价值引领,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