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至道角度|11月11日-11月17日银行热点快报

文摘   财经   2024-11-17 22:00   广东  


10万亿元化债如何影响银行业?业内称利好银行资产质量改善

近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地方隐性债务。此外,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两者合计,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轮增量财政政策将取得积极政策效应。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表示,这有助于有效减轻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激发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和能力。通过新一轮大规模债务置换,以利率更低、周期更长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举债成本高、周期短的地方隐性债务,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利息支出。这可以有效减轻地方政府历史债务包袱,释放财力空间,从而腾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用于发展经济。同时,向社会各界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此外,有利于畅通地方政府资金链条,提升市场活力。

商业银行作为地方债务的主要债权人之一,此轮债务置换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受到市场关注。综合各方观点来看,新增化债资源10万亿元,在减轻地方偿债压力的同时,商业银行涉政资产风险逐步化解,利好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将大幅缓解市场对于城投基建类贷款不良暴露的担忧。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即将印发


11月15日,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解读了即将印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该行动方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数据局印发,明确了未来三年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思路和重点任务。据梁志峰表示,行动方案在整体要求方面,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达成试点,取得扎实成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形成一批转型标杆。中小企业上云率超过40%,初步构建起供需适配、保障有力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


银行蓄力2025年“开门红” 积极抢抓存贷款、中收等业务

“开门红”一般在每年的一季度,是银行抢占市场份额、提升业绩的关键时期。银行往往会在“开门红”期间,对存贷业务、中间业务、不良贷款处置等业务领域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并设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基层业务员的外拓营销力度也会更大。

“ 开门红动员会不仅会安排一季度的工作,也会对全年的工作任务及业绩指标进行统筹布局。现在除了存贷款,代销理财、贵金属、信用卡、ETC(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系统)等都会下发相应的指标。”某农商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记者注意到,为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近期诸多银行已纷纷开启“开门红”动员工作。其中多家国有大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实现抢跑。

比如,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于10月29日召开2024年三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暨2025年“开门红”动员大会,总结前三季度经营发展情况,部署年底收官和明年“开门红”重点工作。为“收好官,开好门”,该行对存款、贷款、非息等业务领域进行布局,包括加大存款储备、调优信贷结构、促进非息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年末逾期贷款管控、加快不良资产化解进程、守好内控安全防线等。

多家已部署“开门红”工作的农商行、村镇银行,强调抢抓营销时机的同时,重视业务增长要提质增效。如金台农商银行提到,要依托“秦V贷”和“市民e贷”等金融产品,提升“挖存量、增新量”质效。


多家银行调整快捷支付限额 有银行单笔限额提升至20万元

11月16日,近期,多家银行宣布调整支付宝或财付通快捷支付的交易限额。比如,有银行将借记卡在支付宝消费场景的快捷支付限额提升至人民币单笔20万元、日累计20万元、月累计600万元。而这一波调整背后,各大银行均给出了“提升客户支付体验”的官方解释。受访者认为,此举让用户在进行大额消费或资金流转时更加顺畅,用户通过移动支付将更轻松地应对大额消费场景,增强用户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满意度,并有望带动银行交易规模、交易频次等进一步增长。 


10月外汇、黄金储备一降一平

1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10月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截至2024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10.50亿美元,较9月末下降553亿美元,结束连续3个月的正增长;黄金储备7280万盎司,与上月持平,至此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6个月暂停增持黄金。

对于外汇储备发生的波动,光大银行宏观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指出,10月外汇储备资产变化主要受估值变化影响。具体来看,10月美国就业、零售等数据超预期,叠加“特朗普交易”升温、美元走高、美债价格下跌等因素,以美元计价的外汇资产储备估值有所回落。但外汇储备规模继续稳定在3.2万亿美元上方,基本保持平稳。

展望未来,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特朗普重回白宫或将重塑全球贸易与产业链格局。但历史经验表明,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足以抵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冲击,未来仍将凭借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改革、出口结构转型升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等方式,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出口将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同时,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对股市产生了明显提振,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显著提升,亦对外汇储备形成了有力支撑。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0.8万亿元,增长6.7%;进口15.22万亿元,增长3.2%。


三季度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8.1%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3.6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其中,工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科创企业贷款等均保持较快增长。

具体来看,中长期贷款方面,2024年三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各项贷款高7.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45万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0.67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

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各项贷款高6.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3.51万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6%。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指引下,三季度,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2024年三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19万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6.03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7.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5.67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11.86万亿元和12.0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8%。

第七届进博会落幕 按一年计意向成交突破800亿美元

11月10日,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为期6天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落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在进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本届进博会成交活跃,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800.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0%。

从参展情况看,本届进博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家展汇聚了来自五大洲的7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企业展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500家展商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297家,创历史新高。

从发布成果看,本届进博会为全球企业搭建“买全球、卖全球”的重要国际平台。参展的跨国企业带来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包括100多项全球首发、40项亚洲首展、200多项中国首秀,积极助力首发经济,激发消费新动能。

在贸易投资对接方面,本届进博会共举办了近50场相关活动,成效显著。3500多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贸易洽谈,最终在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消费品等多个领域达成260多项合作意向,累计实现意向合作金额超过94亿美元,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资讯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保险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

往期推荐




年卡预售!融至道2024年商业银行公开课重磅推出




【邀请函】如何当好支行行长:卓越领导力提升研修班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银行如何打造穿越周期的韧性”巡回讲座在河南开讲

融至道评论
为公为道,致力于中国金融发展。这里是融至道原创观点的汇集,有最靠谱的大势解读、银行业发展分析与转型见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