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首发 | 身份情报在中东地区的应用与影响分析
时事
2025-01-13 18:09
北京
2024年9月27日,以色列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遭袭身亡。无独有偶,7月31日凌晨,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首都被暗杀身亡。上述两起事件中,被暗杀对象都处于严密防护中,却均被袭杀得手。无论刺杀者用了何种手段,都离不开精准的情报作为行动支援保障,而高精度、高价值、实时性强的身份情报(Identity intelligence,I2)在其中的作用尤为显著,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更是进一步加剧中东地区的动荡和不稳定。
聚焦目标——剖析身份情报的概念
美军很早就确立了身份情报这一概念,其在2013年10月版发布的军事条例《联合情报联合出版物(JP2-0)》中被首次收录,并被美军视为八项基础性情报之一。美以情报深度合作多年,以色列对此也异常熟稔。以色列情报部门,尤其是摩萨德,经常采取暗杀作为打击敌对势力的手段。该类行动在以色列的情报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往往兼具明确的政治和战略目的,即通过暗杀敌对势力的关键人物来削弱其战斗力、破坏其组织结构,并进而获取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而这些暗杀行动背后都离不开“身份情报”的先期筹划、作战支援和事后评估。
以色列摩萨德
这里所说的身份情报是指识别、搜集、处理、分析个体或关注群体的身份属性信息,生产情报产品的活动。身份情报不仅关注于静态的如姓名、年龄、性别等身份特征信息,还涉及目标动态的行为模式、社交关系、交易记录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对象的真实面貌。就以本次以色列的暗杀目标哈桑·纳斯鲁拉为例,拆解完整的身份情报实施流程。
身份特征情报包括指纹等生物识别信息
确定目标身份。
纳斯鲁拉作为真主党的领导人,开源信息极为丰富。关于他的身份情报就集成了其面部特征、身形体态、行为习惯等生物特征信息。结合以色列情报部门多年来对黎巴嫩持续无间断的渗透窃密,绘制了一份围绕纳斯鲁拉的立体情报态势资料。
追踪目标位置。
在锁定了纳斯鲁拉为目标对象后,以色列情报机构进一步追踪他的活动轨迹和实时位置。以色列通过“鼬鼠”内奸提供的情报和技术侦察,获悉了纳斯鲁拉将在贝鲁特南部的一个地下总部与高级指挥官开会的消息。这一至关重要情报的获取为后续的刺杀行动提供了精确的打击目标。
保障刺杀计划。
在掌握了纳斯鲁拉的身份和位置情报后,以色列制定了详细的刺杀计划。以色列空军动用了超过80枚弹药,对纳斯鲁拉所在的地下建筑进行了精确打击。这一计划实施过程中,以色列情报部门全程保持对纳斯鲁拉位置信息的准确掌握和情报共享通报。
利用机器视觉识别生物特征情报
评估行动效果。
在刺杀行动结束后,以色列还通过情报搜集和分析,结合生物特征识别等手段,评估了行动的效果,并率先公布了“击毙纳斯鲁拉”的“战果”。在这之后,真主党才证实了纳斯鲁拉在空袭中身亡这一消息,进一步验证了身份情报的准确性和刺杀行动的成功性。
此外,在暗杀行动开始前不久的9月17日、18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先后发生两轮寻呼机、对讲机、太阳能充电设施等民用设备遭遥控引爆的恶性袭击事件,造成30余人死亡、3000余人受伤和巨额经济损失,引发社会秩序极大动荡的背后,隐藏着以色列对真主党中间层骨干的大范围袭击,这也需要情报部门对于关注群体的有效锁定和持续监测。
这一系列事件不禁让人想起近年来几起极为相似的暗杀行动,哈尼亚、苏莱曼尼和法赫里扎德等人均遭“斩首”行动暗杀。这些动作迅速、影响重大的突袭行动都是基于长期跟踪和动态标记的身份情报工作提供的作战支援来实现的。
“绑定”行动——身份情报
工作的特征
身份情报工作具有多重显著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其与实际行动的高度“绑定”,意味着身份情报的搜集、分析和使用始终紧密围绕行动展开。同时,身份情报覆盖行动的各个阶段,集成了多种情报搜集手段,最终提供“可行动情报”,为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撑。
情报作用面广、使用场景多,涵盖行动、作战不同阶段。
身份情报涵盖了个人、组织、机构等多个层面的身份信息。这些信息在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军事领域,身份情报可以用于识别敌方关键人物,提供精确打击目标、评估行动效果等;在安全领域,身份情报可以用于构建人物关系网络、挖掘潜在威胁、反恐防袭等。此外,身份情报在行动或作战的不同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动前准备阶段:全面搜集目标,生成基础背景知识。身份情报在行动前的准备阶段可以用于识别目标、制定计划、评估风险,其关键在于构建基础性情报,生成基础背景知识。以色列情报机构根据哈桑·纳斯鲁拉的公开活动信息研究其生活习惯和行程动态等,并通过秘密手段加以核实验证。据称,黎巴嫩大规模寻呼机爆炸事件后,哈梅内伊遣特使警告纳斯鲁拉,以色列在真主党内部安插的间谍正谋划暗杀,敦促纳斯鲁拉前往伊朗避险,但纳斯鲁拉坚持留下。
位置信息情报可以作为
识别用户身份的重要线索
行动实施阶段:确定目标实时位置状态,提供行动靶标。以色列结合8200情报部队技术侦察与摩萨德人力情报,已体系化渗透了真主党。此次击杀纳斯鲁拉,以方表示其军方数月前就开始跟踪目标,在9月下旬决定对其发动袭击。按照9月28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纳达夫·绍沙尼的说法,以军实时获知纳斯鲁拉和其他真主党军事指挥官在举行会议,及时抓住短暂的机会窗口,在几分钟内投下近百枚炸弹以确保杀伤效果。此外,2020年3月,美国根据以色列提供的动态情报,美军精准获取了伊朗伊斯兰“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的位置和安保信息,对其发动突袭,苏莱曼尼遭导弹袭击身亡。
行动结束阶段:评估打击损毁效果,发挥情报“武器化”作用。以色列空军利用精确制导钻地弹对纳斯鲁拉所在的地下掩体进行了毁灭性打击。行动后,以色列情报部门迅速对打击效果进行了评估,确认了纳斯鲁拉及其他真主党高层的死亡。之后,以方抢先发布了纳斯鲁拉身亡的消息,试图达成对敌对势力的心理打击和震慑。换言之,以色列情报部门将情报公开转化为了一种“武器”,以期展示其强大的情报和行动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削弱真主党的士气与战斗力。情报的“武器化”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敌对势力的直接打击上,还体现在对国际舆论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上。纳斯鲁拉作为真主党的长期执政领导人,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享有巨大的声望,其身亡对真主党内部和整个“抵抗之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多种情报搜集手段集成融合,生产全源、专项性情报产品。
现代情报是人力情报、信号情报、测量与特征情报和开源情报等多情报门类全面融合的产物,身份情报也不例外。在身份情报工作流程中,情报部门会利用开源情报建库、人力情报渗透、信号情报定位等综合情报手段对任务区域内的海量信息进行搜集,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处理和分析,生产全源、专项性情报产品,促进行动目标精准高效达成。
兼顾基础知识性和实时动态性情报。纳斯鲁拉被证实遇袭身亡后,以军发言人绍沙尼表示,基于多年的追踪,结合精确的实时情报,通过身份情报分析程序,可确定具有军事价值的个体或群体;通过监视和分析其活动,可建立“生物识别身份情报资源库”“身份情报分析资源库”和“生物识别监视名单”等工具;在基础情报知识层面构建“军事威胁个体数据库”,可为战场环境的“通用作战态势图”提供数据信息和情报支援。以色列在2006年与真主党开展了为期34天的冲突,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此后以方决定投入更多情报资源来针对真主党,部署了大量资源来收集有关真主党领导层和战略的信息。这一轮以色列对真主党的系列打击,可以说是以军队和情报机构多年来“苦心孤诣”准备战争的结果。10月16日,哈马斯首脑叶海亚·辛瓦尔在同以军作战中身亡,以方通过提取现场血迹等含DNA的样本进行比对确定其身份,再次抢先公布此“战果”,正是基于对辛瓦尔早年曾被以关押时留存身份信息的存档对比分析。
人力手段和技术手段并用。袭击发生前,一名“鼹鼠”内奸向以色列通报了纳斯鲁拉下步举行会议的关键消息。以色列信号情报机构8200情报部队构建并利用了尖端网络工具,全面拦截真主党的手机和其他通信,并在模糊、复杂的环境中识别并标记目标。袭击期间,据报道当地的GPS系统曾短暂失灵,证明以方动用了强干扰的电子战手段,用以瘫痪防御武器的定位导航功能等,这一手段也被猜测具备反向排除追踪目标的意图。无独有偶,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暗杀前,据报道称其行踪已被内部叛徒泄露,且就是因其使用社交媒体软件而暴露了位置,继而被技术侦察手段定位。
社交媒体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身份情报
合作与共享,获取情报途径众多。
2008年,摩萨德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在叙利亚成功暗杀真主党的高级特工伊马德·穆格尼亚。到了2020年,伊朗的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在前往叙利亚大马士革并计划前往贝鲁特会晤纳斯鲁拉时,以色列并未采取行动,而是将情报传递给了美国,随后苏莱曼尼在巴格达机场遭到无人机袭击身亡。美中情局长威廉·伯恩斯10月8日亲口承认,美国和以色列之间拥有强有力的情报共享机制与“强大的”一体化防空系统。涵盖取证、生物识别和情报验证等流程的情报合作关系建立,使得以色列身份情报工作通过与情报盟国联合演练等方式得到训练和加强,进一步丰富其基础性情报资源,为各类行动奠定了情报优势。
提供“可行动情报”,目标行动支援保障属性突出。21世纪以来,为应对周边外部威胁环境的变化,以色列特别注重提升情报部门和军队的联动,来缩短由发现到消除威胁的周期,为此就需要能够直接指导具体行动,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情报来支撑。而身份情报与作战行动结合极为紧密,或者说这类情报根本就是为了确保行动成功的专项性情报产品。就拿以色列情报搜集与监测网络来说,为了针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大重点地区,以色列部署了空天地网全方位的情报搜集力量:太空部署侦察卫星对目标可能出现的地区定点侦察;空中部署有人和无人飞机巡航侦察;地面利用特种部队、特工和间谍搜集人力情报;同时还利用“黑鹰眼”手机监控网对目标的手机通话进行24小时监听。这些情报汇总至军事情报局研究处,由分析人员进行分析研判,最终确定目标位置和动向。锁定目标后,无人机将目标的视频和照片发送至帕尔玛希姆空军基地的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分析人员将其与目标数据库信息进行比对,对目标进行最后确认。这一网络可以更准确高效地打击敌对组织的关键人物和设施,全方位加强以色列身份情报搜集、传递与分析能力。
这次袭击纳斯鲁拉的行动由以色列空军精心策划,多个情报机构通力合作。以军方称:“我们计划的一切都得到了精确执行,没有任何错误,无论是情报、计划、飞机还是行动本身。一切都很顺利。”在暗杀行动中精确情报获取方面,以色列通过长期、复杂的情报搜集活动,使用间谍卫星、无人机和网络黑客技术等手段获得了纳斯鲁拉所在地下掩体的精确位置。据报道,以情报机构可能利用了真主党组织人员规模扩张、结构变化、对外交流等时机,通过大数据对真主党组织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进行了长期的笼络、渗透与收买,在其内部打下了关键“楔子”,最终获取了关键的内幕性情报用以进行态势的实时更新与验证。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情报的
自动化、智能化处理与分析
2020年11月27日,伊朗国防部研究和创新机构负责人、首席核科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前往距伊朗首都仅70千米的阿布萨德镇途中,正是因为自身行程等实时情报暴露而遭遥控武器暗杀身亡。整个遥控武器系统由一挺比利时FN公司的MAG通用机枪为主体,集成有带陀螺稳定的遥控平台、光电传感器、具备视频跟踪功能的昼夜摄像机以及工作距离12000米的激光测距仪等辅助系统。且不提以色列情报部门如何将这重达一吨的遥控武器系统分批偷运进伊朗再组装部署,遥控袭杀正是在精确情报支援的前提下实现的。卫星侦察、通信侦听、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等一系列基于法赫里扎德本人的全方位身份情报锁定了他的一举一动,袭击者将遥控武器提前隐蔽布置在前者车队行进道路前方一辆伊朗当地常见的“扎米亚德”卡车上,待目标行至攻击范围时发动了精准而致命的袭击,1分钟内,15发弹,至少有3发直接命中了法赫里扎德,完成了当时看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暗杀行动。
“再无宁日”——基于身份
情报视角的未来趋势推测
暗杀袭击的阴云始终笼罩在中东各国上空,各方势力忙于后方内部身份背景审查、通信端安全检查和供应链监测维保,前线战事却并未停下脚步,基于身份情报工作视角来推测未来趋势,恐怕较长一段时间内该地区或许真的“再无宁日”了。
多源情报融合是未来情报领域的发展趋势
促使决策层更多地选择激进手段,加剧地区冲突烈度。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以色列情报机构积极利用卫星情报、通信情报和无人机侦察等多门类、多平台集成的情报来协助以空军划定空袭范围,策划并组织针对加沙地带的空袭行动,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努力扩大其袭击效果。类似行动手段更加灵活隐蔽,务求一击功成,更加难以防范。以色列既定战略是通过“先发制人”的军事手段积极对外实施进攻性行动,身份情报支援下成功的暗杀行动将进一步促使以方选择激进手段来达成其目的,加剧地区动荡。内塔尼亚胡之前多次受其国内政敌“攻击”,对外斩首行动的连连成功让其有了足以夸耀的资本,进一步巩固其个人地位。当以色列高层决策者突破下线,通过类似暗杀手段获得成功后,再次面临类似场景时就可能因为已经形成的“路径依赖”而采取相同的决策。换言之,身份情报的发展革新实质上已经改变了决策者的行事逻辑和趋向。
身份情报是作战行动中非常重要的情报保障
严查渗透,将推动各国进一步加强反情报工作。
纵观以上事件,各国、各势力内部被渗透情况严重,以方及其情报盟国获情轻易,必将推动各方深入整治改革其反情报工作,挖出内奸,确保自身安全。纳斯鲁拉之死促使伊朗官方开始彻查伊朗内部可能存在的外国渗透活动。据悉,伊朗政府尤其关注那些有出境记录或有亲属居住在伊朗境外的人。伊朗已经就此逮捕了几名嫌疑人,其中包括一名定期前往黎巴嫩的伊朗革命卫队成员。此人曾详细打听纳斯鲁拉的行踪,询问后者会在特定地点停留多长时间,其家属也已搬至伊朗境外。与此同时,黎巴嫩真主党也正开展大规模调查,清除以色列间谍。在纳斯鲁拉和其他指挥官被杀后,真主党内部现在需要进行“更深入全面的调查”,在寻呼机事件后拘留了数百人进行审问。预防安全部队指挥官纳比勒·卡奥克曾领导相关调查,传唤了参与后勤工作的真主党官员和其他“通过寻呼机和对讲机参与、调停和接受提议的人”进行问话。各国反情报工作不同程度的改革终将被提上日程。
推动国际情报合作,应对外部情报实体渗透。
哈尼亚被暗杀、寻呼机被遥控引爆、纳斯鲁拉遭“斩首”身亡以及其继任者萨菲丁截至目前为止的失联,这些都是以色列在身份情报支援下一系列高强度打击事件中的环节。从当前中东局势上看,以色列周边国家均不足以应对前者的情报渗透窃密,包括建立区域情报共享平台、加强跨国身份背景审查、换用其他来源的通信设备、加强对物流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强化供应链安全情报搜集等手段都会是备选项。基于以上合理推测,可能在合适契机下各国、各势力将会对外寻求进一步的国际情报合作,以求达成抗衡以色列及其情报盟国的态势。
结 语
总的来说,近几个月来以色列成功定点清除了哈马斯和真主党高级领导人,看似是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其战略上仍未能解脱多线作战的窘境。对于内塔尼亚胡等以色列决策层来说,为了确保其自身执政地位和利益的巩固,可能还会倾向于采取触碰底线的行动。身份情报在此背景下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工具。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身份情报支援下的暗杀袭击等行动还会继续上演,甚至彻底改变地区局势。
版权声明:本文刊于2025年 1 期《军事文摘》杂志,
作者:
杨一帆、申展
,
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转自《军事文摘》”。
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
军事文摘
深度研究国家安全战略、及时解读国际军事热点、详尽分析武器装备技术、立体透视军事历史人物
最新文章
兵棋推演方法论与战术级兵棋推演研修班
首发 | 揭秘美国新提名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
首发 | 富勒:西方军事理论界的“常青树”
首发 | 南京大屠杀——不容忘却的历史
首发 | 如何组织实施战术兵棋推演
首发 | 军事系统工程视角下的敏捷作战概念实施情况与启示
《一百万人在玩这款战争模拟游戏,包括五角大楼——评Command为什么成功?》
俄萨尔马特战略导弹爆炸影响分析及启示
透视俄印尼首次海军联合演习“奥鲁达-2024”
首发 | 基于情报失误视角探析黎巴嫩爆炸的供应链安全情报启示
首发 | 身份情报在中东地区的应用与影响分析
首发 | 威胁视角下国家反情报战略的演进——基于2024版《美国国家反情报战略》
首发 | 进退失据与秩序失衡:美国中东战略困境的主要表现
首发 | 霸权衰落:解析美国的中东战略困境
首发 | 中东问题的由来、发展及可能的未来
首发 | 鏖战东普鲁士:攻入军国主义的“巢穴”
首发 | 令人震惊的“巴黎大炮”
【卷首语】回望世界大战因与果,洞见百年变局新风险
【征稿公告】“回望世界大战因与果,洞见百年变局新风险”主题
【卷首语】回望世界大战因与果,洞见百年变局新风险
【征稿公告】“回望世界大战因与果,洞见百年变局新风险”主题
首发 | 科技赋能战场伪装问题探析
首发 | 心理战制效机理与运用方法研究
首发 | 增材制造对核扩散的影响评估
首发 | 日本首相石破茂和他的“石破主义”
首发 | 浅析俄罗斯非战略核武器演习
首发 | 集装箱武器系统发展动态初探
首发 | 日本防卫省发布首个人工智能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首发 | 人工智能在核设施安全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首发 | 数字化环境中核设施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研究
首发 | 核设施核安保威胁分析及应对策略
首发 | 体系转型视域下的智能无人对抗方式
首发 | 人装分离型部队建设构想与指挥要素探析
征集倒计时!火速投稿,占领创意巅峰,大奖等你摘取 | “锦囊-2024”未来战争场景与创意征集行动
首发 | 技术塑形促推智能无人作战新形态
兵棋推演知识管理系统上线公告
首发 | 基于大维空间观的智能无人时代战争观念演变
兵棋推演知识管理系统上线公告
HX-2自主攻击无人机将应用于俄乌冲突
兵棋推演知识管理系统上线公告
兵棋推演知识管理系统上线公告
兵棋推演知识管理系统上线公告
首发 | 揭秘新任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
首发 | 扎马会战——古代名将间的对决
首发 | 信息化战争的开端——海湾战争特点述评
首发 | 《近距离战斗》——计算机战术兵棋时代的潮流引领者
首发 | 俄罗斯讨论修改核威慑政策所为几何?
首发 | 美国防部情报基础专业认证探析
首发 | 浅析现代战争中的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及作战运用
首发 | 美军航母编队飞机作战能力演进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