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校长给初中家长的六点建议

文化   2024-10-18 07:00   北京  

全文长 49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分钟


作者 | 山大附中汾东中学副校长 张欣艾

作为一名初一新生的家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孩子在您的关爱和心血的浇灌下已经由一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成长为一名朝气蓬勃的初中生,进入了理想的中学,开启了五彩斑斓的初中生活,此刻,您应该是欣慰和自豪的吧?同时,初中生活的开始意味着孩子的人生又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孩子能否快速适应初中生活、孩子能否顺利进行小学生和初中生角色的切换、孩子在新集体里是否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孩子是否能快乐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这些问题也许又会令您焦虑不安吧?

显而易见,初中和小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孩子进入初中扑面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科目、新要求、新事物、新问题、新起点......伴随着环境的变化,孩子们交往对象、相处模式的变化,知识结构、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自身心理发展和身体结构的变化等问题在这一阶段相伴而来并交织碰撞,从而产生了青春期特有的成长和学习问题。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不能了解这些变化,则也无法拥抱这些变化。家长只有抱有良好的心态并对孩子寄予合理的期待,才能和孩子顺利实现小升初的过渡并能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未来。以下建议愿与各位家长朋友共勉:

第一点,不要把健康当成本。这里的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多年执教生涯中我发现很多家长不惜以牺牲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去换取孩子所谓的“学习成绩”和“卷面分数”。孩子的课后时间在无休止的刷题中熬到深夜,孩子的周末被众多的补习班挤占的满满当当。甚至是短暂的放松或是锻炼身体都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更有甚者,对于孩子出现的品质问题视而不见,认为只要成绩好,其它都不是问题。有一次当我们对一个虽然成绩优异但却不遵守课堂纪律且还不履行值日生义务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时,家长不解地问:“难道学习好还不够吗?”家长甚至觉得老师有些小题大做,学习好还用值日吗?即使纪律不好老师不该看在孩子成绩不错的份上网开一面吗?还有一次一个孩子因多次迟到,家长被老师请到学校了解原因时,这位家长当场怒斥孩子道:“学习那么差,你有什么资格迟到?”。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而这种要分不要人的家长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当然更可悲的是在一味地追求成绩的主导思想下,部分家长无视孩子的实际水平而不断地给孩子加码加量,孩子不堪重负患上了严重地心理疾病。可是到这个时候家长仍不愿相信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而把孩子身上出现的异常情况看作是孩子心理脆弱、承压能力差甚至是逃避学习的一种借口。等到悲剧发生,一切都为时已晚。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切以健康为代价的投资都将是得不偿失。离开健康谈成功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第二点,不要把对比当标准。我们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让他(她)生活在比较之中了。 “宝宝一定要多吃菜哦,你看乐乐就特别喜欢吃菜,所以他比你长得又高又壮。”“宝宝今天上课怎么没有认真听讲呢,你看班里的好学生听课多认真呐”、“宝宝,别的同学一节课记了三页笔记,你怎么才写了两行呢?”….我们家长总是习以为常的将自己的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进行比较,越比发现问题越多,越比内心越焦虑不安。孩子也在这种全方位无死角的比较下,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其结果就是越比孩子越没自信,越比孩子越不上进。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个体。根据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等差异进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孩子身上的潜能、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他(她)该有的样子!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让孩子眼里的光、心中的火在我们盲目地攀比中变成永远挣脱不了的枷锁、永远难以打破的魔咒。

第三点,不要把打骂当惩戒。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存在误区的,他(她)们把“严格管理”与“体罚孩子”混为一谈,认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他(她)们认为打骂就是对孩子严格管理的方法手段,打骂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殊不知,雨露比暴雨更珍贵,和风细雨比狂风骤雨更显成效。简单粗暴的惩戒方法只能让孩子不知所措或更加叛逆。科学研究表明,打骂可以使孩子的应激素水平增高,大脑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孩子的逻辑和组织能力的发展就是受到影响。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的:孩子是越打越笨。而且打骂是极其损害亲子关系的一种做法,这种对孩子身心的伤害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内心抹不掉的阴影,同时它会成为永远刻在孩子身上的原生家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我曾经教过一个女孩子,班上同学们都对她敬而远之。因为只要是一言不合,她就会对同学们恶语相向、拳脚相加,打起架来连男生都不是她的对手。久而久之,她在班里变成了一个独来独往、同学们避之不及的人。在一次我和她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她的父母从她记事起就争吵不断,而且父亲经常对母亲实施家暴。而在女孩儿犯错的时候,她的母亲又会对她毫不留情的大打出手。在这样一个冷漠又缺乏亲情的家庭中长大,女孩子渐渐学会了用暴力处理问题和保护自己。所以,家长朋友们,别让打骂成为你惩罚孩子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用同理心、用孩子接受和认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效果会事半功倍。

第四点,不要把抱怨当解药。当孩子遇到困难、问题、受了委屈、或是遭遇误解时,我们当家长的应该怎么做呢?是从不同立场、换个角度、积极正向地分析问题开导疏通,还是面对问题总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为了发泄情绪不计后果?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孩子共同面对他(她)的问题,不仅对孩子的性格塑造能起到关键作用,而且也能帮孩子获得很多处世道理和人生智慧。但是当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如果我们家长不能冷静和理智地看待这些事情,过分地放大孩子所谓地委屈和难过,一味地归因于外界,并用指责抱怨他人的方式来平息孩子心头的怨气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几年前我的班上有一位文静腼腆、聪明上进的女孩子。她上课听讲非常认真,又能写得一手好字,我们都非常喜欢她。可是她在测试中永远是成绩平平,而且对班集体没热情,对老师们也很疏离。对此我感到非常迷惑,带着一些疑问我联系了她的妈妈,她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在小学非常优秀,只是上了初中以后有些不适应。我连忙问她具体哪些方面不适应。她说一是升入初中以后作业陡然增多了,二是孩子对个别老师的讲课方式不太接受,回到家以后向她吐槽得比较多。这时我连忙问她听到孩子的抱怨以后她是怎么回应的。这位妈妈尴尬地说,每次听到孩子抱怨,她都会觉得孩子很可怜,为了安抚孩子,她都会附和着抱怨,抱怨作业太多太难应付、抱怨老师讲课枯燥无趣、抱怨老师讲课进度太快等等。听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原来这个孩子是在一种消极抵触情绪中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者一旦有负面情绪,那么她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都会受到影响,灵活性和创新性更是不敢妄想。学习效率自然也要大打折扣了。另外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尊其师,才能奉其行。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怎么能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听完我的分析后,这位妈妈恍然大悟,回去以后就改变了教育方式。这个女孩不再像以前冷若冰霜了,脸上笑容多了,身边朋友多了、嘴里问候多了、考试成绩好了。是啊,一种教育方式的选择、一种生活态度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家长朋友们,遇到问题,与其抱怨、不如积极改变。抱怨不是良药,选择它就如同抱薪救火、饮鸩止渴。

第五点,不要把管控当陪伴。有人说过,陪伴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高质量的陪伴能够让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情感变化、适时地给予孩子帮助支持和信任尊重,从而构建起亲密和谐、通畅互动的亲子关系。陪伴不是监控、束缚、限制和干涉,陪伴是“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陪伴是“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陪伴是风雨同舟、守望相助;陪伴是顺应天性、尊重选择;陪伴是彼此成就、共同成长。我曾经的一位学生小非有一位全职妈妈,这位妈妈在照顾孩子饮食起居方面极尽用心,同时在思想管控方面也格外强势。他的妈妈曾骄傲地和老师们说过,她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妈妈,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管控之内,甚至孩子思想的任何变化都能被她敏锐地捕捉到。在这种高压管控之下,小非对她既顺从又惧怕。但是让我们始料未及地是,这样一个乖巧温顺的孩子在小学时曾因为妈妈给的课外作业太多离家出走过,初中曾因为失恋闹过自杀,高中时彻底选择了放弃学业。看着每天呆在家闭门不出的孩子,想着孩子还未高中毕业就辍学在家。这位妈妈心如刀割,声泪俱下地责问孩子:“妈妈为了你辞职在家,你从小到大妈妈没舍得让你受一点苦,让你吃最好的食物、穿最靓的衣服、上最好的学校,你还有什么不满足,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小非冷冷地看着妈妈平静地说:“我感谢你这些年在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我真的受不了你三天两头去学校向老师了解我情况,我真的受不了你加我同学微信时不时向他们打听我的表现,我受不了你随时要翻我手机查我聊天记录,我受不了你在家里安监控监视我,我受不了你随时进我房间随时盘问我花的每一分钱的去向。妈妈,你的爱让我窒息。”可见,陪伴不是以爱之名去剥夺孩子自由,陪伴也不是高压真空之下的无菌环境。陪伴是给孩子阳光、空气和雨露,让他(她)在适宜的环境里自由呼吸、快意生长。我还见过一位妈妈,除了孩子在校期间,其它时间从来不让孩子离开她视线。孩子周末和同学出去玩,她要在孩子身后五十米处尾随,家到学校五分钟的步行路程,她不放心孩子一个人走,非要开车绕道十几分钟接送。孩子晚上写作业必须由她陪着在客厅完成,理由是客厅里她能看住孩子。就是这样管理下的孩子大家一定不会相信她居然偷偷发展了近千名QQ好友还搞起了网恋。看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形同虚设或适得其反的陪伴无疑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败笔。所以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以及如何高质量陪伴确实是值得家长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第六点,不要把误导当榜样。有一次课间时间,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子从另外一个班的教室门口路过时被教室里飞出来的黑板擦砸中太阳穴,顿时鲜血直流。我们一方面紧急联系校医室处置伤口,另一方面联系该班班主任调查情况。不大一会儿,情况就已查明,原来是当时教室里两个男生在追逐打闹,其中一名男同学扔出黑板擦要砸另外一名同学时黑板擦飞出了教室砸到我们这位女生的头上。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赶紧联系了这位男同学的家长来学校处理后续事宜。这位家长火速赶到并把自己的孩子拉到一旁耳语了一番。接下来事情出现了大逆转,这个男孩一口推翻了前面的证词,矢口否认这个女孩是被他砸中的。因为当时那个年代教室没有监控且也没有目击者,也所幸女孩并没有大碍,尽管大家都非常清楚事实,但最终因为这个男孩不承认事实而被免于追责。我想,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位父亲的及时赶到并成功帮孩子逃脱惩罚,也许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了一个高大光辉的形象并赢得了孩子的崇拜仰慕。但我内心更多的是深深地恐惧,在这样的父亲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会越来越信口雌黄、黑白颠倒。未来他如何在社会上扮演自己的角色、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们遇到过一些家长,他(她)的做法真的影响了孩子的做人底线和三观标准,而且事实也证明,在不良的示范下,错误的引导下,受害的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受影响的会是整个加庭和社会。人们常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种因得果,因果不空。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有句话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担培养人这个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作为学校的一名校长,我们会尽全力创设一个完美的育人环境,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合理的发展空间。我们会躬耕教育这片热土、情系教育这项事业,为孩子们的明天开创出属于他(她)们的一片天空。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朋友们行动起来,尤其是孩子初入中学的这个阶段,克服我们的焦虑不安、了解孩子的变化规律、制定孩子的培养计划。当好孩子的老师、助手、榜样、朋友,让孩子健康快乐、积极阳光、长知增智、成人成材。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家校携手并肩,共同托举孩子不一样的明天!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往期精彩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二届中小学特色课程博览会(2号通知)


◀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教案,我支持在教科书上写


◀开学季甄选校长老师书单,用好书助力新学期!

作者丨张欣艾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校长派
校长派是为全国中小学校长提供交流学习及价值分享的社交平台 。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匠人精神,价值引领,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