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九部门联合召开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工作推进会议 提出将政策更多向民营和中小企业倾斜
11月25日,中国央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工作推进会议。会议指出,有关政策出台以来,各地方、各部门、各金融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同配合,细化工作措施,加快实现清单内企业和项目融资对接“全覆盖”,贷款签约和投放规模不断扩大,政策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11月15日,银行累计与1737个企业和项目签订贷款合同近4000亿元,有力支持了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首贷和重点领域大规设备更新。
会议要求,各银行机构要用好用足政策资源,对清单内企业和项目做到“应签尽签、能投尽投”。要聚焦提升审贷放贷效率,优化机制流程,加大资源保障,对照最新产业政策标准修订完善授信管理政策,开辟贷款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开发与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技改融资需求更加匹配的贷款产品,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加快贷款签约投放进度。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与有关部门紧密协作,将政策更多向民营和中小企业倾斜,分类施策提升银企对接效率,为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强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夯实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能力基础,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推动数字技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实融合等“五篇大文章”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质效。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营造高效安全的支付环境,培育高质量金融数据市场,加强数字金融相关新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强化数字金融风险防范,加强数据和网络安全防护,加强数字金融业务监管,提升金融监管数字化水平,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农村中小银行去年总资产近55万亿
11月2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银协”)近日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全国农村中小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存、贷款市场份额和排名位居区域前列,整体经营业绩稳定。村镇银行加速整合,近30家县域银行机构市场化退出或吸收合并解散。
据《报告》,截至2023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54.61万亿元、50.66万亿元,均比上年同期增长9.2%,占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比例分别为13.1%、13.2%。其中,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农合机构”)各项存款总额41万亿元,同比增加3.17万亿元,占总负债比重提升至84.62%;各项贷款总额28.6万亿元,同比增加2.19万亿元,占总资产比重提升至54.82%。云南、贵州、广西等10个地区农合机构存款市场份额超过20%,吉林、山西、河北等10个地区农合机构贷款市场份额超过15%。2023年,农合机构实现营业净收入10314.29亿元。其中,利息收入9162.55亿元,同比增长3.92%,净利润2598.73亿元;村镇银行实现净利润70.99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报告》指出,全国农村中小银行认真履行防范化解风险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审慎合规管理理念,防范化解风险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23年末,农合机构不良贷款率3.49%,资本充足率12.27%,拨备覆盖率133.1%,贷款拨备率4.65%,非信贷资产不良率1.42%,流动性比例77.85%,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中银协:截至2023年末银行卡总发卡量为95.6亿张 同比增长2.8%
2024年11月2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从产业发展状况、产品推出情况、服务开展、能力建设、助力谱写金融大文章等多个方面介绍了2023年我国银行卡产业各项工作举措和成果。
《蓝皮书》提到,截至2023年末,银行卡总发卡量为95.6亿张,同比增长2.8%;全年实现银行卡交易5310.9亿笔,同比增长17.5%,实现交易金额1073.9万亿元,同比增长3.0%。
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出炉 我国五大行分组保持不变
11月26日,金融稳定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名单显示,此次共有29家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与2023年的名单相同,但银行的分组有所变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基本业务活动的变化。
具体来看,第五组(即最高一组)空缺;第四组为摩根大通银行;第三组为花旗集团、汇丰银行;第二组为中国农业银行、美国银行、中国银行、巴克莱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德意志银行、高盛集团、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瑞银集团;第一组为交通银行、纽约梅隆银行、法国BPCE银行集团、荷兰国际集团、瑞穗金融集团、摩根士丹利、加拿大皇家银行、桑坦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渣打银行、美国道富银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多伦多道明银行、美国富国银行。
中资银行方面,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继续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四家银行在第二组,交通银行此次是第二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第一组。五家银行分组均与2023年保持一致。
中小银行股权转让频遇冷 折价、流拍成常态
今年以来,银行股权频频出现在拍卖平台中,其中有部分银行股权挂牌后无人问津,甚至出现打折出售仍流拍的现象。
11月21日,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显示,东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营农商银行”)的528.1583万股股权被挂牌拍卖,起拍底价为776.39万元,保证金为77万元。不过,截至11月22日该拍卖结束,上述股权最终因无人竞价而流拍。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银行股权拍卖以流拍告终,主要以农商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股权为主。比如,11月11日,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显示,武汉农商行的4399.33万股股份又一次拍卖流拍。据了解,该笔股权已经是第三次拍卖,此次的起拍价为1.04亿元,较最开始的评估价已打7.2折,但最终还是流拍。
3年期以下存款利率全面跌破2%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0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268%,6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471%,1年期平均利率为1.588%,2年期平均利率为1.701%,3年期平均利率为2.061%,5年期平均利率为2.027%,3年和5年的存款平均利率存在明显剪刀差。和9月相比,各期限平均利率均大幅下跌,2年以下期限均下跌超过21BP,3年期下跌最多,为25.4BP,5年期下跌23.6BP。
中国银行研究院:2025年政策发力将支持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持续复苏
11月28日,中国银行研究院举行《2025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报告》主要回顾了2024年全球和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以及全球银行业运行情况,并展望了2025年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全球银行业发展趋势。
在全球经济金融方面,《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低位运行。居民消费增速回落,私人投资和政府支出温和增长,制造业、服务业表现向好,通胀压力明显缓解。国际贸易回暖,财政政策延续正常化步伐,欧美货币政策步入降息周期。全球直接投资回暖,货币市场利率下行,汇率波动性显著上升,主权债务风险累积,股市震荡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中枢下移。
展望2025年,中国银行研究院团队表示,从内部看,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未来增量政策进一步加力的空间,将成为拉动内需回升、推进风险化解、促进信心恢复的重要力量。在宏观政策加力显效的背景下,预计2025年GDP增长5%左右,在内升外降的过程中将呈现五大特征:一是消费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实现渐进式恢复;二是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双轮驱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三是出口扰动增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面临压力;四是工业稳中有进,新动能抵补作用不断增强;五是供需矛盾缓解,推动物价回升。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