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认知(答粉丝问4)

文化   2024-06-22 23:54   广东  
文/熊大

今天聊这个话题:读书与认知。
因为粉丝问起一个人怎么算是有效读书,我不妨这个话题扩大化一点去讲,让大家看看我在分享这方面的内容的过程中,究竟是怎么打通各种知识点形成最终的认知的。
我试问一下,大家怎么理解“读书”二字?好好想想,不要往下看,自己思考一分钟。
“读书”二字,是沿用古人的说法,至今未改。但这里面的“书”,指的的是《尚书》,《尚书》原名叫《书》,所以所谓“读书”二字,一开始讲的是读《尚书》这本书。
《尚书》即“上书”,这本书讲述的主要是上古时期中国各朝代一些关于政治的言论和史事,具体看的话,《尚书》涉及的内容有讲到的朝代是虞、夏、商、周时期,这样推算的话距今应该是4000年前到2600年前之间。
《尚书》涉及的内容其实很多,除了政治言论的一些内容和史事,还有宗教、哲学、艺术、天文、地理、军事等多个领域。
中国的历史发展到周朝开始,已经非常崇文了,当时教育的必读书目已经有《诗》、《书》、《礼》、《乐》了,“读书”读的是《尚书》,也就衍生为教育和学习的意思。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开办私学,也是把《尚书》纳入其中。
那古人大体会读哪些书呢,或者说哪些书是必读的?
中国传统的图书目录分为经史子集,其中经部居首,经部里面的书籍,从春秋战国到清朝,两千多年的时间,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各有各的看法和做法。
比如西汉只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立于学官(古代官学中掌握教育的官员),这是当时必读的经典;到了东汉,加入了《论语》和《孝经》一共变成了七经。
到了唐代,除了《诗经》、《尚书》、《周易》,礼分成了《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则分为《左传》、《公羊》、《谷梁》,同时剔除了《论语》和《孝经》,这样一来又变成了九经,这是开科取士必考的科目。
而晚唐时期,又在九经的基础上加入了《论语》、《孝经》和《尔雅》,这样就变成了十二经。南宋时,《孟子》也正式成为“经”,和十二经一起,这样就构成了“十三经”。
在宋代的时候也有人提议把《大戴礼记》也收进经部里面,但没得到公认,所以从南宋开始一直就是以《十三经》作为经部典籍。
不过《十三经》里面的很多典籍成书年代久远,很多释义、读音、史实甚至字句都需要重新校勘,所以有了《十三经注疏》。所谓注,是对经书内容的注释注解;所谓疏,是对注的注释注解。而注还可以称为传、章句、解,疏还可以称为正义、疏义等等。
显然,注疏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历代文人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可以让后人更好地理解先贤圣人的思想体系和我们的文化传统,而我们的文化也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得到了传承。
《十三经注疏》这里面的注绝大多数是汉晋古注,疏则成于唐宋。到了宋朝,当时的知识分子把《十三经》的注疏合刊,由此“注疏”这个称呼才开始流行。
不过对《十三经注疏》真正重视起来,还是到了清朝年间,当时汉学兴起,清朝嘉庆年间,乾嘉汉学的巨擘阮元主持重刊宋本的《十三经注疏》并且附上了《校勘记》,称为阮本。
后来到了1980年,中华书局又对阮本进行了增补。毕竟阮本刊印之后,学界对《十三经》的研究又有了新的成果,比如清末著名学者孙诒讓(这个字通“让”)几十年殚精竭虑又对阮本进行了较记,这些成果自然又被补进去。
再后来,20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十三经注疏》又进行了增补重刊出版,底本采用的是清嘉庆阮本。我平时看的就是北大的这个版本,不过早就绝版了。
说来有趣,这套书是一家书店的镇店之宝,厚厚的灰脏兮兮的,不过就算这样那家书店一开始也不卖,我在那里磨了半天才被我买到的,当时口袋空空手机也没带,还是跟朋友借钱买的,一套书大几千块钱。
我很不理解,那些不愿意掏钱买知识的人又想学习知识怎么可能学到真知识,我一路成长也是经常掏钱买各种知识,书是买得最多的,很多书其实都很难买到了。就算是孔子开班授业,他的弟子都要买猪肉给他吃。
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是孔子在讲他的“学费”最低标准,因为他开的是私学,没有政府财政拨款的,你总不能让教你的老师饿死吧。
“脩”指的是肉干,“束脩”就是指一束肉干,一束肉干就是十条肉干,只要至少十条肉干以上就可以了。这句话意思是说,只要主动给我一束肉干以上作为见面礼,我就不会不教他。
所以啊,求知的路上,要是想要有高人指点,你如果遇到厉害的人,人情世故这些要懂,我就算现在也是时不时弄点礼物给我师傅的,即便这么熟了,这是对他的尊重,人家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
言归正传,阅读了《十三经注疏》,那我自然对《十三经》的很多理解跟很多人不一样,因为我看到的是一手材料,是没有经过别人修饰润色过的材料,所以我看了之后得出来的很多结论,是我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我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以上,我简单讲了“读书”的本义以及衍生义:教育和学习。
如果“读书”作为“阅读书籍”这个定义去理解的话,我上面分享了《十三经注疏》的一些基本情况,我接下来就是想通过这个例子来分享我是怎么读书的。
《十三经》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典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圣经,这些经典经书所构筑的思想体系主导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和核心,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教育、伦理、等一切学术思想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和社会风尚,无不以之为圭臬。
古代的统治者,视其为定国安邦的利器,士大夫则以通经致用实现终身抱负和理想,普通平民百姓则用之修身养性行事的规范彝训。
我对《十三经》之所以有现在的理解,当然是因为一直在阅读这些经典,同时做了非常多的对比和思考,你没读过,就是不懂,你不懂了,自然不可能了解古人的哲学观,不了解古人的思想,也不会理解当今我们的文化传统哪些是真正传下来的,哪些又是被改造甚至是杜撰乱扯出来的。
但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十三经注疏》这套书,毕竟这种书如果不是专门研究中国文化思想史的人,大概率是不知道的。
我一开始是因为研读四书五经,五经是哪五经我上面讲了,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些都是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我们在读中学的时候课本就已经介绍了,所以我不觉得大家对这些有什么不懂的,再不懂也听过《论语》吧。后来到了大学,我重新认真读的时候发现很多地方还是不太理解,所以我就找那些有注解的版本,但我发现现代人编撰或者写的这些版本,有时候读起来彼此的意思也是不尽相同的。
我就纳闷了,怎么一篇文章的理解,大家的理解差异怎么这么大?这肯定是现代人带入了很多自己的私货在里面。
所以,你阅读什么书都好,你不能光看,你确实需要思考,思考里面的内容也好,思考你阅读的书的类型还有什么其他相关的书也好,反正都要思考。这是读书的时候你需要做的事情,否则你不思考,你不如不读书。
因为我们表面上是在阅读别人的文字,但实际上我们是在了解这个世界上其他人的思想,就像你读我这篇文章,你也要思考,一定会有让你觉得可以思考的地方,那你就往纵深的方向去思考。
我就是这样,当我开始往纵深的方向思考的时候,我发现了《四书》是有注疏的,版本很多,但是宋朝大儒朱熹的注最有名,称为《四书章句集注》。所以我又买来看了,当时对这些也谈不上多深的理解,反正这些大儒写的东西,我们跟着看就行了。
既然看了《四书》,《五经》是不是也要跟着看,那《五经》同样也有很多版本的解释,但是我对现代人理解的一些东西是非常警惕的,因为之前已经让我非常困惑过,就是大家对这些经典的理解有些地方不一样。
所以我需要找《五经》的注疏,不过当我在研究《五经》的时候,也顺便知道了不仅仅有《五经》一开始只是“四经”,同时也有“六经”,后来就是我上面讲的七经、九经、十二经再到十三经了。
我觉得很有意思,怎么这经书随着年代不同,收集进去的书也是不同的。就像《孟子》到了南宋才被收进经部里面,成了第十三本经书,可见孟子的地位真正被完全确立巩固并被后人承认,其实是得到南宋了。
在中国的古代典籍里面,能叫“经”的可不简单,你看看一开始《论语》在初唐的时候还被踢出经部的范围,没那么简单的,到了晚唐才重新入选经部。
这难道不值得你好奇吗?是啊,我就是这样好奇,后来又干脆研究了一下初唐的一些历史情况,特别是当时整个国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特点。
查来查去,思来想去,我终于搞清楚了,初唐时期,儒家的地位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高,当时佛家和道家的地位远高于儒家。虽然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儒家思想并不是在之后的每个朝代都被推崇至高的。
至于为何佛家和道家思想会成为初唐到中唐的主流,这跟隋唐之前中国的历史有关,当时经历了太多的战乱,生灵涂炭,动荡了几百年的中国社会,急需要休养生息,人心思定,政府当无为而治,所以佛家和道家思想在社会非常盛行。
所以有时候你真的认真读一本书的时候,你能学到的知识点其实很多的,因为你所看的书只是其中一方面,由书引发的其他概念和书则更多,你为了不断找答案,你会由此形成纵深的认知,然后会有更多的疑问,这些疑问你也许不会马上一下子得到解答,但是它们是支撑你继续寻找答案的起点,这些起点会在将来构筑出你更庞大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
很多人总是想要介绍书单,其实你不用急着看那么多书,你真的读透一本书就可以自然而然找到你应该看的相关的书了。这样的话,你会慢慢在一个领域形成非常深厚的认知体系,这个过程中你肯定也会涉及其他领域,但是这些领域同样可以留待他日再深耕。
我在研究四书五经的时候,同时一点点更深入了解了中国的经史子集,然后对经部的书籍有了更多了解,从四经、五经、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到十三经,最终我找了很多关于十三经的资料看,然后锁定了北大的版本。
有了北大这个版本,我就可以更深入去阅读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每次看那些注疏的时候,感觉就是跟每一个古人在对话,这种感觉太爽了,你能近距离感受他们的思想。
同时,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更多历史的知识,并且是在站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国家、百姓的政治理念和思想状态去读历史,你会读得更深刻,你才会明白历史从来不只是在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你不会当成故事去看。
读书,方法很多,对于很多书,你可以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但你真正想找答案的书籍,你自然要认真对待。所以不是所有书都要煞有介事的阅读,但有些书你就得端正态度去阅读。
很显然,一个人的认知肯定跟见过的世面有关,这个世面可能是行万里路,可能是读万卷书,都有它们的启发。
但是阅读书籍肯定是最低成本的,因为你行万里路也只是增加你的经历和现实感受,你最终仍然需要沉淀自己的经历,去思考,去总结。而阅读这件事,特别是好的书籍,可以让你更快地提炼自己的思想,从而进一步指导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
在文章的后面,我想补充说一点,那就是我们的教育体系。
当下的教育体系纯粹是从西方引进的,为了适应工业时代所创造出来的教育体系,是为了培养执行者的角色,所以它很大程度上一定是避免让一个人有产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的。
所以我们这个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很多人,我不客气一点讲,其实都是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他不会真的有逻辑能力,逻辑能力是你理解这个世界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否则你也谈不上对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有多深的理解。
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下,很多人背诵能力很强,考试很厉害,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弱,理解这个世界的逻辑也很弱,适应这个世界的能力也很弱,一堆巨婴,活着不知道为了什么。
因此讲到这里,读书是有他的必要性的,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只能通过读书去接触更多层面的思想,从而形成自己更客观全面的认知体系,甚至是打破固有的认知体系,获得脱胎换骨的成长。
每个从这个教育制度出来的人都必须深刻意识到,读书早已不是以前的读书,不是你小学中学大学的那种读书,当你踏入社会开始,你的读书是进行有质量的阅读和思考,是在增加知识,真正的知识,是在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甚至要抛弃过去一些错误的认知,是要重塑自己的整个三观。
什么是有效的读书?一定是可以让你得到启发的,要么是对你知识点的补充,要么是对你认知体系的完善,这两种结果是最直接的。
怎么读书?读有用的书,要么完善你的专业技能,要么丰富你的思想体系,要么增加你的人文素养,要么增加你对世界人文风情的了解等等,都可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书籍。
不过,我们国人的思维里面,依然有一种极其严重的短板,那就是没逻辑。没逻辑的人,认知是漏洞百出的,理解事情也是很不可思议的。结果自然非常影响自己的深度且完整的认知体系的构建。
什么叫逻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初中的几个简单数学概念: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这几个概念搞清楚了,你再放进很多现实例子中,你看看你的思维逻辑是不是有问题,一测试就知道了。

再举个例子,一群成年人在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事情上,同时要求一群孩子做到。这就是逻辑有问题。所以我一直讲,教育孩子,先提高成年人自己的认知才行,进培训班的应该是成年人。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讲过一句话:思想比武器更有威力,我们是绝不会给敌人武器的,难道我们会让敌人有思想?
1930年,苏联开启了对逻辑学的大批判,勒令大、中学校取消逻辑课。
逻辑学课程其实非常重要,晚清以及民国时期,逻辑学是必修课程,是通俗教育里面的基础课程。在大学,这种课程1998年被我们废掉了,在中学则更早,1988年废掉。
所以,现在回到一开始说的“读书”,你认为什么叫读书?然后,再反问自己,你的认知究竟是居于现实情况然后凭借逻辑构建,还是靠情绪堆砌的?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要记住了,学习也是一辈子的事情,逻辑也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些东西解决了,认知才能真正到位。
你不一定要读《十三经注疏》,但你读任何一本你认为很重要的书,跟我读《十三经注疏》的读法应该是差不多的,这是逻辑,也应该成为你的认知。
作者简介:熊大,毕业于中山大学,前经济记者,目前为职业投资人,保险、命理分析业务咨询添加助理微信:13226629207。每次读完文章,请给我点赞、点在看。将这个公众号“设为星标”可第一时间阅读每天的文章。

金融路人甲
复盘预测股市/分析经济走势/洞察财富逻辑/透视人性规律/读懂人生哲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