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6日,俄罗斯国防部称:“根据总统指示,总参谋部开始筹备南部军区导弹部队的演习,将演练非战略核武器的准备和使用。”
俄罗斯国防部2024年5月21日发布消息:“遵照俄罗斯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指示,在俄罗斯总参谋部的指挥下,非战略核武器作训军演第一阶段演习在南部军区拉开帷幕,如俄罗斯国防部此前所指,正在举行的演习旨在保持非战略核力量战备、绝对确保俄罗斯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回应某些西方官员针对俄罗斯的挑衅性言论和威胁。”
所谓非战略核武器,俄罗斯在北约-俄罗斯理事会曾给出过定义,即打击5500千米以内目标地区的核武器为非战略核武器。非战略核武器包含的战术核武器与作战核武器旨在打击战术纵深或作战纵深内的目标。
俄罗斯非战略核武器作训军演第一阶段演习主要包括俄军战术上的演练,包括演练获取特种弹药、装备导弹以及移至发射区的工作。参演的俄罗斯空天军航空兵部队进行了包括匕首空射高超声速导弹在内的机载武器弹头装填任务演练,并携弹进入指定巡逻区域。南部军区导弹编队人员进行了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特种弹药系统接收、装填特种教练弹以及隐蔽进入发射阵地的任务演练。其中被广泛应用于俄乌战场的匕首导弹可击中大于2000千米距离的目标,这种导弹具有高度的机动性,能在低空变轨飞行,难以跟踪、拦截。俄罗斯军事专家、《国防》杂志主编伊戈尔•科罗特琴科解释说:“匕首既可以作为传统导弹使用,也可以携带特殊弹药(核弹头)”,装配在米格-31高速远程拦截机上,能以最快速度到达任务区,多用于侦察打击美军对乌克兰援助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地面发射系统。伊斯坎德尔-M是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国用改型,早在2022年底,俄军所有导弹部队都已换装现代化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与匕首导弹一样,伊斯坎德尔-M可携带常规弹头或核弹头。
2024年6月11日,非战略核力量演习第二阶段已经开始,主要包括了俄军与盟国的联合训练。据俄罗斯公告指出,演习第二阶段宗旨是保障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国家主权,俄罗斯联邦总统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决定举行非战略核力量第二阶段演习。在此次演习中,进行了白俄罗斯作战部队和俄罗斯核分队的联合训练,演练共同使用非战略核武器。而早在演习第一阶段期间,普京访问白俄罗斯,与总统卢卡申科讨论安全和白方参加非战略核武器演习问题,并达成“安全问题需要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共同关注”的共识。普京总统在俄白会谈结束后说:“在白俄罗斯领土上部署了一支联合地区部队,俄罗斯现代防御系统和战术核武器均有效覆盖了我们两国和集安组织的西部边界” 。
此外,俄罗斯戈尔什科夫苏联海军元帅号护卫舰、喀山号核潜艇所在的北方舰队舰艇打击群以及帕申院士号油轮、尼古拉·奇克尔号拖船,于6月12日上午抵达了古巴哈瓦那港,在抵达加勒比海前,这支由四艘舰艇组成的多兵种舰艇群在大西洋演练了进行了高精度导弹武器的演练。戈尔什科夫苏联海军元帅号护卫舰率领的俄北方舰队舰艇编队完成了跨大西洋航行,喀山号核导弹潜艇船员也以下潜状态完成了这一航行。戈尔什科夫苏联海军元帅号护卫舰和喀山号核潜艇装备有现代化的高精度导弹武器,包括锆石高超声速导弹、口径巡航导弹和SS-N-26 (缟玛瑙)反舰导弹的舰载版。其中锆石高超声速导弹、口径巡航导弹都能够配备核弹头,而SS-N-26 反舰导弹虽然并未有资料明确支持配备核弹头,但其本身采用了“惯导+卫星导航+末端主动雷达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具有高精度打击能力。
在演习的技术细节方面,俄导弹部队在非战略核力量演习第二阶段实施了电子发射。俄国防部称:“列宁格勒军区导弹兵团人员在非战略核力量演习第二阶段演练了隐蔽前出至指定阵位区并对敌军假想目标实施了导弹电子发射等训练作战任务。俄罗斯国防部第十二总局机动编队确保将训练核弹药运送到导弹旅阵地区的野战储存点和攻击机作战机场,并与白俄罗斯一同演练导弹准备与投送工作。”
截至6月中旬,俄罗斯非战略核武器演习进行到第二阶段,本次演习是俄罗斯对当前乌克兰危机局势和国际形势做出的判断,其演习目的包含核威慑政治目的和核武库更新的军事技术原因。俄罗斯此举对西方军援乌克兰有较大冲击,对国际核武器使用有一定影响。
俄罗斯称其使用核武器的条件是:对俄罗斯实施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或“对俄罗斯联邦实施常规侵略,危及国家生存”(2022 年第355号总统令)。“侵略”烈度并未详细定义,乌克兰危机从2022年爆发至今,西方国家对乌援助已然推动冲突烈度达到“危及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阈值。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总共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304亿美元的援助。自2014年以来,美国已承诺提供超过324亿美元的援助,而自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已承诺提供超过298亿美元的援助。而除对乌克兰进行的直接经济援助外,还逐步扩大对乌克兰提供的武器范围:2022年4 月宣布提供牵引火炮,2022年6月宣布提供 HIMARS 轮式火箭系统,2022年12月宣布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2023年1月宣布提供地面战车,2023年7月宣布提供集束弹药,2024年4月宣布提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地面发射系统,2024年6月美国决定解除乌军“亚速”营的武器供应限制。西方国家也对乌克兰提供多样式的军事援助及便利:德国、荷兰、丹麦三国国防部长发布联合声明,称他们将会从库存中翻新至少100辆旧式的豹1A5型坦克,首批坦克将会在2023年内交付给乌克兰;澳大利亚共援助乌克兰包括导弹等军事装备在内的价值7000万澳元(约合516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等。正是由于以北约为首的对乌军事援助,乌克兰的冲突烈度不断升级,俄军也从“特别军事行动”阶段制定的“闪电战”计划被迫转为“重点攻坚战、要地防护战、多点突防战”的“拉锯战”趋势。
面对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俄罗斯当局决定升级对西方国家的核威慑,把核武器再次拉入乌克兰危机的框架中。俄罗斯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采访时表示:“演习是向西方国家发出的明确的信号,这些国家正在玩弄乌克兰的战争,已经准备在乌克兰派遣他们的官方部队特遣队,并准备提供武器,使乌克兰能如其所愿向俄罗斯领土射击。”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曾多次表示,包括马克龙总统、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美国参议员在内的西方官员先后声明会对俄罗斯派出军事特遣队,其带有浓厚威胁性、挑衅性的讲话促使俄罗斯做出“异常迅速、有效的紧急反应”。俄罗斯军事学博士西夫科夫发表评论“北约已经在公开准备干预乌克兰局势了,演习是在向西方国家发出信号,让他们不要干预这场冲突,否则俄罗斯将使用核武器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方多次警告向基辅运送武器将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俄罗斯外交部在其网站上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期待本次演习会给西方国家首都的那些‘发热的头脑’降降温,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造成的战略风险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阻止他们协助基辅政权的恐怖行动,阻止他们卷入与俄罗斯的直接武装对抗。”2022年4月,俄罗斯就向乌克兰供应武器问题向所有北约国家发出外交照会。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警告说,任何运往乌克兰的含有武器的货物都将成为俄罗斯打击的合法目标。
核威慑理论起源于冷战时期“相互确保毁灭”(MAD)概念。同时保持足够规模的核力量能够保持军备竞赛的平衡,冷战时期的美苏双方依靠拥有“能够遭受一次核打击后摧毁对方”的核力量保证了“核威慑”地位。从上世纪美苏对峙到如今乌克兰危机,核武器主要作为威慑性武器而并未真正应用于战场热战,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俄罗斯“核威慑”思想也从“战略性、大规模、完全摧毁”逐渐演变至更可能应用于现代战场的“非战略性、小规模、遏制战争”。
冷战时期,苏联曾计划在对西方全面战争中首先使用核武器,其核威慑是建立在对敌方军事和民用目标造成完全性毁伤的能力之上。而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继承了苏联的核主体地位,也始终保持着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威慑作用,其核威慑思想也不断调整。
普京在2000年担任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时,保留了在常规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权利,以应对俄罗斯可能遭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常规武器的大规模侵略。
2009年12月,时任战略导弹部队司令安德烈·什瓦琴科中将宣布:“在常规战争中,核洲际弹道导弹(ICBM)通过对侵略者最重要的设施进行单次或多次预防性打击,确保对手被迫停止敌对行动,对俄罗斯有利。”预设在核战争中,通过最初的大规模核导弹袭击和随后的多次核导弹袭击来确保摧毁对手的军事和经济潜力的设施。什瓦琴科将军的声明是俄罗斯所说的“冲突降级”,体现核打击以遏止冲突升级为目的的思想。
2010年2月发布的拟议新版核理论中修改了“在大规模战争中,以及在地区甚至局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抵抗常规力量侵略的条件”并声明“不排除在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情况下对潜在侵略者实施核打击,包括先发制人的打击”。至此,俄罗斯陈旧的“大规模打击”式核思想已经不再具备以往的威慑力,强调“先发制人的打击”仅仅是在战术上的调整,其核威慑效果有小幅加强。
2014年3月,在乌克兰危机初期,战略导弹部队进行了一次演习,据报道涉及“大规模”核打击。同年5月,俄罗斯举行了由普京总统主持的大规模战略核演习,并以“大规模”核导弹发射而告终。这意味着,在当时俄罗斯还同时保留着以“大规模”核打击造成瘫痪式毁伤的思维。
2024年5月21日非战略核武器演习是俄罗斯2023年2月21日暂停参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以来,正式进行的非战略核武器演习。以往俄罗斯凭借其核地位,慑止西方国家行动的情况屡见不鲜。2015年3月,对丹麦提出警告,俄罗斯驻丹麦大使米哈伊尔·瓦宁宣称:“我认为丹麦人并不完全理解丹麦加入美国领导的导弹防御系统的后果……如果他们这样做,那么丹麦军舰将成为俄罗斯核导弹的目标。”俄罗斯还曾慑止多次对乌克兰的军援行动:美国在2022年初拒绝将波兰米格-29转移到乌克兰;2024年2月26日为避免德国卷入冲突风险,德国总理朔尔茨当日明确拒绝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但并未达到阻止美西方国家军援乌克兰的潮流,不断拉长的时间战线要求俄罗斯寻求新的威慑思维。
时至今日,俄罗斯核战略产生较大更新,把核威慑从“大规模”毁伤向“降级”冲突转变,把核打击建立在“量身定做的损害”上,只需造成对手主观上无法接受的损伤,使对手的损伤超过了其原本预想通过常规军事力量而获得的利益。从战略上降低了彻底爆发核大战、核报复的可能性,同时做到了战术上降低了核武器使用阈值。换句话说,俄罗斯从大规模杀伤性核打击向非战略核武器的精准打击式运用,让俄罗斯更易用实际的核打击维护领土安全。低强度的核打击与核武器心理威慑互相支撑,再次提升了核武器在俄罗斯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强调了俄罗斯在国际上的核威慑能力,对当下乌克兰危机局势特别是国际军援力度有较大影响。在如今非战略核武器进行到第二阶段的情况下,美西方的警戒等级再次提升。第二阶段演习期间,美国舰艇部署两艘驱逐舰和两艘拖曳式声呐船跟踪潜艇,一艘美海军驱逐舰和一艘海岸警卫队舰艇将监视俄罗斯编队的其余部分,本次行动成功引起美西方国家的警惕。
核威慑的目的是维护和平,防止胁迫和威慑侵略。俄罗斯意图通过本次非战略核武器演习更新俄罗斯以往的核威慑策略,重新提升俄罗斯的核威慑地位,从而慑止美西方国家对乌军援。第二阶段演习开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14日提出的与乌克兰停火的条件,正是本次核威慑演习的意义所在:若乌方同意谈判条件,则证明两个阶段的演习有成功的威慑效果;反之,俄罗斯可以顺理成章开启第三阶段演习。
在“降级”的核思想指导下,俄罗斯正在对其核力量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便能够使用极低当量、高精度核武器的少量打击来对美国或北约常规攻击产生有效威慑以缓和冲突,并在必要时发动大规模核打击。在本次非战略核武器演习中,列昂科夫也曾解释,本次演习也有一部分军事技术原因,“其首要原因是俄罗斯核武库的更新,在此框架内有必要检查俄罗斯的核武库……它们的战术和技术特性会因长期储存而退化,而所有具有特殊核弹头部件的东西都要在一定期限内更新:要么延长其使用寿命,要么进行更新。”俄罗斯对核武库的更新也标志着“核威慑”战略目标的更新:不仅是在冲突结束后控制事态“升级”,而且要控制冲突所有阶段的事态升级,全面满足俄罗斯安全战略需求。
而俄罗斯这种“降级”核武器当量和安全威胁阈值的做法,在西方国家看来,是对“核威胁”战略的“升级”。因此,描述俄罗斯“升级到降级”一词首先出现在美国的简报和文件中,而不是俄语中。2015年6月美国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詹姆斯·温内菲尔德上将在文本中正式评价“升级到降级”,认为尽管非战略核武器旨在通过核威慑缓和常规冲突,但核力量的使用本身就是升级。“升级到降级”将冲突升级到迫使对手停止军事行动的烈度,对俄罗斯的对手而言面临的是“升级”的核威胁,对俄罗斯国家而言得到的是“降级”军事压力,这便是俄罗斯寻求到控制冲突升级的办法,也是对西方国家无休止军援的最后通牒。
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