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动抑郁厌学的孩子?

健康   2025-02-06 19:20   浙江  

01/ 抑郁厌学是热点话题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闲坐聊天,最多的话题还是关于孩子抑郁厌学这一块。

现在的父母太难了,孩子整天捧着手机,说又说不得,收又收不得,作业不想写,到开学前一天又急得哭。上学期间每当看到孩子或孩子老师打电话来,家长心里就开始恐慌,这肯定是又出什么状况了,八成得去学校接回来。回来后,大眼瞪小眼更不好过。以前的家庭是孩子怕父母,现在是父母怕孩子。父母小心翼翼地说话,生怕踩雷,但还是避免不了孩子情绪大爆发。孩子暴发的时候,父母很难做到心平气和,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激烈的争吵。

这个年代的父母心理负担是相当大的,所受的煎熬是长期的。很多父母在做咨询时对我说自己曾经无数次想过要放弃,不管了,受够了!但心情好一点后,还是不忍心放弃,毕竟是自己的孩子。

虽难受,但不放弃,这便是父母的伟大之处。

不被父母放弃的孩子最终都能被父母带动走出沼泽,迈向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02/ 怎样做才能带动孩子?

1.用欣赏的语言激励孩子,由自卑到自信

处于抑郁厌学阶段的孩子,最缺的就是自信,他们在意别人的眼光,不想见到熟人,很多孩子说想去日本或别的省份生活。父母要理解孩子这些表现背后的需求,他们是不想被别人评价,更确切地说不想被他人给予负面评价,所以想进入一个陌生的圈子,摆脱原来的人际圈。

针对孩子这种表现,父母要掌握大致的带动方向。那就是多欣赏孩子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并用真诚而具体的语言表达给孩子。

很多父母抱怨说,孩子这个样子,我实在找不到他有哪一点值得我去欣赏。看到他,我只有满肚子的火。

父母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当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孩子的方方面面时,你会发现孩子其实有很多优点,只是我们在某些愤怒的时刻被他的缺点蒙蔽了双眼。如果说哪个孩子完全没有优点,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随便哪个孩子,只要跟我接触一小时,我都能说出他的至少10个优点。

比如,孩子虽然写作业拖拖拉拉,但是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这就是优点;

再比如,孩子不愿看书,但是煮菜却是满腔热情,这就是优点;

还有些孩子虽然天天打游戏,但是凭技术能获得收入,这也是优点。

这些优点,父母要发自真心地欣赏,并表达给孩子听。不要认为这些事情与学习无关就是没用的事,就不值得称赞。

人的个性具有统合性,整体性,它不是割裂开来的。一个自信的人,既愿意收拾书桌,也愿意学习书本知识。一个有动力的人既能在游戏领域精进,也愿意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所以,不是孩子没有优点,而是父母的评价体系唯学习论,目光所及全是学习,全是作业,全是孩子的不争气。

盯着缺点看,孩子的缺点会越来越多,由别的缺点波及到厌学;而盯着优点看,孩子的优点会越来多,由不相干的优点迁移到好学。

2.用榜样的力量感化孩子,由任性到自律

孩子的自律问题,是令所有父母都头疼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通人性,就不会一看到孩子不自律就生气。因为人性就是贪图享乐的,所有人都爱玩。弗洛伊德早就强调人的本我力量是异常强大的,而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也即怎么快乐怎么来,所以打游戏快乐,就想打游戏,写作业不快乐就不想写作业,逻辑就是这么简单。当父母理解了这一点后,就不会要求孩子自律,而是通过自身的自律去影响孩子。

比如,可以对孩子说:我发现我一旦看手机超过一小时,工作就做不完,搞得最后手忙脚乱的,很影响心情,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克制自己,减少手机时间,多投入工作,剩余的时间用来睡觉休 息,这样我的身心都更好。如果我有时做不到,还请你多提醒我,帮我达成目标。

父母这样说并且这样做,那就能影响到孩子。而且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孩子故意编造这些语言或故作姿态,而是真正想这样做,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样做。

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视,它影响人于无形。父母长期自律,并且享受这种自律,那么孩子也会主动自律起来。

但是如果父母总是批评孩子不自律,然后强调孩子要自律,那么无论怎么做,都是带不动孩子的。这也是大部分父母惯用的教育方式。

最好的教育不是要求,而是感化。

3.用稳定的情绪滋养孩子,由内耗到自洽

抑郁厌学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内耗。

比如既想学习,又怕学不好;既想玩,又无法安心;既想交朋友,又怕不受欢迎。

这种内耗让孩子纠结反复,还没开始做,已经心力交瘁。

内耗的反相状态便是自洽。

自洽是指自我融洽,自我接纳。它是一种内在的舒适感,是一种内心清晰坚定的状态。自洽的人愿意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有清晰的走向,不抱怨,不随波逐流,不患得患失,果断干脆。所以,自洽才能内心平静安宁。

内心平静安宁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尤其是学习这种脑力劳动,如果心烦气躁,那是学不进去的。

所以,自洽的孩子才能走学习这条路。

4、什么家庭的孩子会比较自洽呢?

根据多年的咨询工作积累,我发现情绪稳定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就会比较自洽。如果大家细心去观察,也会发现这一点。

内耗严重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个焦虑、暴躁或控制型的父母,也即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就会内耗。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父母情绪稳定是重中之重。一切的方法都要建立在情绪稳定的基础之上。

情绪稳定,也许不需要学,但是很难做到,它确实需要大智慧大格局,需要看淡世事,活在当下,并且明晰亲子之间的界限,不越界,不强求。

一旦父母情绪稳定了,即使不做什么,过一段时间,孩子的内耗也会好很多,如果要问这个“一段时间”具体指多久,那肯定不是几天,而是一年左右。基本上,孩子休学到复学也需要一年左右。任何心理现象的改善都是漫长的过程。

当孩子减少了内耗,增加了自洽,那么他心里会有前行的方向,或者走学习的路,或者走其他的路,至少不会无所事事。

03/ 方法运用能否出效果?

很多父母说,什么方法都用了,但就是不见效。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目的性和时效性两个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①关于目的性:我们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目的是重新养育孩子一遍,是一次教育方式纠错的机会,它不带有功利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能上学所以才用这些方法,而是我们身为父母,本就应该这样对待孩子,只是曾经用错了爱的方式,现在重新改用新的合理的方式。

爱的方式用对了,孩子自然能发展自己,包括勤学、敬业。

②关于时效性:任何心理现象的改善都不会因为某些操作方法而在短期内起作用,像抑郁厌学这一类棘手的问题更是如此,父母要做好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时效性与目的性本质上是相通的,如果父母对孩子用以上的方式不带目的性,那么就不会着急多久见效。不着急见效,情绪就不会焦躁,情绪不焦躁,亲子关系就好,就更愿意欣赏孩子,孩子内耗也少。

所以,方方面面都是相通的。带动孩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打组合拳,多管齐下,也可以运用分解掌,侧重一点去突破。哪种方法都可以,都是殊途同归!父母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孩子的情况去选择一种最适合或最擅长的方式。




猜你还想看——1月精选 
与26年双相羁绊中,遇见重生的贵人们
三十载抑郁如影随形,一家庭变故改写人生
女儿在抑郁中蜕变,家庭在陪伴中重生
与抑郁症4年抗争,黑暗中一起“打败”它
孩子中度抑郁,丈夫白血病,绝境中破碎的生活
抑郁缠上女儿,在绝望中找到那束光
双相缠上我,自救改写命运
乳腺肿瘤,孩子抑郁,身心疼痛的我找到解药
发生极端行为后,重新领悟和践行三不原则
从抑郁深渊到心灵灯塔,完成师者的逆袭
不再害怕迷茫,与孩子一同破茧,静待花开
14岁划伤自己的小女孩,18岁在大学校园重生
恋恋不舍的不只是这片土地,在一起,就美好
别让焦虑一步步拖累人生 | 专业焦虑测评
怎么办?我好像得了抑郁症 | 专业抑郁测评

郁金香陪伴
民间抗郁引领者,由爱心人士爱咪及志愿者们发起,专注“抑郁康复、心理健康”,致力于搭建互助平台,通过康复监测、心理疗愈、文体活动、关爱帮助、家庭支持、就业指导等,陪伴与助力抑郁康复之路。
 最新文章